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列宁用“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个概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总结了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即党性、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对于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的党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意识形态理论与工作方法;要坚持意识形态的斗争性,精神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性,运用正确的意识形态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命题、关键课题和难点问题,不断创新意识形态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方法,全面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夯实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和21世纪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充满艰巨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只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才能透过迷雾抓住关键,守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列宁从理论角度提出了“科学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核心概念,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并在当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新时代我们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列宁科学阐述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与时代背景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原则,即理论必须同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列宁对意识形态本质做出了科学阐述,其理论背景在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时代背景则是俄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时代特征。这两个背景并非恒定、静止的,而是表现出显著的变化与发展特征,这正是推动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所在。
从理论背景来看,普列汉诺夫对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两个概念的解耦,是列宁深入发掘和运用意识形态的功能性与建设性的重要促进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学说对于意识形态是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本人更是将资本主义的虚假的意识形态与科学相对立,并予以严厉批判。集中体现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列宁生前并未得以出版,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思想,更多是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影响。普列汉诺夫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他不再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专有产物,而认为它是构成一般社会结构的五个因素之一。马克思所批判的实质是“虚假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其虚伪性来自资本主义而不是意识形态本身。列宁基于上述语境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他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思想内核与意识形态中性论的语境相结合,从科学性的角度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从阶级革命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从科学性与革命性两个角度论证了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作用的必要性;他对意识形态建设性和功能性的发掘,则论证了运用意识形态来推动革命与建设的可行性。
从时代背景来看,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与俄国革命的进程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一般说来,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经历了建立期、成熟期和完善期。其中,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对民粹主义的批判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建立的标志。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一般意义上俄国革命的准备时期,首要问题就是用什么思想指导革命。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之中,民粹主义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但其主张却愈发向着极端且盲目的方向发展。对于列宁个人来说,他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并完成了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他从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现状入手对民粹主义进行了评判,从而论证了俄国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而不仅仅是进步人士反对沙皇专制政府的斗争。革命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领导权和指导思想的问题。在此期间,列宁尚未具体阐发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但明确把握了“阶级斗争”和“革命领导权”两个核心的问题,这也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根本和根源所在。列宁关于意识形态的党性和革命性的观点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初步成型。
在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成熟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个概念。此时,无产阶级政党已经成为俄国革命的主要领导力量,而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唯心主义和修正主义仍是阻碍俄国革命进程的重要问题。以马赫主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思潮、以伯恩施坦主义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对俄国革命进行干扰。列宁在批判马赫主义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在批判伯恩施坦主义的《怎么办?》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了意识形态的革命性。这在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列宁继承并且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核心,牢牢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关于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内核。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完善,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以反思“战时共产主义”制度、推行新经济政策为完善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列宁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也根据具体的革命形势而调整。在与唯心主义、修正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列宁以大量批判性的文章对这些错误思想进行了驳斥。如此一来,保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掌握传媒渠道就成了重要的实践问题,因此列宁非常重视报刊工作。然而报刊发行受到沙俄政府的严密管制,无产阶级报刊受到书报检查制度的严重打压。如《真理报》就在其发行的两年内被迫更名八次之多,并最终被彻底关停。为此,列宁在多个场合提及主办党的机关报的主张,积极组织群众运动来争取出版自由。沙俄政府最终在1905年被迫取消了对报刊的出版前审查,这是十月革命之前俄国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国内建设时期,由于社会矛盾和国内外形势的转变,列宁认为意识形态的主要使命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列宁强调通过说服、教育、利益整合等方式来动员和组织群众。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根据具体的时代和社会环境进行了调整与完善,使之符合俄国革命与建设的需要。
二、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阐述与实践应用
列宁虽然没有发表集中阐述其意识形态理论的著作,但在其大量著作中对意识形态的主体、斗争对象和实践目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以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以一切资产阶级和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为斗争对象,其实践目的是运用意识形态来推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党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前提
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主体,兼具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完全等同的。“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做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1党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一旦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相脱离,那也就必然脱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强调其“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全体劳动群众”的革命领导地位,并坚持“不这样便不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2。列宁提出,任何试图消弭、淡化意识形态主体阶级性的思想,其本质就是宣扬放弃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进而放弃阶级斗争和革命道路,其结果只能是葬送革命前途。“只要人们还没有学会透过任何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诺言,揭示出这些或那些阶级的利益,那他们始终是而且会永远是政治上受人欺骗和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牺牲品。”1他进一步指出,革命的领导权绝不是所谓“微不足道的误会”,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成为革命的领导者,并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无产阶级的自发斗争如果没有坚强的革命家组织的领导,就不能成为无产阶级的真正的‘阶级斗争’。”3这是列宁对党性原则的特征进行的最好概括。意识形态的党性不仅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更要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这也是列宁主义在实践上极为鲜明的特征之一。这种组织性不但体现在列宁要求“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4,也体现在列宁长期致力于建设一个先锋队性质的革命家的政党,而非伯恩施坦所主张的那种全民性质的政党。无产阶级先锋队立足于群众,并通过高度有效的组织把无产阶级整合成革新历史与现实的力量。“它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这个组织把千百万劳动者团结成一支工人阶级的大军。”5
