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纸质版报纸去哪里订(72岁老订户坚持订报15年)(1)

老订户回访

一同走过二十余载

记录我们的故事

“报纸是有温度的,承载了社会冷暖。”坚持订报15年的邓雷仓认为,选择书籍、报刊,不应买贵的,而是应该买对的、适合自己的。

看报纸被子女说“落后”

但依旧热爱媒体、偏爱报刊

72岁的邓雷仓出生于陕西蒲城,退休前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工作。受工作的影响和出于自身爱好,邓雷仓平日喜欢收集各类报刊资料,每出一份新的刊物,他都会去购买阅读。大约1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邓雷仓听说了《华商报》,从此便与《华商报》结下不解之缘。

2008年,邓雷仓的孙女还不满一岁时,华商报举办了少儿相关活动,当时他的孙女非常喜欢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咿呀学语中表达出对这部动画片的喜爱,之后孙女的照片和话语都登上了《华商报》。

“孙女能上报纸,当时我们家人都感到非常荣幸,还保留了好几份当天的报纸,可惜后来搬家都弄丢了。”邓雷仓说,从那时起他就对《华商报》有了不一样的感情,而且坚持订报到现在。“网络快速发展后,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刊业冲击非常大,我出于职业习惯一直对报刊有所偏爱,所以一直还在坚持看报,尽管子女有时会说我落后,让我用手机看新闻,但我和老伴还是对报纸十分痴情,老伴非常支持我订报,她自己也想通过报纸了解我的工作内容,想更理解我。”

在华商报改版25周年之际,9月22日上午,华商报记者跟随黄马甲曲江站工作人员来到邓雷仓的家中并送去慰问品。

邓雷仓拿着当天的《华商报》说,相比于报纸上第一版、第二版的内容,“我更喜欢看后面几版的本地新闻、热点新闻、追踪类新闻,反映了社会民生,我坐出租车的时候跟很多司机聊天,发现他们也很喜欢看华商报上的这类民生新闻。”

新闻报道突出“民心”

聚焦底层群众为民发声

已经退休的邓雷仓热爱媒体行业,退休后的他,依旧兼职多家报刊、杂志社的特约记者、特聘高级顾问,截至目前,他已在全国50多家报刊上发表500多篇文章,也为多本书籍撰写书评。

邓雷仓说,目前他坚持订阅的报刊有三种,《华商报》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华商报》始终坚持平民导向、反映民心、为底层群体发声。“这三年疫情反反复复,一线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大部分媒体在关注疫情政策的时候,《华商报》用大篇幅去报道防疫人员的日常工作、百姓生活的困难,还会通过新闻报道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反映社会冷暖,让报道有温度。”

在网络自媒体异军突起的时代,邓雷仓认为,《华商报》依然坚持自身优势、长处,新闻报道突出“民心”,将聚焦点放在底层群体。

邓雷仓说,“相比之前的新闻,现在很多新闻都缺少后续追踪,比如各类跑路新闻,大家都很想知道最终的处理结果到底是什么。媒体虽然有时候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但需要为民发声,在追踪报道中体现媒体责任,尽管最终不一定都会有满意的结果,但至少能让群众看到媒体始终在关注民生、为民发声,体现媒体的态度。”

纸质的东西都是有情感的

希望能将之保留并传承下来

邓雷仓表示,作为媒体人,不希望看到报刊行业的未来之路跌跌撞撞,他希望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进步。

除了突出“民心”,邓雷仓还提到了社会热点问题、时政话题的报道角度和方向,在老年化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下,再加上报纸的受众群体以中老年居多,报刊行业应抓好受众群体,预测热点话题、敢为人先。“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养老问题,大部分媒体都在宣传老年人应该如何养生、保健,但我认为养老问题中更重要的是老年人的自身心态问题。我每次参加同学会时都会对老同学说,要永远保持‘年轻态、青春品’,要有年轻的态度、青春的品质,不管是老年人还是报刊,都该有这样的心态。”

不管传统报刊还是以流量为王的新媒体,都离不开好的内容。邓雷仓说,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如果读者看到一篇适合自己的文章或者能激发阅读兴趣的内容,就会特别关注刊发这篇文章的载体,产生购买、订阅的欲望。“我认为阅读书籍、报刊不应该买贵的,而是要买对的,适合自己的。”

邓雷仓说,他喜欢报刊除了内心的一份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爱好。“我觉得纸质的东西都是有情感的,不管是我写文章、写书,还是订阅报刊,都是希望能将这份感情、这些珍贵的资料保留下来,传承给后辈。” 华商报记者 田睿 黄利健 实习生 陈泽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