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实习生 代方莹

因为频繁的远足而进入人类视野中的亚洲象,随着年纪变化会呈现出迷人粉色皮肤的海上精灵白海豚,因为信仰意义而迥异于寻常动物的野牦牛,活跃于北方神秘之地与满族神山的东北虎,是四种最值得关注的动物。

它们在远古都曾作为图腾,在后世也被赋予诸多信仰意义;它们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作为“旗舰物种”,它们的繁衍与存续是某一地域生态状况的晴雨表——当这些强壮又高智商的动物的生存都举步维艰,则标志着当地的生态已出现严重的问题。

最近在B站上线的纪录片《众神之地》讲述了这四种动物的故事。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1)

《众神之地》海报

看片会现场,《众神之地》的总导演曾海若介绍,这部纪录片迥异于之前BBC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和广为人知的《王朝》,虽然以动物作为主体,但“我们的兴趣点却不在动物本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动物其实在传递大自然的声音,比如东北虎对于萨满教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个神,它是沟通天地的使者。动物是我们观察周围、观察地球的一个方式,我们想通过这部片子来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它本质上是一部人文纪录片,只是借用了动物这个概念。”

野牦牛:关于敬畏

不同动物的故事有着不同的主题,第一集《荒野的轮回》——野牦牛的故事中,我们将时刻感受到敬畏。

对于藏民而言,野牦牛的意义凌驾于所有动物之上。牦牛,尤其是体型庞大、显现出野性与神性的野牦牛,被认为是佛法的保护神,藏区一年一度的绰珠巴盛会中,僧人们佩戴着野牦牛头部面具舞蹈,以沟通人与神。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2)

《众神之地》剧照

除了这些已经被确定为文化传统的时刻,野牦牛的影响力在当下也持续发挥着。《荒野上的轮回》聚焦于现代牧民如何与野牦牛相处,当最早的藏地先民驯化了一部分野牦牛,得以在贫瘠的藏区生存下来,他们并没有一劳永逸地占有牦牛这个物种。

每年夏天到了繁育的季节,荒野中流浪的野牦牛会来到人类与家牦牛生活的地方,以绝对的强势给牦牛群带来骚动,它们抢亲、夺取着对牦牛群的控制权,宣告着谁才是这里的主人。它们以强壮的野性基因更新着因为被圈养而日渐贫弱的家牦牛群,也以这样一种血脉相连提示着家牦牛,要自由,不要温驯。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3)

在荒野中现身的野牦牛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4)

野牦牛格外强大的身躯与家牦牛形成鲜明的对比

拍摄团队用了很多仰拍的镜头来呈现这种神灵一般的动物出现时给人带来的压迫。曾海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所谓的人文性也体现在这里:你不要指望能够掌握动物,你只要记录你在现场感受到的动物就好,“你是怎么看的,你怎么感受它?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比它们实际上是什么更重要。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在现场,通过与专家、与当地人聊天之后,得到的综合印象变成一个故事。”于是传统纪录片中动物尖牙利爪的那种直观的威慑,被转换为跟人博弈时,带给人的压力。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5)

面对野牦牛束手无策的牧民

曾海若说,旗舰动物的感觉能力远超人类,不管你带着多么先进的设备,只有它们愿意被拍到时,你才可以拍到。它们感受得到你的气息,像一群牦牛,我们花了20多天才很偶然地拍到。

而且动物时时刻刻在观察着人,野牦牛这一集中,就以频繁的对视出现。“它们不会说话,它们眼神好像带着更多的含义,所以我是特别强调要表现牛的眼睛,其实挺难的,因为它眼睛黑多白少,所以大多数时候不太容易看到,我们只能在后期中不断调整。”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6)

小野牦牛闪亮的眼睛

亚洲象:关于变化与失去

亚洲象的这一集中,老四是一头刚刚成年的公象,今年夏天对他来说却有些不同寻常 ——离群独居的爸爸老大突然回来了。原来,家族今年新出生了两头小象,为了保护幼小的生命,象群决定迁徙回到勐往,这里也是护林员赵平和1.5万人口的乡村。有象宝宝的象群警惕性极高,且喜怒无常,赵平时刻监测发布象群动态,当地人根据“大象时间”去安排劳作,避免人象冲突。

像我们在新闻中所知道的,亚洲象在持续出走。

继去年那次浩荡的远足之后,最近,云南野生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又发生了三群野生亚洲象群纷纷离开自然保护区,离家出走的事件。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7)

《众神之地》剧照

曾海若将其解释为,这是大象世代的记忆在左右着它们:“大象有超强的记忆,并且这种记忆是世代相传的,带着遗传性的影响,大象脑中的世界是很大的,它们曾行走在整个世界,但后来逐渐一步步退却、缩小,被局限在所谓的自然保护区。”

“实际上每一个象群都渴望找到自己的故土,它们现在待的地方可能不是它们的,它们都是从某个地方来到这里,然后被困在这里。所以它们想突破,但是走到哪里都不行,哪里都有高速公路,过一条水泥路对它们来说都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去走过一个村庄或者是过一个城市,当然还有河流,还有水库。很多的河流本身在它们的记忆中,但是水库一修之后,河就上涨了,它们就再也过不去了。”

这种被剥夺感更体现在纪录片中那些看似微末的配角小动物身上。

比如和充满灵气的白海豚出现在同一集的呆头呆脑的岩鹭,它们巢筑于小岛大砾石下的石堆上,小小的嘴只能吃浮游在水面上的小体型鱼类。它们被人类海港中来往的船只、喧嚣的汽笛驱赶着,在涨潮时汹涌的激浪中遍寻海岸也找不到一处能落脚的岩石,岩鹭就总是这样饥肠辘辘又进退失据。

在操作层面,亚洲象持续的行走也给拍摄造成困难。当航拍机从空中捕捉大象的行走时,是没有故事的,“你必须贴近它,才能讲故事”。而当拍摄团队千辛万苦翻过一座山,大象早就走到几座山外。

白海豚:你将永远无法了解它

白海豚的纪录片名为《粉红色的回忆》。中华白海豚是浩瀚海洋中神秘莫测的精灵,人们对它充满未知和好奇。

故事中,作为江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巡护员,冯抗抗一直致力于中华白海豚的救助——帮助误入内河的中华白海豚重新返回大海,但之前的救助均以失败告终。黄祥麟博士是一名海洋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中华白海豚倾尽半生。但白海豚身上仍旧有许多谜点是他无法探知的,这些无法解释的行为使他开始思索,如何在白海豚保护和人类活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白海豚这一集中表现的是人面对动物时的束手无策。

诗经植物句子(众神之地写给旗舰物种)(8)

《众神之地》剧照

比如白海豚,“你知道它去到内河,很快皮肤就会溃烂死去,但是无论怎么驱赶,它就是一直逡巡,不愿意掉头回海洋。科学的道理来说,它应该回海洋才能保命,但是我们感受到的不是这样的,我们感受到的是它不想回海洋。所以我们在做纪录片的时候,我也特别强调,你可以去感受一下,不要着急下结论,因为下结论没有用。”

曾海若认为,“当我们跟动物真的相处了之后,我得出来的结论是我们最好还是让它们远离我们,我们最好的方式还是与它们保持距离。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了解它的目的是接近和帮助它们,而是敬畏。”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栾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