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其开发与共和国早期大规模的石油开发有很大的关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颂”社会实践团队以“讲好黄河故事,寻访国家记忆”为主题,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实地调研等方法,以口述寻访、宣讲教育、文创设计为主要活动形式,开创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早在1月3日,团队成员就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教授进行了交流,老师给出的专业性指导意见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方向引领。

1月7日下午三点,启动仪式召开。团队成员们就老师的指导意见,再结合相关资料收集状况,明确任务分工,制定工作安排,为后期实地调研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

东营油田规划图(探索油田背后的历史记忆)(1)

成员合影

1月9日,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正式开始。团队成员们通过胜利油田的两口“功勋井”间解油田开发的故事,在东营市地方史志研究院与真实史料亲密接触,在社区内实地采访,倾听老工人们过去的故事,在三老四严展厅内体悟油田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纪实的文字、庞大的实地油井、老一辈人忆往昔时眼中闪动的泪光,无一不记录着往日峥嵘岁月。

成员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旧中国留下的“贫油国”的帽子和美国的石油封锁极大地阻碍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面对国内石油产品不能自给自足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决策小组决定将石油勘探布局向东部转移,而位于华八井便是华北平原油区的发现井。其实,在华八井以前,勘探队员已经先后在河南、山东等地开凿了七口探井,却始终没有好的油气显示。1960年,勘探队转战东营,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石油工人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甚至上工前都要“勒紧裤腰带”以减轻饥饿感。但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老一辈石油人急国家之所急,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华八井的勘探和开钻之中:没有水井,他们主动放弃回家过年,过革命化的春节;粮食不够,他们挖野菜、喝雨水,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当逃兵。在参观时采访到的“油二代”阿姨表示,早期石油工人的生活条件苦、工作难度大,但他们始终怀揣着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投身中国的石油事业。终于,华八井喷涌出了华北平原30多万平方千米地下的第一股工业油流,仿佛华北平原的一声春雷,一举粉碎了“中国华北无油论”,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宣告了渤海湾油区的诞生。1964年,在华八井取得重大突破之后,石油工人发现了我国第一口原油日产过千吨的油井——坨11井,“胜利油田”也正是因坨11井位于东营市胜利村而得名。

东营油田规划图(探索油田背后的历史记忆)(2)

成员们在参观两口“功勋井”

东营油田规划图(探索油田背后的历史记忆)(3)

成员们向胜利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为英提问

东营油田规划图(探索油田背后的历史记忆)(4)

成员在翻阅相关史实资料

历时四天的调研结束了,忙碌但收获颇丰。本次实践活动以“讲好黄河故事,寻访国家记忆”为主题,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学习、实地调研等方法,以口述寻访、宣讲教育、文创设计为主要活动形式,探寻老油田人在胜利油田建设60周年中的生命体验和集体记忆,开展黄河文化普及、鉴赏、展示活动,围绕黄河文化主题进行文艺创作与文创制作,以期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实现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的双向互动与共同融合,推动黄河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