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寓于"谁、谁"包含"谁?

——矛盾两个特征的关系之辩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特征(特点),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一般,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个别,二者关系如下:

1.二者相互联结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2)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以上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理解难点,而且特别容易混淆,本文就是专门要攻克这一难点的,留待后叙。第二方面不难理解,我们用下面一幅图先来说明它:

张老师与同学斗智斗勇(谁寓于谁谁包含谁)(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

好了,现在我们来突破理解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理解这个难点的关键,一是要弄清楚二者到底是谁"寓于"谁,二是要弄清楚二者到底是谁"包含"谁

"寓",作名词当住所讲,作动词当居住讲,那么"寓于"就是居住于……,引申为寄寓于、存在于、隐含于、寄托于……之内,或者表现为……。

我们以人为例:

普遍性:人

特殊性:张三、李四、王五、赵六……

人的共性(普遍性),只能存在于张三、李四、王五……等一个个具体的、特殊的人之中,人的一般的共同本质就是从具体的张三、李四、王五......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千千万万具体的、特殊的人,人这一概念就空洞了。比如,找一个人来帮忙搬桌子,你找来的一定是张三、李四或者王五这么某个具体的人,抽象的人你是找不到的。

张老师与同学斗智斗勇(谁寓于谁谁包含谁)(2)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现在我们来看,张三、李四、王五……,他们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比"人"的普遍性特征数量上多得多,每个人的特点都包含了"人"的所有特点,或曰"人"的所有特点都"寓于"每个人的特点之中了。

由此可见,普遍性是同类事物中许许多多不同的特殊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它是人们对同类事物总结、概括、抽象而来的。事物的特殊性(个性)是丰富多采、千差万别的,而普遍性(共性)则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的共同属性。所以我们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且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结论: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而不是相反。

张老师与同学斗智斗勇(谁寓于谁谁包含谁)(3)

白马黑马都是马

弄清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二者之间的以上关系,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有人把张三看作少数,把"人"看作多数,然后进行如下推导:

少数(特殊性):张三

多数(普遍性):人

因为人包含了张三

所以多数(普遍性)包含少数(特殊性)

结论:"普遍性包括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错误结论产生了。

事实上,张三不是少数,而是个体,是个别,即特殊性;人也不是多数,人是全体,是共性,即普遍性。

况且,多数怎么就包含少数了呢?请看下图,多数包含少数了吗?

张老师与同学斗智斗勇(谁寓于谁谁包含谁)(4)

有人会问,那我不是团队的一部分吗?当然,你不是一部分,你是团队成员或者团队一员。

第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有人把"人"看作"整体",把张三看作"部分",由于整体包含部分,所以"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了特殊性",错误又产生了。

很明显,张三怎么能是部分呢?他是"人"的哪一部分?是头还是腿?张三他是人类的一个独立个体,又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每一个人都是。

整体和部分就象是一个鸡蛋壳,完整的时候是整体,破碎后每个碎片就是部分;而共性与个性,则象是一组彩色铅笔,共性是它们都是书写绘画工具,都是铅笔,个性是它们各有不同的颜色。

以上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