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一天,都可能经历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比如原本每天经过的路,突然交通管制,于是被挤到另一条路上,却也收获了另一种风景。正因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意料之外,才有机会让我们见证许多意外的惊喜。

而有些产品带给人的意外惊喜,看似无心插柳,实则是调整了应用场景,进行了精准适配。不如一起来看看这些神仙操作~

本要被丢弃的袋子

茶商托马斯·苏利文为了让自己的茶叶更吸人眼球,把它们分装在精致的丝绸小袋子里。可万万没想到他的顾客并没有 get 到正确打开方式,反将茶叶连袋子一起丢进茶杯中,还吐槽丝绸袋子一点都不好用。

这位聪明的茶商并没有纠正顾客们的做法,而是顺着他们的举动,用纱布代替丝绸制成新版茶袋。于是,便捷实用的茶包就这样意外诞生了。

今天的人们深深地爱上了袋泡茶的饮用方式,并且玩出了各种新高度:会绽放的茶包、可挂在杯沿的茶包、喝茶能顺便看漂亮照片的茶包,不胜枚举。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1)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2)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3)

图源:Pinterest

副作用太优秀

上世纪五十年代,Upjohn公司开发了降压药米诺地尔。而吃下这款降压药后,越来越多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症状:多毛症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4)

然而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只见米诺地尔摇身一变,成为“Rogaine”落健生发喷雾, 再经过不断升级配方减少过敏,Rogaine凭其优秀的“副作用”生发效果,守卫着一代又一代程序员的发际线。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5)

最有名的镇痛糖浆

1886年,药剂师约翰·彭伯顿用古柯树(coca)的叶子和可拉植物(kola)的果实制作了一款糖浆,可以提神解乏、缓解头痛。

一次偶然,药剂师发现因为失误将凉水错用成冰镇苏打水冲调出的糖浆尤其好喝,便起名为 Coca Cola,于是长盛不衰的肥宅快乐水-可口可乐,横空出世~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6)

最早的可口可乐被放在汽水机里按杯出售。图源:可口可乐官网

但这次意外在引爆惊喜的同时,也尾随着惊吓和坎坷。可口可乐经历了多次调整配方的艰苦旅程,比如 1985 年的配方修改:因为对手百事可乐的口味更加甜且柔,年轻的百事形象逐渐活跃起来,可口可乐便开始尝试用新的较甜配方替代老款可乐,并且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斥巨资推广宣传新可乐。然而,忠实的老款可乐粉们已经把老配方视作一种“美国精神”,对于新可乐,他们不仅不买账,还成立“美国老可乐饮者”组织,向新可乐发起全国性的抵制,甚至引发了一场万人大游行。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7)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8)

可口可乐最终还是用回了原先的配方。关于这个配方神秘、口感魔力的饮料,诸位行家喝起来也是品酒般仔细。“可乐怎么喝好喝?”这一问题还曾一度登上知乎热榜,众大佬们从包装、温度、CO2溶量,到佐餐搭配甚至舌头使用的部位(味蕾分布数量),逐个讲解喝可乐的技巧,只为求那咕咚咕咚之后一个爽快的哆嗦。看来变来变去,还是巧合得来的配方最完美!

过气的黏土

作为一款清洁墙上煤烟的清洁黏土,在燃煤供暖改燃气的大潮中,是顺理成章是要被打入冷宫的。然而某次这坨过气的黏土,偶然被幼儿园老师发给孩子们玩,玩着玩着黏土被捏出新生-橡皮泥。很快黏土团有了新名字 “Play-Doh”,也更改了原本的清洁剂配方,去掉腻子成分,改用加盐的小麦粉配合杏仁味食用香精,之后又添上了多彩的食用色素,出落成现在的样子。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9)

图源:the strong 玩具博物馆官网

Play-Doh 的转变相当周到,甚至照顾了用户最最忠实连睡觉也从不下岗的感官体验——嗅觉记忆。有谁会忘记儿时橡皮泥的味道呢?

在持续畅销的 Play-Doh 彩泥成立五十周年时,气味图书馆 Demeter Fragrance Library 甚至创作了一款彩泥味道的香水!不仅如此,美国专利商标局还通过了 Play-Doh 的气味商标申请,让这种“甜甜的、略带麝香味、香草味、樱桃味以及咸味小麦面团的天然气味”,成为了最鲜明有力的嗅觉商标。看到这些可爱的香香的彩泥套装,是不是想席地而坐,上去捏捏捏甚至咬一口呢?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10)

图源:Play-Doh官网

歪打正着的胶水

3M 化学家 Spencer Silver 立志研究一种强力胶水,但事与愿违,他的产品甚至不如寻常的胶水。自1968年研制结束后久久没有进展,直到1974年另一位3M员工亚瑟·傅莱参与了 Silver 的研讨会。当时的傅莱正为此发愁:夹在歌谱里的纸片常常滑落,却找不到不破坏纸张的合适胶黏剂。而当他看到这款黏力逊色的胶水时,简直如获至宝。之后在两人的合作努力下,1980年3M成功上市了 Post-IT 即时贴,完成了失败胶水到成功产品的华丽转身。

无心插柳推荐(无心插柳柳成精)(11)

图源:3M官网

与其说这是一段歪打正着的意外,不如说这是一个由 3M 的内部开源创新系统点化的成功案例:它以创新产品为小组,小组任务期限不定,自愿加入,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包含各个部门的人才,再配合覆盖整个公司的数据库,以及可以随意交流讨论的研发论坛和新产品论坛,3M 尽可能的让更多员工参与到开源共创的活动中来,创造力 10086!

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不确定因素面前,我们常常就像摸象的盲人一样,得相互知会才能得到真相。而不论是开源共创的系统,还是愿意听取用户声音的开放心态,都能填补信息不对称的 bug,让各方势力汇聚,知识共享,经验移植,帮助我们发现真相。顺着这真相,调整技术的应用场景,精准适配解决方案,意外这根枝条就等你插到对的地方,发展成荫啦!

(以上文字内容由开造团队原创,原载于公众号【开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