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东方在一天突然倒闭,新东方不允许欠学生和家长一块钱”这句话是俞敏洪说的,因为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影响,曾经的教培龙头也轰然倒塌。摇身一变成为“东方甄选”,转型后的新东方热点也是居高不下,当所有人都不看好新东方直播带货时,东方甄选又用实力打脸众多质疑者。三天涨粉百万,单日销量破千万。有人为知识付费,有人为“治愈”买单。曾经教书育人的老师为何现身直播间带货?东方甄选为何能成功逆袭一战成名?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

农村小伙打造的商业帝国 引领教培行业发展的龙头

大家在提到教培行业时,最先想到的就是龙头老大“新东方”了。作为新东方创始人的俞敏洪也是该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更是被称之为“教培教父”。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2)

俞敏洪

这个出生在江苏江阴市的一个小村庄的农村小伙,从小梦想着走出村庄。在60年代,走出村庄的唯一途径就是参加高考,走进大学。仅有初中学历的俞敏洪参加了两次高考,因为他英语分数过低,连续两次都落榜。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偶然得知县里办了高考英语补习班,他托关系才挤进那个补习班,最终在第三次高考金榜题名,俞敏洪以总分全班第一考进了北京大学。在大学的俞敏洪衣着朴素,有的还打着补丁,是班上唯一一个农村来的孩子,显得与班级里的同学格格不入。大三因为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一年,这也使他大学读了五年才毕业。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3)

毕业后的俞敏洪留校教学,平平淡淡的生活过了两年,那时候中国兴起一阵留学热潮,俞敏洪的同学也纷纷出国深造,俞敏洪也心有所动。但是好几次出国申请都以失败告终,所有努力也都石沉大海,身上所有积蓄也都挥霍一空。这让生活本就不富裕的俞敏洪雪上加霜,为了补贴家用,俞敏洪开始在校外开办英语补习班,但这一行为触犯了校规,北大给予了严重的处分,并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北大三角地玻璃橱窗都贴上了俞敏洪的照片及通告。这让俞敏洪心理压力倍增,最终选择辞职,生活和事业都坠入低谷,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触底反弹,凭借着对出国考试及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在中关村的第二小学租了一间小平房当培训班的场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通过不断的努力,培训班的名气越来越大,俞敏洪有了更大的目标。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4)

1993年北京新东方学校成立,开始招生,领着浆糊桶在北京大街小巷张贴托福培训的广告,而在招生期间,出去张贴广告的人被捅了三四刀,这也让俞敏洪意识到拥有可靠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但当时的俞敏洪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交往经验及关系,可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不然最基本的安全都保障不了,无奈之下,俞敏洪只能去警察局门口守着,截住下班的警察,硬拉着请人家吃饭,但俞敏洪不善交际,只得拼命喝酒,结果还菜还没上齐,人就喝晕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仅是短短两年时间,新东方的学生就发展到了一万五千多人,学校规模也越做越大,2001年新东方学校改为新东方教育集团,并且在多个地方设立了新东方学校,2004年,新东方招生直接突破了75万人,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同时新东方也是教育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2020年新东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培机构,在全国拥有25所学校,111个学习中心,13个书店,大约有1700名教师,累计有300万学生参与新东方的培训班。还曾有人估算过,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是出自新东方,稳居教培龙头的位置。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5)

新东方成立已有28年历史,它的出现打开了教育行业的新时代,也成就了千千万万学子的梦想,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龙头老大,最后却不得不选择退出教育行业的历史舞台。

新东方体面退场 俞敏洪慷慨捐赠

近日俞敏洪在社交媒体发表动态称: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吧崭新的课桌椅捐献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引领了教培行业一个时代的新东方最终跌落神坛。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6)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新东方成立至今的20余年里,面临过不止一次的危机。

2003年,非典席卷全球,许多行业都在这一时期经济萎靡不振遭到重创,当然新东方也不例外,那个时候新东方教育集团刚刚成立不久,正是俞敏洪要完成老师到企业家转变,要将众多兄弟变成一个合格的管理团队的关键时刻。这样的转变对于一个草根出生且没有任何管理经营经验的农村小伙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这时非典爆发,对于刚成立的新东方来说,可谓是内忧外患。

2003年4月,处于旋涡中心的北京,被教委要求全面停课,新东方教培机构也不得不选择关门。危机关头,新东方仍是尽可能的保证学生与员工的利益,坚持缴纳报名费但未开课的培训班全额退款,持仙游听课证的学生可在两年内到新东方学习。据说当时退款的家长和学生,排成长队,熙熙攘攘的人群,非常壮观。但那时的新东方账上的现金都用来采买教学工具、资料、设备等,账目上的金额根本不够退还众多家长。还是俞敏洪东拼西凑,凑齐2700万元,负债累累。不过这一决策也保住了新东方的未来,保住了新东方的名声。非典退去,学生们又缴费回来上课,新东方也开始回血,但那一时期,北京大多数教培机构因为没有扛过非典的经济危机,纷纷倒闭。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7)

学而思

学而思是在非典那一年成立的,其创始人也是俞敏洪的师弟张邦鑫,在非典停课时期,张邦鑫建立了“奥数网”,这让学而思在那时候笼络了不少学生资源。非典过后,学而思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唯一一家能与新东方抗衡的教培机构,火药味十足。随着教培行业的快速发展,学而思也曾一度超越新东方。对于学而思的成立及壮大,新东方也是危机感暴增,新东方在线上教学方面势弱于学而思,这也是学而思能够与新东方竞争的关键点。新东方立即所以课程讲价促销,对学而思搞起了低价攻势,虽然这暂时解除了学生资源流失的危机,但低价的方式也没有让新东方占到什么经济上的优势。后来新东方无奈之下,停掉了泡泡少儿和优能中学等旗下项目,还创办了全科的教学内容,将教学资源整合优化,这才扛住了学而思的攻势,在经济营收方面也更加稳定了。

