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在国学经典中算是一部比较容易读懂的书,但是有些句子我们读起来还是感到很费解,如“史阙文”“马借人”之类,许多注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有些句子我们都以为读懂了,但是细究起来,也常常言人人殊,比如“切问近思”,或以为“切问”为“恳切地发问”,“近思”为“认真思考”,或以为“‘切问’者,问所当问,切己也,非子路之问‘事鬼神’‘敢问死’之类大而无当、虚空玄远的问题。‘近’者,不远也,如贤贤、孝亲、事君、交友之类,皆人生所当了然之要务。‘近思’,就是要思考、研究身边的这些事儿。”(参见拙著《论语研究论稿》,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309页。)孰是孰非,恐未易断。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字值得终身奉行(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1)

章太炎先生说:“看唐以前的文章,都要先研究一些小学。”所谓“研究一些小学”,就是要熟悉字形字义,了解一些古人作文用字的习惯,太炎先生概括为三法:通音韵,明训诂,辨形体。有些字,创造之初意义较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引申、比喻、转借,意义逐渐增多,以今解古,难免望文生义,从而背离作者立言之本义。如对《论语》中“述”字的解读,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注疏》:“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者,小子,弟子也。子贡闻孔子不欲言,故告曰:‘夫子若不言,则弟子等何所传述?’” 

“小子何述”之“述”,邢昺疏为“传述”,似成确诂。钱穆、杨伯峻两位先生译文从之,李泽厚先生译为“传达”。若此,子贡问“您如果不说话,我们这些弟子传述(传达)什么”,夫子却答“天无言而四时运转,百物生长”,则夫子所答非子贡所问。

盖孔门弟子来学,学孔子之道,诸如为人处世,交友治学,从政行仁等等,非为“传述”(传达)孔子之言语,之学说,之思想。

《说文·辵部》:“述,循也。从辵术声。”“述”的本义是“遵循”,如《书·五子之歌》:“述大禹之戒以作歌。”《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汉书·艺文志序》:“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其“述”都是“遵循”的意思。

子贡云“子如不言,小子何述”,说的是如果夫子不言,弟子无所遵从,不知怎样做了。夫子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什么也不说,但四季照样运转无穷,万物照样生生不息,以解子贡之疑,其义正合。

盖夫子之意,人间自有正道,人各有志,各因其志而行,如四时行其所行,万物生其所生,无须他人有言。孔子尝言“谁能出不由户,而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盖有感于“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史记·孔子世家》)而出此言。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字值得终身奉行(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2)

《论语》“述”字凡三见。本章之外,另两处见于《述而》和《宪问》。

《述而》首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谓循旧,“作”言创始。《先进》篇载:“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闵损之意即遵循旧制,不必改作劳民,也宗“述而不作”之旨,孔子赞其“言必有中”。

“述而不作”言其行事,非谓传述典章。《康熙字典》引《说文》训“述”为“循也”,即以“述而不作”为书证。

《宪问》第46章:“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无述”,没有遵循,即不懂规矩,不循礼法。或训“述”为“称说”,谓“无述”为无德业可以称说。度上下文意,似不合情境。孔子责其无礼,并非责其无成就可称述。高敏女士说:“汉代以前,‘述’字似乎还没有‘称述’‘称道’之义。”(《〈论语〉疑难句歧解辨证》,山东济南,《孔子研究》2011年第4期第72页。)

遗憾的是高女士又说,如果将“长而无述”“理解为‘述而不作’之‘述’,显悖文意。”既然“述”字还没有“称述”义,那么“述而不作”之“述”也非“称述”。其实,“长而无述”之“述”与“述而不作”之“述”并“小子何述”之“述”,都用“述”之本义“遵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