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来鞭策我们学习。
有才能但心浮气躁的兔子和缓慢但稳健的乌龟比赛,最后乌龟取胜。
这个故事本想告诉我们,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为我们埋下了一个问题“难道只有缺乏天赋的人才需要努力?”
我们真的希望自己是那一只乌龟吗?
不是的,我们只希望当一个不打瞌睡的兔子。我们希望可以像风一样疾速,但是要有方法,因为比赛,你最后还是要出来接受现实的。
我们从两个方面去分析。
解析并深入了解自己要深刻的了解自己,必须要清楚自己的优劣势,我们可以用SWOT来进行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
S(strengths)是优势、W(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
- 优势:兔子有才能,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天赋;
- 劣势:心浮气躁,认为自己有先天优势,不需费力就可以战胜乌龟;
- 机会:拥有天生优势,很容易赢得比赛;
- 威胁:竞争大,强者更强。
具体应用案例:比如我通过SWOT方法应聘釆购员,首先要知道我的优势是,多年的采购项目经验,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及应变能力了解此行业的市场需求及价格走势。劣势是太强势,不懂的刚柔并存。机会是拥有多方资源。威胁是行业竞争大,市场预测走势变化较快。
分析过程中,明确知道我的劣势,需要从性格上面去调整,威胁分析中,我会时刻跟进市场信息走势,根据自己的优势和机会,让自己在这个行业中更加专业化。
因此,这样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其中的利弊得失,好的我们保持,不好的我们找到原因,一起去改变,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自己。
改变思维模式心理学家卡罗尔·徳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到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商是天生的,面对挑战选择放弃,不愿面对失败;
成长型思维模式:智力可以提高,抓住每一个机会去尝试努力。
两种模式对比分析:
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刚开始都是固定型思维,缓慢而稳健和敏捷但心浮气躁比赛,最终乌龟取胜。
乌龟知道它爬得很慢,但在固定模式转变过程中,它忘记了自己“慢”的能力,忘记慢的这种固定模式,在比赛当中,通过对自身的认识,对挑战的态度,最终过渡为成长思维,从而赢得比赛。
反观兔子,它具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敏捷度很高,原本它可以轻而易举的赢得比赛。
但是它产生了一种表现得聪明的欲望,它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不用太用力,也能追上乌龟,所以它才会在树下打瞌睡。
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认为具有天赋无需努力也可以获得成功。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转化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 遇到挑战时,去迎接它;遇到阻碍时,要面对,不要逃避,坚持不懈的努力;
- 遇到批评时,要从中学习,避免下次出现这种情况;
- 面对成功的人士,要吸取别人成功的方法,从中获取信息。
《终身成长》中有提到:我们获得成功后,要时刻问自己: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什么?
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智力决定的,是在我们不断接受挑战、追求目标中受思维模式影响而改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