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北京市暂停了所有线下教育的培训,加强对教培机构的整顿,新东方、学而思等教培机构股价一度下跌,市值蒸发数百亿。虽然已经开学,但因为政策原因,教培机构复课一事更被无限延期。加上双减政策的正式出台,许多教培机构都被迫退场,新东方进行业务调整,K9、K12业务全面关停,面临转型危机,这一年对于俞敏洪可以说是最悲惨的一年,企业市值蒸发,公司不得不裁员4万余人。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8)

最终商业界清流俞敏洪带着新东方体面谢幕,将新东方退租的1500个教学点留存的大量桌椅,全部捐赠给乡村学校。据统计,这些高价的课桌椅市场价约5000万左右,加上运费支出将近一亿元。对于危机中的新东方来说,这笔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将这些桌椅变卖,完全可以让新东方回一部分血。但俞敏洪却坚持说:课桌椅就应该放在教室。并且承诺无条件的给所有学生家长退款,员工该结清的工资一分都不能拖欠,房屋租赁的违约金一分都不能少。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9)

早在2003年非典之后,俞敏洪就汲取了教训,给新东方的定了一个规矩,假如新东方在有一天突然倒闭了,账上的钱必须能做到两件事,第一,所有学生的费用可以退完,第二,所有老师和员工的工资可以发完。所以新东方账上储备了很多现金,并且这笔钱是不允许动的。作为一个企业家,在公司危机时刻,他并没有选择卷款跑路,俞敏洪做到了他当初的承诺,新东方不欠任何人一分钱。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0)

教培时代的结束,俞敏洪以他自己的方式带领着新东方体面退场,当大家觉得新东方的时代就此落幕的时候,俞敏洪又携着新东方的员工华丽转身,转型归来。

教培时代的结束 新东方成功转型

近日新东方转型这一话题涌上热搜,靠着双语带货成功走红的董宇辉席卷全网。现在新东方的直播带货堪称直播界的天花板,没有看过董老师直播,没在董老师直播间学过几句英文的,都称不上是5G冲浪达人了。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1)

新东方旗下直播带货平台东方甄选直播间人气突破10万,近七天粉丝暴涨157万,其中直播间涨粉数量高达121万,单日销量破千万, 新东方股价大涨。在“双减”政策下被迫退场的新东方,在俞敏洪的带领下成功转型直播电商,让新东方再一次在困境中崛起。

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时,起初是不被理解更不被看好的,毕竟隔行如隔山,纷纷质疑,一群教书的老师,能卖好货吗?首场直播500万的惨淡业绩,没有俞敏洪在场时,直播间也仅有凄惨的几十万业绩,这一现象让总多网友对于新东方转行直播带货一事嗤之以鼻,更是有网友笑称“真以为自己是罗永浩”。可正是这个不被大家看好的转型,靠着“双语直播带货”一举冲上热搜,半年努力的成果,终于迎来的胜利的曙光,打脸无数嘲讽新东方的人。随之爆火的还有自嘲“脸长得像兵马俑”的老师董宇辉,很多人说是董宇辉成就了如今的东方甄选,是他救活了新东方。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2)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没有俞敏洪大胆的史无前例的跨行转型,也就没有现在大家看到的东方甄选。俞敏洪从新东方各个分区招揽人才,最终选中董宇辉等精英中的精英。俞敏洪带领着这些年轻人从一个在课堂上的老师到东方甄选农产品直播带货的主播,完成了公司转型下员工的关键转型。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3)

作为东方甄选的头牌,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了能有更多人看直播,这些老师可谓是直播界内卷天花板,在直播间不是现场教英语,就是狂飙各国语言,诗词名句、历史文化更是信手拈来。在别的直播间还在声嘶力竭的喊着口号、话术,用拙劣的演技走着剧本卖货,搞着套路,东方甄选的“敲黑板”“科普知识”“双语带货”成为了直播带货中的一股清流,也更能吸引网友们的观看。东方甄选的直播间说的最多的永远是“先学完知识,再卖货”,还有人调侃,看东方甄选的直播不仅要学习,还要为知识付费。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4)

在其他人只重视销售量时,东方甄选做到了不亲测不上架,俞敏洪带领员工亲自飞往产品产地进行质检和考察。甚至网上还有东方甄选的老师们在山路上被几只黑猪追着跑的视频流出,这是他们考察产地货源的真实情景,质检过关、没有剧本、不作假的供货渠道,也让东方甄选的退货率远远低于同行直播间。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5)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宇宙尽头是直播的大趋势的引领下,也有很多企业老板涌入直播间,但他们消费的都是品牌的声誉及用户的情怀,而俞敏洪的东方甄选更注重的是服务和产品的质量,这也是新东方能够再次崛起的关键。

新东方在转型的时候,选择做农业产品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那些农民,为农民工提供一个销售平台,俞敏洪在自身都难保的形势下仍旧保持着一颗善良真诚的赤诚之心,为底层人民的生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新东方没了教培行业何去何从(教培龙头20余年的兴衰)(16)

不管是曾经教培龙头的新东方,还是现在直播带货的东方甄选,俞敏洪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论是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认输,困境中才能激发潜能,人生不过是从头再来,而我们最不缺的就是重新来过的勇气。所以大家认为这一次,俞敏洪能都带着新东方重新崛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