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可分为两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细心就是实力?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细心就是实力(大胆与细心兼备)

细心就是实力

一般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致周密,一丝不苟,趋于内向,

另一类、是豪爽大胆,热情奔放,趋于外向。

然而就像织布需要经线和纬线一样,事业成功同样需要这两种性格兼而有之。为此稻盛先生将兼备大胆与细心作为一条哲学。他强调大胆与细心这两者看起来相互矛盾,但这两个极端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把工作做得完美。

因为大胆就能够有力的推动事业向前发展,因为细心就能防止因疏漏而崩盘的现象。

稻盛先生还举了一个例子,想想大家看过的武侠剧,当剑客高手登场后,他们往往表现的漫不经心,甚至醉醺醺的样子。但对背后偷袭的敌人却十分的警惕。

敌人来袭,拔剑向后一击就中,高手豪爽的外表之下,深藏着分毫不差的警觉的神经,那么大胆和细心的本质是什么呢?作为普通人,如何兼备这两种美德,做好工作成就卓越呢?今天的内容我们分三个部分与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那些深深触动稻盛先生大胆又细心认知的故事。

第二部分、既大胆又细心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兼备大胆与细心,成就卓越。

我们来看第一部分。稻盛先生常常提及日本冒险家大玚满郎的故事。大玚先生是全世界第一位徒步横穿南北极的人。从44岁开始,他曾三次试图单人徒步横跨北冰洋,但都在没有到达北极点的时候就不得不停止行动。为此,他还冻掉了两个手指和全部的脚趾。

但他并不灰心,1997年再次向目标冲击。途中,他历尽了千辛万苦,历时122天,行程1730公里之后,终于穿越了北极点,成为单人徒步横跨北冰洋的第一人。

当时,因为京瓷为大玚先生穿越南北极冒险旅行提供了产品赞助。为了表示感谢,大玚先生专门拜访了稻盛先生,两人一见面,稻盛先生开口就赞扬大玚先生冒险克难的勇气。他说:大玚先生,您太厉害了!徒步穿越南北极是最勇敢的人。

听到稻盛先生的夸赞,大玚先生却露出了尴尬的神色,并立即否定说:不,我并没有那么神勇。

同仁们,相信我们都会认为大玚先生是在谦虚了,这样就不算勇敢怎样才算呢?事实恰恰相反,大玚先生说:其实我是一个胆小怕死的人,正因为胆怯,我就不能不做细心周到的准备,

恐怕这才是我成功的原因。如果冒险家一味大胆,我认为那就是他直接的死因。

听到这番话,稻盛先生被颠覆又被震撼,这让他深刻感悟到,不管什么事业能成为成功者,必然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手中握有真理。缺乏以小心、谨慎、周密为基础的所谓勇气,不过是蛮勇而已。

这也是一代冒险家大玚先生想要说出的真理。换而言之,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大胆与细心兼备的。

接下来,稻盛先生又讲到其实在自己身上的确也有胆大和心细这两方面的性格。但是他曾一度为此烦恼,感觉胆大和心细难以高位平衡,还自相矛盾。上次那么胆大的自己和此刻如此胆小的自己,究竟哪个才是真的呢?

平时性格温润,对部下关怀体贴,有时却会毅然做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之曲,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稻盛先生的心中往往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部下的确犯了错误,但也不至于解雇;另一个声音是,虽然这个错误看似不大,但如果置之不理,就会殃及整个组织。

一个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自己,一个是严惩不贷,绝不手软的自己。有时稻盛先生也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就在迷茫中,美国知名作家的一句名言给了他启示:一流知性之人,同时拥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却能使其各自正常发挥作用。

该大胆是大胆,该细心是细心。换言之,必须让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各司其职,正常运作。就是这句名言稻盛先生说,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终于明白了拥有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原来并不是一种自相矛盾。

同仁们,正如冒险家大玚先生的生命经验,若想成功,一定是大胆与细心兼备。同时,又如美国作家的名言,一流知性之人同时拥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却能使其各自正常发挥作用。

那么大胆与细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部分内容,大胆又细心的本质。大胆和细心,其实是两种。阳明先生的一位弟子讲,即便是认真学习,切实用功,其中一种德也需要十年时间。也就是说,大胆和细心,若是要达至稻盛先生讲的两个极致,那么大体需要20年的时间,这还是在认真学习的情况下。

