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洲泉镇是桐乡地势最低的地方,素有“桐乡锅底”一说。
由于地势低洼,所以分布着许多湖泊漾潭,其中白荡漾、桑泽湖漾、野菱滩,号称“桐乡三大漾”。
从地理角度上讲,它是浙北湿地带(杭州西溪——德清下渚湖、葑田漾、百亩漾)向东延伸的一部分。“桐乡三大漾”地处这个湿地带的最东端。
长期以来,白荡漾、桑泽湖漾、吏部太漾像是一串不幸的珍珠,散落在桐乡西陲,不被人知,然而也正是这不幸,才让它们到现在还保持着原始、简朴的面貌,几乎没有人为雕琢的痕迹,以一种自然、质朴、清纯的美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它原生态的水乡风光和农耕时代淳朴的田园风情,越来越受到现代都市人的青睐,现在,它已逐渐成为人们亲近绿色、追寻野趣、崇尚自然、回归田园的一方休闲乐土。
2
白荡漾是三大漾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位于洲泉镇和大麻镇之间,总面积600余亩,南北长,东西略窄,漾内有大小不等的土墩20多个,大者达数十亩,小者仅几分土地。远望漾面,波光粼粼,墩浮其中;近视周围,菱花莲叶,铺陈水面。春来桑柘成荫;秋至芦花似雪,泛舟漾上,如入画中,人称“桐乡千岛湖”。
然而,即使是桐乡最大的湖泊,地方史志也记载甚少。
古代地方史籍浩如烟海,但有一个通病,就是厚人文薄农商,重历史轻地理,对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包括宦游、科举、诗文,记之甚详,唯恐漏之丝毫,而对一个地方的自然地貌,往往只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甚至是视而不见。
白荡漾在地方史志上,找不到一行文字。
清末,西风东渐,有关测量勘察的科技知识开始传入中国,浙江进行了近代意义上的第一次全面测量,并以县为单位绘制地图,全称为《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图》,其中有一幅《石门县五里方图》,里面标有白荡漾旁边的桑泽湖漾、百亩漾和吏部太漾,但就是没有标示白荡漾,这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白荡漾不见史籍,不入诗文,似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闺女,更像一个“蓬门未识绮罗香”的村姑,青衫葛衣,恬静安详,深居乡下,与世无争,所以长期以来不为人们所知晓,就是桐乡本地人,知者也不多。
比起八百里烟波的太湖、洞庭来,白荡漾实在真算不得什么,虽不能说浩淼得水天相接,但满眼风波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尘俗顿忘。风吹起阵阵涟漪,漾面上有渔舟往来,这会使人感觉到这里已是真正的水乡泽国。
白荡漾边有一个渔村,渔舍低小,临水而建,风格与农舍迥然不同,屋前杨柳撩人,树下泊着蚱蜢小舟,来往的人都是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渔民。漾中土墩上遍种桑麻,树木浓郁,近水处长着茂密的无节芦苇,还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如果划一叶渔家小舟,俗称小划船的那种,静静地在漾中土墩间穿行,会感觉像在神话中的蓬莱仙岛间遨游,有时水道狭窄,曲径通幽,如武陵桃溪,有时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凉风习习,吹人衣袂,心中升腾起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白荡漾也是鸟的天堂,最多的是白鹭,也有为数不少的野鸡、灰鹭等。白鹭是候鸟,春夏时飞来,在此栖息、繁殖,秋冬时则飞向更温暖的南方。每当晨夕时分,白鹭翔集,多时数十上百。平时在岸旁觅食,以螺蛳、小鱼、小虾为食,渔舟驶过时,会惊起一滩白鹭,贴近水面,拍打起翅膀,叫着向漾中飞去。青天不动墩浮水,鸥鹭翔空漾生云,是白荡漾一大自然景观。
3
桑泽湖漾又称桑柴湖漾,《石门县五里方图》标为张浦漾,这极有可能只是口音上的区别,无关紧要。桑泽湖漾位于洲泉镇众安村、义马村和大麻镇百富村之间,东经清德桥港与白荡漾相通,西经众安桥港与野菱滩、德清百亩漾相接。
“新市羊肉面好吃,桑泽湖漾难过”,漾南一九水路,便是从前属德清县的大麻镇,大麻再向南一九水路,便是海宁的“甘蔗之乡”许村。
从前,德清新市镇是水乡巨镇,四通八达的活水码头,许村一带的农民摇船到新市卖甘蔗,桑泽湖漾是必经水道,漾阔,水深,浪急,湾多,甘蔗船又沉重,加上两岸高而连绵的横岗和黑魃魃坟墓一般的干芅墩,还有时常出没于漾墩之间的盗贼草寇,在月黑风高的夜晚缓缓航行,让人不得不胆战心惊,冷汗涔涔。
但一想到新市镇上那又香又肥又酥的张记羊肉大面,天不怕地不怕的男子汉气慨一下子又从心底蒸腾而起,便将这句畏首畏尾的话掉个了头,大喝道:“桑泽湖漾难过,新市羊肉面好吃!”于是,众志成城,一鼓作气,天胆地大又糊里糊涂地闯过了危机四伏的桑泽湖漾。
4
洲泉镇的众安村地处桐乡、德清、余杭三县之交,也是杭嘉湖三府之交。这里是真正的水乡泽国,到处是河港浜汊、漾塘滩渚,野菱滩便是其中风光最旖旎的一处地方。
野菱滩由一片水面和许多岛墩组成,因为水边到处有野菱自生自灭,所以得名。这里地处三县交界,村落不多,有些小岛上至今还没住人。这里还保存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没有工厂,也便没有废气、污水,在工厂林立的杭嘉湖一带绝对是一个例外。
这里的水依然很清澈,可以生吃。这里因为河道大多,道路少,所以舟辑依然还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对于已经习惯坐汽车的人们来说,偶尔乘坐一回小船,是会晕船的,但“吱昂吱昂”的摇橹声,晃晃悠悠的感觉,童年时代乘船去外婆家的思绪也许会突然重上心头,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陌生。
去野菱滩游玩,最好的是约几个志同道合的钓徒或摄影发烧友同去,不受时间早晚的约束,也不讲吃喝享受,只图心情完全放松,与自然融汇一体。在这里钓鱼,随便可以抛钩,因为到处是水面,炎热的夏天也不需打遮阳伞,因为水边树木阴翳,枝间凉风自来。
来这里摄影,随处都是天然的景致,春夏时节,水面上菱花片片,荷叶丛丛,水草碧绿,芦苇苍翠,秋冬时节,残花败柳,枯荷衰草,寒潭凝碧,远水接云,一切都是自生自灭,自聚自散,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野菱滩正在开发为一处乡村旅游胜地,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野菱滩这个挺富诗意的地名,被主事者改作野林滩,“林”与“菱”,虽然谐音,但水乡的诗情画意顿失三分。
--END
文/颜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