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1)

文/慧净

现阶段,我国经济是处于通缩状态,还是通胀状态?之前,争论不休;现在,答案有了!

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

9月以前,4月到8月的CPI同比数据分别是2.1%,2.1%,2.5%,2.7%,2.5%.

CPI数据连续6个月保持在2.0%~3.0%区间。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说明,我国现阶段处于温和通胀状态,经济趋于稳定!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3)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意思是,CPI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换句话说,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数据背后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温度。

如果,CPI数据过高,则往往暗示经济过热,放任不管的话,有恶性通胀的风险。

比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时期,通胀一度飙升至10%以上,最高时CPI数据为13.58%.

结果是,物价飞涨,石油价格从3.01美元/桶,飙升至42美元/桶。

货币贬值,美元指数从高点120以上,下跌至低点85以下。

人们都担心明天物价会更高,争相提前消费,从而,使得物价进一步呈现螺旋式上升。

又比如,2020年后,美国面对疫情,不做长远规划,贸然超发货币,甚至直升机撒钱,人人有份,导致流动性泛滥。

美国通胀指数更是创下40年来新高,美联储不得不连续加息,全球金融市场也是风声鹤唳。

美联储一边要控制通胀,另一边又要引导经济软着陆,典型的“既要、又要”。

拜登政府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全球搞事,游走在危险边缘。从而导致,“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麻烦”!(如图所示,自行体会!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4)

数据来源:网络,侵删

相反,CPI数据过低,则又往往暗示经济过冷;漠不关心的话,则有恶性通缩的风险。

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大萧条,大家不敢消费,企业商品滞销。

结果是,企业无法持续经营,相继倒闭,最多时,8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员增多,最多时,美国出现了1600万无业游民。迫于压力,美国也有5000多家银行宣布倒闭!

再后来,美国经济深度萧条,波及整个欧洲大陆,比如英国、法国、德国。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经济萧条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但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反而还顺利完成五年计划。

又比如,2020年,全球疫情期间,经济活动停滞:中国CPI罕见破“零”,数据为“-0.5%”;同样,美国CPI数据也跌至低位区间,数据为“0.1%”。

一时间,全球陷入通缩担忧,石油价格更是破天荒的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的负油价。

原因在于,石油生产商仍然在生产石油,但是,市场根本没有消费需求。石油塞满了全球所有可以储存的库存,仍然卖不出,只能倒贴处理。

就好比,你买了新家电,但是家里的旧家电还在占着位置,二手卖不出,只好出钱给收废品的帮忙带走。

因此,经济不需要太热,也不需要太冷,温度适中,最健康!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5)

众所周知,温和的通货膨胀能够对经济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问题是,这个温和通胀的标准是多少呢?

我们从美国、日本、中国三个国家尝试找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答案。

首先,看下美国:

近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表示,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是2%;并且,希望通胀在一段时间内“平均”增长2%.

当下,美联储反复强调要加息,要控制通胀。

意思就是,美联储要加息,一直加到通胀回落到2%以内,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才会结束。

对于美联储来说,就目前情况而言,至于加息到4%也好,5%也罢,都不重要。

只要,通胀不回落到2%,就继续提升加息目标!

然后,看下日本:

我们一直说,日本失去的20年,乃至失去的30年。

这个“失去”的意思就是日本的CPI长期在1%以下,甚至CPI数据阶段性在0%以下;导致,日本经济低迷、通缩的意思。

2022年8月,日本通胀数据CPI为“3.0%”;2021年8月,日本通胀数据CPI为“-0.4%”。

一年时间,日本CPI数据上涨3.4%,从负数到正数;一年时间,日本经济从“失去”,到“健康”,马上奔“过热”。

日本央行,面对1991年来最强劲的通胀数据(剔除销售税上调的影响),面对通胀率远高于2%的目标,居然继续实施货币刺激措施;

日本央行解释到,当下的通胀只是暂时的,后续难以持续。

这句话非常熟悉!

