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县通化镇东卫二村(万荣东卫村蔚的解释)(1)

东卫村的来历

在万荣通化东卫村,元代地图还标有“蔚(Wei)村”,通化毋庄人方言中也有叫“三蔚(Yu)村”的叫法。而现在东卫村叫“蔚村”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再探讨“东卫村”究竟是怎么来的。

民间有东卫村来自南卫堡的说法。说是唐代李世民在河东征战,曾在此地建“南卫堡”,后来,东西相临的两个村就被称为东卫、西卫,与南卫一起形成东西南犄角三村。又传李建成和李世民先后把河东做为战略重要地区加以经营,东卫一带是当时的南北要道,此地原有一个较大的水泽,盛长芦苇,后世也有因此把这里的“苇”,做为东卫的“卫”来解释东卫的来历。

春秋战国,此地是耿地。耿灭后归晋,晋三分后归魏。当然,天下分争,辖区归属,于这个小山村来说意义不大。今天,我们研究村落的形成,就是寻找民族根,从而形成发展的凝聚力量。目前我们能追溯到东卫建村的历史能到明代,主要是这里的李、冯两姓大都是明代之后迁居此处。这与当时的社动荡,战乱不断有关。明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现居此地的人们得了繁衍生息,家族逐步壮大,从现在家谱看已经到了二十五六代。村里有不少历史传说,起码将这个村成村历史推在明代之前,这也就充分说明代之前,这个村是存在的。

据有关历史记载,东卫村战国时叫“赵家窊”村。村中央有一条古道,称“裴马古道”,相传晋武帝司马炎时,司空地图学家裴秀在绘制禹贡地域图时曾骑马走过此道。现在裴马古道就是东卫一村的中心巷至东卫二村学校的道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还是连接南北的公路,随着柏油马路的改道,现在成了村巷道。东卫村原有冯家巷和李家巷的称谓,据传李家巷李姓为唐高宗李渊的后人,由河津僧楼一带迁来,所居村叫“斯居”村。而冯家巷冯姓则有明确的记载,为明代从河津太阳里迁来。又传始传祖弟兄二人,始迁时居于娄家门洞,后来娄姓不知何因迁走,冯氏由此发扬光大,繁衍至今。后来,冯家巷和李家巷分成东卫一村和东卫二村,二村同认“蔚村”的旧称,对外也只称东卫村。然而,为什么叫东卫村,现在东卫村认为因“南卫堡”东,是村名的来历。

元代地图为何标有“蔚(Wei)村”,笔者认为,东卫村可能是误读,原叫蔚(Yu)村,后来被误读蔚Wei,又因为南卫堡为军事要塞,东卫村又在村东,习惯上叫成了东蔚(卫)村。再后来被简写为“卫”,而称为“东卫村”了。不然,东卫村也不会“Yu”村,“Wei”村,这么多种叫法同时被周边村民口口相传至今,也同时被东卫人认可。

东卫村应为蔚的简写之误

在普通话里蔚县的蔚字怎么读,社会上有三种读法。少数人读(Wei)去声;官方版普通话读(Yu)去声;本地人或是说的更广泛一点生活在晋方言区张乎片的人们读(Yu)上声。

如何理清这种差异还得从语音流变的历史里把握其脉络。蔚字在《说文解字》里读(wei)其意为一种蒿草名称,而到了《广韵》里就有了两个读音一个读(wei)去声,其意为茺蔚一种药材名称,另一个读(yu)入声,其意两个,一个是一种叫无子菣的草名,另一个就是指蔚州的地名。《康熙字典》里蔚的音和意,除了增加了个形容词性的解释,其他的都和《广韵》里的解释一致。到了《新华字典》里除了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则将蔚(Yu)的入声归到去声里,其两种名词性和形容词性的两种解释都《康熙字典》基本一致。按照古代汉语“如字音”和“破读音”的概念来分析,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在上下文中就读它通常的音,就按它通常的意义解释,这就读如字音,因词性改变或意义上的转变而引起的读音改变就读破读音。从这个角度看蔚字读(Wei)是如字音读(Yu)是破读音,显然蔚县的蔚字应破读为(Yu)而不是读如字(Wei)。

那为什么读Wei又变成读Yu了呢?在方言语音流变的历史过程中,很有可能当地方言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把Wei读做Yu的音,也就是Wei和Yu有一段同韵的历史,(Wei)和(Yu)的读音在方言里是不加以区分的。据乔全生所著的《晋方言语音史研究》考证晋北、晋中、晋东南、晋南在唐时都存在着面积相当大(Yu)(wei)同韵现象。书中举例清康熙(1666年)序刊本《沃史•方言》记载卫为玉,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修《新曲沃县志》又记载卫为玉。以玉注卫说明卫亦读(Yu)。曲沃在山西的中南部,虽然与蔚县在方言上同属晋语,但在同一方言里的不同片区语音的流变也是相当复杂的。方言语音的流变与人口迁徙、信息传递、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等等诸多因素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通过一次简单类比就得出板上钉钉的结论。尽管如此,从这本书研究的侧面也可管窥蔚(Wei)县和蔚(Yu)县读法交织的一点源流。

“蔚”字在《广韵》里当读(Wei)时是去声,当读(Yu)时是入声。这个入声的蔚字还以喉塞韵的方式保留在本地方言里,并没有完全转化为舒声字,对应普通话的去声就出会现不和谐的情况。(Yu)(wei)同韵现象,在晋南一带被众多历史学家认同,那么,东卫村在以前叫““蔚”村,而不是现在的“卫”,东卫村应为蔚的简写之误。

(冯永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