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

伦敦地铁工作者 / D.P

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今天来到连载第二集。这次不再是校服,而是谈制服。

英国学者 Lisa Godson和 Jane Tynan,在他们的书《制服:现代世界的服装和秩序》(《UNIFORM:CLOTHING AND DISCIPLINE IN THE MODERN WORLD》),曾经探讨了制服在公共生活和私人经历中的作用,这里所提及的私人经历,便包含我们常提及的“社群关系”。在社群文化中,制服通常会被赋予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意义,它们体现了社群的性别、阶级、种族、国籍和信仰甚至是虚幻的归属感。不同形式的社会组织,制服的出现促进了他们的归类和划分,但这种“归类”有时是压制性,有时却是乌托邦式的。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3)

公民的盛装时刻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4)

皇家爱丁堡军乐节 / BBC

去到旧时代,功能属性让制服起到了某种识别与区分不同社群的作用。源自社会分工而诞生的制服:飞行员、乘务员、邮递员、医生、神道祭司、木匠、农民等等社会职业,均通过制服得以确认,所谓制服的指向性也来自于此;来到现代社会,制服的功能属性逐渐被弱化,社会属性已然成为一种共识(典型的案例便是,从事交警、外卖、房屋中介等职业的套装会很容易被认出且被自动划分),然而它的象征性却越来越强,同样的这种象征性也是公民或社会赋予制服的某种归类观念,背后暗藏的是时尚、文化、价值观甚至是某种思维导向。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5)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6)

(左)穿着苏格兰短裙的挪威男子/《制服》

(右)英国皇家卫队 /《英国男子制服》

以苏格兰男用短裙(英文译作 Kilt,古代挪威语的派生词,意思是打褶的)为例,这种格子花纹布料制作的及膝裙子,是爱国的象征,因此即使不穿着亦会被小心存放。最初的苏格兰短裙是白色、棕色、绿色或黑色。古人使用植物、苔藓和浆果给羊毛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特定的氏族便开发了格子花呢,这便是今天我们常见的苏格兰短裙。今时今日,那些穿着苏格兰短裙的男子深知这样会吸引更多女性的关注(网站 authenticvacations 曾做过调研,91% 的女生觉得这样的穿着很有吸引力),因此也成为当地年轻人社交的一种手段。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7)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8)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9)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0)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1)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2)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3)

滑动查看更多

《制服:秩序与无序》展览 / MoMA

纽约的当代 MoMA P.S.1艺术中心曾经在 2001 年 5 月举办一个名为《制服:秩序与无序》的多学科展览,展览通过艺术、时尚、电影、新闻摄影和流行文化展示制服的各种表达方式,展品集结了 33 位艺术家和 31 位设计师的作品,策展角度更是着眼于技术和正统的军装如何影响当下时尚设计,如何在流行文化中洗礼,并被运用在艺术作品中。过程中也列举了诸多最具象征意义的人物,内容贯穿历史维度相当大。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4)

劳动的合理化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5)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6)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7)

滑动查看更多

英国消防员制服的演变 / london-fire

消防员:

消防服的合理化设定:灭火功能以及区分消防员等级。英国早期消防员服饰会在束腰的部分设置数字,这个数字代表消防员的等级,随着年纪的增加,数字会减少;之后的几十年亮色系设计和橡胶面料的引进,让消防服在功能上得以进化;到了今天,依靠科技的手段,例如 Titan 1260 织物、PPE 等防火物料的运用以及功能配饰细节的加入,也让消防服功能性得以再度升级。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8)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19)

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的制服 / butlerschool

旅馆侍者:

由于欧洲酒店,从与王室密切相关的传统酒店到现代时尚的酒店,种类颇多,因此在那里工作的侍者制服服饰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那里门卫身着名牌制服是非常普遍的,还有身着燕尾服的礼宾员,身着 100 多年未变的传统制服的侍童,此外,英国设立的管家学校(用来培养世界一流管家)的制服也颇为讲究。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0)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1)

JR 东列车员制服 / Getty Images

列车员:

日本的 JR 铁路根据不同的支线,列车员的制服会有不同的合理化设定,例如 JR 东海日本列车员的制服分为冬、夏两季,夏天以明亮灰色为主,冬天则是炭灰色。JR 东海右臂上的徽章是职位与所属单位的标记,例如车长是「TRAIN CREW」,站务员则是「STATION STAFF」。很多其他支线的列车还会设定制服和车身同样配色,力求制服视觉传达的完整性。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2)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3)

(上)《日本制服150年》/ amazon

(下)日本女渔夫服饰 /《日本制服150年》

渔夫:

渡边直树的《日本制服150年》曾经指出“日本制服随着西方对现代化的影响和古代日本的影响等各种爆发的起源而不断升级。日本人的形象在那个转变中得到了浓缩。”渔夫的制服演变就有很多西方服饰设计理念的影子,书中例举了平成和昭和两个时代的女子渔夫服饰,潜水镜、头巾、和服款式的搭配,方便及时应对水/海上状况,亦在时尚度上更为开放。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4)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5)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6)

成都的清洁工、守车人、沏茶工 / 施鑫文月

清洁工、守车员、沏茶工:

针对并非高度讲求功能性的基础劳动,制服的功能性被弱化,因此也会影响它的统一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劳动,制服的象征性来得更为重要。以成都的清洁工为例,上半身的穿着象征其工作属性,胸前的名牌则证实了他作为清洁工社群中一员的归属;而相对而言,守车人和沏茶工几乎是没有制服,但是在当下社会语境中,他们的绿布裤或棉耳包,同样呈现出了他们的职业身份和社群归属。

参考书目:

Lisa Godson、Jane Tynan(2019)

《制服:现代世界的服装和秩序》

《UNIFORM:CLOTHING AND DISCIPLINE IN THE MODERN WORLD》

Francesco Bonami、Maria Luisa Frisa、Stefano Tonchi(2000)

《制服:秩序和无序》

《UNIFORM: ORDER AND DISORDER》

Brian Wright(1951)

《消防员制服》

《FIREMEN'S UNIFORM》

Great Britain.Admiralty(1931)

《UNIFORM REGULATIONS FOR OFFICERS OF THE FLEET》

《舰队官员制服规范》

石井理惠子(2013)《北欧男子制服》

《旅游与铁道》编辑部(2020)《铁道制服图鉴》

Anne Florence Lemasson(2020)《士兵与制服》

渡边直树(2016)《日本制服150年》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7)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8)

weibo :nylon-china

wechat:nylon尼龙

instagram :nylonchina

如何在学校里穿出软妹风(当我们在谈制服与社群关系时)(29)

宋妍霏:自在于人群

专访欧阳儒:青年艺术家与 LOONY FACE

“易容术”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