因为,一年前,美国CPI超过3%时,

美国总统拜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均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美国的通胀是暂时的。

现在,美联储却要火力全开,狠了劲儿的鹰派加息!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6)

数据来源:wind

另外,日本央行企图打破“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货币独立性”蒙代尔不可能三角。

9月22日,日本央行罕见入市干预日本外汇市场,日元当天从145.89一路升值至140.35,随后收盘在142.37。

然而,截至10月15日,日元再次大幅贬值,收盘价格为148.86,创下32年来新低。

目前看,日本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失败,日元本轮贬值44%左右。

最后,看下中国:

2022年8月,央行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预计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因此,根据历史经验,及各国国情不同;温和通胀的标准一般认为是2.0%~3.0%左右。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7)

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中国通胀是否会稳定在2%~3%区间弹性波动?

从“向上突破3%”和“向下跌破2%”两个方向进行分析。

首先,看会不会长时间向上突破3%?

看一组具体数据,

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6.3%,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1.73个百分点。

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16.0%,影响CPI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6.0%,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

鲜果价格上涨17.8%,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

鲜菜价格上涨12.1%,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

蛋类价格上涨7.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

粮食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水产品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4.5%、1.6%和1.4%,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2%和0.7%,衣着、居住价格分别上涨0.5%和0.3%。

结论是,猪肉价格上涨36.0%,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对本次CPI上涨影响最大;其它的因子对通胀有影响,但是都没有猪肉影响大。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8)

数据来源:wind

因此,抓住主要矛盾,着重分析猪肉价格,对理解通胀的波动有事半功倍效果。

对于猪肉价格,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简述:

1.国内方面:猪肉消费在传统节假日前后,需求往往会有季节性回升;加之,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看涨预期下供应有所收紧,猪肉价格出现上涨。

对此,国家已有成熟调控经验,年内已经组织4批中央储备猪肉投放,近期也即将进行第5批中央猪肉储备投放。

并且,发改委专家建议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决策,把握好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惜售,不盲目开展二次育肥,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这场面,很熟悉!上市公司中有一家养殖企业在猪价高位时,没有把握好出栏节奏,随后,猪价下跌时,因为大额亏损,对代养户进行断料,导致养殖场出现“猪吃猪”的惨象。

国家出手调控猪肉价格后,猪肉价格在9月中下旬涨势有所趋缓,全月平均上涨5.4%.

2.国外方面:国外通胀居高不下,大豆、玉米价格高位;同时,美国猪肉价格也攀升至历史高位区间。

美国部分地区猪肉价格高达100美分/磅以上,按照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1美元=7.2人民币,进口关税为12%计算,折合人民币17.77元/公斤。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9)

数据来源:wind

另外,疫情后,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测增加了核酸、消杀等环节,通关时间比疫情前要长。加之,海运费仍然高企,成本居高不下,进口猪肉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对此,国家也有经验,完全可以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猪肉进口税率,有利于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猪肉供应、稳定猪价。

因此,我们认为猪肉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涨,国内通胀难以进入持续过热状态。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10)

再看,会不会长时间向下跌破2%?

美国的股市,中国的房市。

美国有没有风险,就看股市有没有大的风险;

中国有没有风险,就着重看房地产有没有大的风险。

今年3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9月,央行年内三次调低5年期LPR之后,7年来首次下调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

10月,财政部发文:严禁举债储备土地,不得以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中国房地产积累的风险得到有效释放,说明房地产剩下风险也正在逐步有序地化解。

此外,房地产之外的风险也在防范和化解之中:

比如,曾经的世界500强企业,渤海钢铁债务重组;

比如,曾经的世界500强企业,海航集团破产重整;

比如,曾经的“明天系”金融机构,包商银行被央行果断接管。

一路走来,中国经济始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断“拆弹排雷”;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中国经济弱复苏的韧性越来越强,弱复苏的基础也越来越夯实。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的通胀难以持续向下跌破2%。

年通胀与月通胀(别再说通胀数据差)(11)

总结一下:

稳住了猪价,也就控制经济了向上的过热;稳住了房价,也就托住了经济向下的过冷。

换句话说,我们保就业,促销费,拉需求等就有了政策的空间。

现在,我们的情况是什么?

猪价稳,房价稳;

中国连续6个月CPI处于2.0%~3.0%区间;

我们处于温和通胀区间,经济弱复苏显现。

现阶段,中国进入通缩言论可以休矣!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