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口腔习惯毁颜值,还会影响发育?是真的吗?确实有可能!

为什么有人会口呼吸?

口呼吸顾名思义就是用嘴巴呼吸。大家是不是在想用嘴巴呼吸谁不会呢?比如在一定强度的运动之后,人体的生理需氧量增加,通过鼻腔呼吸来不及,那我们就会出于本能地用嘴巴呼吸来代偿,以快速获得更多氧气。

要知道,在静息状态下,呼吸气流绝大部分通过鼻腔吸入人体。若呼吸气流通过口腔且超过一定比例,一般在25%~30%左右,则为口呼吸,这是一种异常呼吸状态。若呼吸气流全部通过口腔,则为严重口呼吸。

口呼吸的危害有多大?

多数人感冒期间会经历“水泥鼻”,晚上睡觉得张嘴呼吸。随着病情好转,口呼吸会自然缓解。但如果是长期的口呼吸,我们就要警惕了,尤其是儿童,因为口呼吸的危害还真不小。

影响健康:长期用嘴巴呼吸不仅会导致口腔干燥、开唇露齿、牙齿排列不齐和咬合不良等口腔问题的出现,也会导致氧气吸入量不够,出现睡眠品质变差、白天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或工作效率也会跟着下降,甚至智力也会受轻微影响。

影响颜值:长期口呼吸使得呼出的气流对上颌产生持续推力,而形成“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翘起、唇肌肥厚、鼻唇沟消失、牙弓狭窄、牙列拥挤、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畸形等,严重影响颜值。

怎样用嘴巴呼吸才能避免变丑(口呼吸让你越来越丑)(1)

如何初步判断口呼吸?

生活中经常有家长发现孩子睡觉总喜欢微微张着小嘴。那是不是张着嘴巴就一定是口呼吸呢?会不会有些人只是单纯地张着小嘴,但还是通过鼻腔正常呼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儿童,通过鼻腔呼吸但习惯张着小嘴的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儿童的唇肌张力较小,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口唇很可能呈微张的状态。因此,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初步判断和辨别口呼吸。

这里教大家三个小方法,简单方便,在家就可以测试。

镜雾法:可以在被测试者熟睡后,将低于室温的镜子分别放于其鼻子和嘴巴前。如果发现嘴巴前镜面的雾气更大,那就说明可能存在口呼吸。

纸巾法:将纸巾撕成长条分别放于被测试者的鼻子和嘴巴前,如果放在嘴巴前的纸条被气流吹起,则说明可能为口呼吸。

捏嘴法:被测试者熟睡之后,捏住其上下嘴唇使其无法使用嘴巴呼吸。若出现明显的皱眉、翻身或醒来等反应,则说明可能为“口呼吸”。

发现口呼吸,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该初步加以判断,出现口呼吸的原因是不能正常鼻呼吸还是不良的口腔习惯导致。如果闭紧嘴巴可以正常呼吸至少2分钟以上且没有任何不适感,那很可能就是不良的口腔习惯,应该引起重视,及时纠正。相反,若不能正常鼻呼吸,建议尽快前往医院接受耳鼻喉科和口腔正畸科医生检查,明确病因,接受正规治疗。

纠正口呼吸不良习惯,请学会肌功能训练

肌功能训练是指通过对口腔内的肌肉等软组织的训练,预防、阻断和纠正口腔不良习惯。一旦确认口呼吸,那就需要尽快进行口腔肌功能训练,建立口唇闭合下的正常鼻呼吸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肌功能训练不是速成的,需要长期坚持。

唇肌功能训练

抿唇或含卡片训练:抿住双唇,尽量不要露出唇红,或上下唇含住一张小卡片,保持20分钟,每天3组。

练习爆破音和吹口纸训练:口唇紧闭用力发“泼”音,用发音的气流力量将纸吹起,每组100次,每天3组。

拉纽扣或唇肌训练器:将绳穿过纽扣,将纽扣置于前庭沟(由唇颊移行至牙槽的潜在腔隙),用力拉绳子,患者通过使劲闭嘴来含住纽扣,使其不能脱出口外,保持5秒。应分别从正中、左侧及右侧三个方向来练习,每个方向20次,每天3组。

舌肌功能训练

舌尖顶橡皮圈训练:将正畸牵引皮圈至于舌尖,舌尖顶住皮圈位于上切牙后5mm,保持不让皮圈掉下来,坚持10秒,可见舌尖上橡皮圈的印记,每天3组。

舌体上抬训练:将口香糖嚼软后形成球状放置在舌体前部;舌尖上抬将口香糖贴附在硬腭;用舌体紧贴硬腭部的口香糖将其面积扩大;舌体压住口香糖同时做吞咽运动。熟练后,也可以不使用口香糖而只做舌体上抬训练。

网红“口呼吸贴”到底能不能用?

“口呼吸贴”也叫封口贴,实际就是一种特殊形状的胶带,睡觉时贴在嘴巴上封住嘴。那这些网红贴真的是人人都可以用的“神器”吗?

首先,我们应该找到长期张嘴呼吸的病因,不能用封口贴一贴了事。因为嘴巴是封住了,但如果鼻堵塞没解决,这样强制闭嘴很可能会导致通气不足,加剧缺氧。此外,对于口腔、牙齿等问题引起的张嘴呼吸,封口贴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其次,我们要明确,使用封口贴只是一种被动治疗,取下后患者依然会张嘴呼吸,只有进行主动的肌功能训练和口腔矫正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口呼吸的不良习惯。所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去医院明确诊断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即使需要使用口呼吸贴也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跟风乱用网红产品。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护理部主任 陈润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