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华南第一学府,现在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985、211、双一流之列。

现在的中山大学,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6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拥有附属医院10家,国家级研究机构35个,重大平台9个。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1)

中山大学具有的优势,是很多同类985院校不具备的,地理位置,资金实力,地区吸引力,就业环境等,这些都会吸引众多高分考生来报考。

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中山大学交出的成绩单与其在双一流高校中一流学科数量全国第八的排名不相符。与中山大学第三次学科评估的结果相比有所下滑,不符合中山大学“高速发展”的状态。与学校之前提出的“全国第三”的目标更是差距极大。

48个参评学科,其中,

2个A 学科:生态学、工商管理;

2个A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

12个A-学科:化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药学等;

18个B类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民族大学、社会学、法学、新闻传播学等;

6个C类学科:大气科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中西医结合等。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2)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3)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4)

不难看出,中山大学的顶尖学科数量明显过少,其实也是广东高校的一个缩影:中大的两个A 、华南理工的一个A 、华南师大的一个A ,3个A和一堆A-,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走。

从参评学科的分布来看,中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一大堆top10的学科,但里面有4成左右是冷门学科、其它学校参评少的学科。比如B 的民族学、社会学,B的考古学,B 的口腔医学等。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5)

不过,也可以看到,中山大学的B 学科挺多,未来的潜力很大。在2022年,中山大学的经费预算高达193.05亿,全国第五,学校应该利用好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尤其是计算机、电子通信、软件工程等工科,来弥补自己的短板,争取在A类学科上有所突破。

眼下,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呼之欲出。从规则变化上来看,相较于第四轮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降低了刷水文的权重,同时降低了对数量的权重,更重视“代表作”;二是更加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

各大高校焦灼地期待着,这四年一周期的高教盛事揭开帷幕。各大高校的目标之一肯定就是拿下更多的A类学科。对于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学有没有可能取得一些突破呢?

第四轮学科评估 中山大学(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6)

2个A 学科生态学和工商管理大概率维持在A 水准。

法学有机会冲击A-:法学高等教育的格局已经形成,根深蒂固,很难被打破。在未来,除了A 的中国政法大学外,其他的像西南政法、华东政法这些法学院校,都会受到综合性院校的冲击。中山大学得益于广东经济发展的红利,会稳步提升法学学科实力,冲击一个A-理所应当。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等文史类、基础理学科,保持A-不变。这些基础学科对学科历史底蕴要求极其苛刻,靠引进强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无法实现在一个周期内的大幅提升。中大的这些学科在基本面上,大概率是不会变。

医学学科中的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是变数最大的。平心而论,中山医和复交协比不了,比浙大好一些,但是同组的北医定是比不过的。浙大医学院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为最大的黑马,出乎意料地拿到一个A ,而此轮评估的标准降低了论文的权重,对它是不利的。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在整个华南地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上一轮拿到一个A-,让很多人觉得它是退步的。第五轮的学科评估,临床医学在保住基本盘的前提下,拿一个A,问题不会太大;基础医学大概率是个A-。

最后还是希望,拥有华南第一学府美誉的中山大学,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