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那么,唐朝皇帝的寝殿是怎样的,他们的休息场所与办公场所在一块吗?
相信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有这样的疑问,今天笔者便带大家走进唐大明宫的紫宸殿,看看唐朝皇帝休息和办公的场所是怎样的。
在唐大明宫的三座主殿中,紫宸殿的作用稍逊于其余两座主殿。它的作用,相当于皇帝的“私人住所”,皇帝的日常起居均在此处,平日里还会在这里批阅奏章,接见入阁大臣。在紫宸殿的周围,设有浴堂殿、温室殿、延英殿、含象殿等偏殿,这些侧殿具备一些日常功能。
紫宸殿的前堂,就是皇帝的办事处,平时唐朝皇帝处理奏章或读书。至于后堂,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这里并非朝堂,有资格被召见到紫宸殿的官员,大多是皇帝的心腹。得以入阁的大臣,会将进入紫宸殿当成一种荣耀。倘若皇帝在紫宸殿中召见大臣,君臣之间的相处会比在朝堂上更加随意。
根据《雍录》的记载,紫宸殿不同于宣政殿并不设仪仗,每次皇帝御紫宸殿,所需的仪仗需提前自宣政殿传唤。从这里足见紫宸殿是“便殿”。倘若皇帝正式召对、问政,基本不会选在此处。皇帝在紫宸殿召见大臣,多半是与大臣聊聊家常套套近乎,当然也有例外。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将朝参的场所设置在紫宸殿,根据史料的记载唐宪宗自元和年以后亦将紫宸殿改为常朝正殿。自紫宸殿取代了宣政殿成为正式的朝堂以后,位于紫宸殿西方的延英殿则起到了此前紫宸殿便殿的作用,成为皇帝日常办公休息的私人住所。
按照大唐建国之初定下的规矩,常朝的频率是一天一次,皇帝每天都要上朝。不过,在开元十八年以后,李隆基减少了常朝的频率,“许常参官分日入朝,寻胜宴乐”。时值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的政治中枢亦受其影响,一些原有的规矩也随之发生变化。
“诸司或以事简,或以餐钱不充,有间日视事者”,这里的“间日”,说的就是隔日。从这以后,“常朝”变成了“间日朝”。每逢单数的日子,皇帝便会在宫里“值班”,若无特殊情况,常参官不得在双数的日子入阁。除此之外,如果赶上了假期或祭祀日,常参官亦不得入朝。
至于每天皇帝接见大臣的时间,则是相对固定的,基本没有发生过变化。每天太阳刚刚升起,常参官便要收拾停当,来到宫里向皇帝奏事。由于国务繁忙,奏事的流程比较繁琐,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官员们奏事都需要数个小时。《唐会要》中记载了唐文宗的作息时间,从这里能看到每天朝臣奏事结束时,已是“辰巳之间”了。
对照现在的时间来看,“辰巳之间”相当于早上十点钟左右。军国大政含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除了常参官之外,有时一些衙门的长官亦有事要启奏。不过他们奏事一定要严格按规章来,只能在辰巳之后请奏。他们要与常参官一块来到宫里,在常参官被皇帝接见时守在紫宸殿的大树下,等到常参官被召见完毕后才能申请入奏。一般皇帝召见了这些官员后,时间也已过了中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部门长官的奏请被御史台取消了。因为这种在规定时间之外的奏请既耽误了皇帝的时间,又耽误了官员办公的时间。从这以后,那些部门长官可以像常参官一样,只要有紧急事件需要汇报,即可与常参官一块入奏。据此判断,自此唐代的朝参应该在中午之前便会结束。这样皇帝既可灵活安排自己下午的时间,部门长官又能在中午之前赶回衙门办公,两不耽误。
现如今,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依照《唐六典》中“宣政之北有紫宸门,门北为紫宸殿”的记载,于西安找到了紫宸殿及宣政殿的基址所在。通过考古发现,两殿基址的地理位置与史料中的记载基本无误。遗憾的是西段的基址在解放前就已被破坏殆尽,东段的部分仅剩一些残垣。两殿的距离约在三十五米左右,相比于宣政殿,紫宸殿被破坏得更加严重,东西两段的夯土基已不衔接。
得益于三维技术,包括紫宸殿在内的大明宫建筑多已被还原成影像,所以,现代人亦可通过荧屏来领略到古建筑的风采。
参考资料:
【《唐会要》、《唐六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