那么,有没有更快的路径呢?我们继续往深处剖析。德的根本上是道,道是格局和境界。格局越大的人,胆子就越大;境界越高的人心一定越细。也就是说提升格局境界,大胆和细心自然就兼备了。同时,稻盛先生所讲的大胆与细心的高位平衡,本质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为之中,不倚为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也就是说,中庸之道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中正平和,契理契机的待人接物。也就是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该大胆就大胆,该细心就细心,这就是中庸之道。所以,一个人的道行足够高,格局境界足够高,相应的大胆和细心,这样的品德自然就越高。同时可进可退,可大可小,不偏不倚。

然而事实上,人的格局境界终其一生也很难上升一个台阶,达至中庸之道也就更难了。因而孔子也常常感慨:天下国家可君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天下国家都是可以平定的,高官厚禄都是可以辞退的,甚至刀山火海都是可以走过的,但是中庸却是不可能的。我们由此可见,道是极其难以提升的,中庸之道,就是难以达至的境界。

那么作为普通人,有没有一条成长之路呢?有没有一条提升道行的道路呢?有的,我们继续来看,德的根本是道,道的源泉是心,在心上努力,开发心中宝藏,道自然提升,德也随之提升。如何在心上用功,开发心中宝藏,提升道行呢?

我们先讲一段阳明先生与弟子的对话。在传习录里,弟子陆澄曾向阳明先生请教中庸之道。先生说:自诩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谕,中只是天理。若从学者问千里,何以为之中?先生回答:无所偏倚。陆澄又问: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先生说: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偏倚是有所染着。如着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着,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即是天理。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有实证到:心即理、良知即是天理。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所谓中庸之道,原本就在我们心里,圣贤不多一分,百姓也不少一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我们与圣人的差别在哪里呢?差别就在圣人的良知无所染浊,而我们普通人的良知被不明和贪欲所染浊。明白了本质,我们就知道了人生成长之路,那就是去除心上的不明和贪欲。每去得一分不明和贪欲,就复得一分天理,也复得一分中庸之道。大胆和细心,这样助力我们工作卓有成效的美德,以及更多的美德就自然拥有。这就是心道德事四部曲的奥妙。

下面我们来看第三部分,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兼备大胆与细心,助力自己的事业成长呢?稻盛先生讲了两套方案,我们总结如下:

第一、借助团队的力量。稻盛先生说,大胆和细心两种力量都要达至极端,才能成就完美。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是有所偏颇的,那么团队的意义就在这里。

这就告诉我们,真的要拿着放大镜看伙伴的优点,每位伙伴都有各自的优势,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大家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第二、成长自己才是根本之法。稻盛先生接着说,完美搭档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长自己本事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一般而言,作为普通人关于大胆和细心,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胆不细心,做大易崩盘。第二种是不大胆,但细心容易嵌入小事,事业做不大。

我们看第一种大胆不细心,做大易崩盘。不细心,是境界不够高。从心上来讲,就是明心不够,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的人生重大真理体证有限。

一位同仁讲过,年轻时他做过很多的项目,但都是无疾而终,事业开创期他都是敢想敢干。但到了具体落地执行的时候,偷懒少付出,多收获的心就出来了,接着就是忽心怠心。最后因为关键细节的疏漏,导致了满盘皆输。而相比他的一位同事,干什么成什么,因为同事干什么都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同仁们,人生重大的真理就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乃至一个念头,都是有回报的。君子深明此理,因为做事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的水分和怠慢。所以就因为心上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样的真理不相信,才会形成了粗心这种不好的品德,我们引以为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第二种不大胆,但细心,容易陷入小事,结果也做不大。不大胆回到心上来还是不明,是对阳明先生告诉我们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一人生本质的不明白、不相信。我们学习稻盛哲学,稻盛先生也一直告诉我们,相信人类无限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成就无限的事业。对于这一哲学,我们下周将为大家详细的呈现,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

总结今天的要点:

第一、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大胆与细心兼备的。

第二、大胆与细心的高位平衡,本质就是中庸之道。大胆和细心是两种德,德的根本是道,道的源泉是心,中庸之道原本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在心上下功夫,去除不明和贪欲,恢复良知的本然面貌。那么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该大胆就大胆,该细心就细心。

第三、兼备大胆和细心的方法:

一是、借助团队的力量,拿着放大镜看团队优点,弥补自己的短板,优势互补。

二是、不断去除自己心上的不明和贪欲。对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明白和体证越深就越细心,对心中无尽宝藏的相信程度越深,胆子就越大,事业就越开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