先锋队政党的组织性又是以党的先进性为前提保证的。回顾列宁革命生涯早期理论批判的对象,可以发现主张建立全民政党的经济派,与之前的俄国民粹派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对于“群众自发”的观点的非理性的信奉。民粹派相信精英史观,但在政治叙事上却以民意、人民为合法性的来源。这使得他们在打着“民意”的旗号宣扬政见的同时,也被“民意”所绑架,不断向着更极端的方向加速滑落。而经济派同样把群众的自发主张看做最先进的,于是自满于松散无组织的斗争活动,却使革命陷入危险的境地。这两种迥然相异的政治派别所具有的相近的群众观,也正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对这些以马克思主义为时髦的政治派别施加的影响。这使得经济派与民粹派的活动纲领都无法建立一个具有先锋队的政党来组织群众。无产阶级的政党既然要在组织上领导群众,首先就必须要在思想上领导群众,在意识形态上凝聚群众,而不能仅仅迷信于群众的自发性或者单纯地把人民群众当作是某种政治宣传的元素。只有在思想上能够领导群众,才能有效地组织群众,并抵御错误思潮假借着民意的侵袭。
意识形态的党性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对俄国革命的思想领导,确保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组织性与高度先进性,进而确保了意识形态的主体与革命领导力量的一致,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中发挥革新现实作用的基本前提。
(二)科学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批判中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他指出:“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可是,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6这就明确了科学的意识形态与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思想的根本不同。科学的意识形态必须具有辩证的、发展的科学性,必须能够随着历史条件的演变而与时俱进地保持与客观真理的一致。一种意识形态要广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能正确地指导实践,离不开其科学性。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封建主义或者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取代旧的意识形态而一度盛行,也是因为其符合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发展规律。而他们最终的衰弱和消亡,也归因于他们不再符合新的历史时期内的社会发展规律。
列宁认识到,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发展是保持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必要前提。他认为,唯物主义如果失去了自然科学,就失去了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而科学如果脱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则无法正确地解释新的科学发现,从而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走向反动的歧途。马赫主义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盛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量子物理和相对论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发现带来了新的科学疑难,使马赫主义得以借机披上“新科学”的外衣对唯心主义进行大肆宣扬。列宁从自然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批判了马赫主义,他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就“物质的消失”等科学前沿问题对马赫主义的具体观点进行了驳斥,并从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马赫主义在哲学上的错误根源。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是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的根源所在,而不仅仅是某些具体观点上与科学的结论取得一致。例如,列宁与马赫主义者就物质的消失问题上的论战,是建立在“以太”假说的基础上的。这一假说在当时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却在后来遭到了证伪: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思想体系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现实案例。但唯物主义认识论则具有方法论的性质,是对具体的科学观点、科学方法的抽象,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列宁后来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扬弃,既吸收了其辩证法思想的精华,也对其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这种改造正是立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与马克思对虚假意识进行的批判不同的是,列宁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消解了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并尝试将意识形态的功能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意识形态是否具有科学性也就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如果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失去科学性,那首先它就是失去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必定会沦落为马克思所批评的那种虚伪且上下颠倒的意识,也必定无法正确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性,无法把无产阶级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在正确的方向上。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其他性质,无论是革命性、实践性还是党性,都必须要与科学性辩证地结合,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而党性、革命性、实践性,就是科学性分别在意识形态的不同方面上的具体表现。
(三)革命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之源
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的必然性。列宁对鼓吹所谓“超阶级”的“中立客观”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认为其本质上是一种粉饰阶级斗争的诡辩。他强调“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3,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是尖锐、直接且不可调和的,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缓冲和中间地带。意识形态的斗争也是绝对必要且不能有任何松懈的。当时报刊媒体是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和宣传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直接战场。为了使无产阶级报刊在沙俄政府的管制之下正常运作,列宁重视借助工人活动的力量来争取报刊自由。“任何一种这样的报纸如果不从工人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吸取生命力,他是抗拒不了俄国警察的迫害的。”7对报刊自由的争取为列宁的批判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
批判是列宁开展理论斗争最有力的武器,它在打击错误意识形态和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两方面做出了贡献。在革命时期,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等以粉饰资本主义为本质的思潮不断试图消弭革命队伍的斗志。从新康德主义到经济主义,从伯恩施坦到考茨基,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借着形形色色的伪装不断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进行攻击。列宁以批判为武器来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革命性进行捍卫。他在《非批判的批判》等著述中批判了消除主义等标榜客观与超越阶级的观点,指出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对阶级斗争的否定;在《怎么办?》等著述中强调政治斗争与暴力革命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国家与革命》《第二国际的破产》等论著中批判了修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并强调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走向末路的帝国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这些批判不仅是理论上的斗争,更为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在资本主义从历史中出现的那一刻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对立便在同一时间被确立了下来。无产阶级革命并非仅仅是一部分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导致的,而是历史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时期的必然产物,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过程的具体表现和具体过程。即革命并非是被革命家或政治家所“制造”出来的,而是在社会矛盾的作用下得以“发生”的。因而,说革命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力量之源,实际上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在历史客观规律的作用下不断地产生推动变革社会现实的力量。这种矛盾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壮大起到了决定作用。资本主义的矛盾呼唤具有革命性的意识形态,而革命性的意识形态又呼唤具体的革命实践。进而,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的节节胜利又不断提升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使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的信念深入人心。
(四)实践性是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旨归
科学意识形态是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的。然而历史局限与历史现实是一体两面的,对历史局限的超越也就意味着对历史现实的脱离。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只能存在于意识之中而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否则其革命性也就无从谈起。进一步说,如果一个观念只有现实的形式,而没有在实践中被使用、其功能没有在实践中得以运行,那么这种观念也并不是完整的。如同马克思所说:“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8那么,既然要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功能,就必须要在具体的历史现象被抽象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以后,再将意识形态与具体的历史现实重新结合,将科学的意识转化为科学的实践。
早在革命时期,列宁就重视发挥意识形态对社会各阶层的动员功能。在《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中,他阐述了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再到无产阶级的发展路径。为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作用,他在《怎么办?》中主张用“灌输”的方法来武装工人阶级头脑,完成由工联意识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化。为了使工人阶级以正确的组织形式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列宁主张通过报刊代办员制度来联系地方工人组织,这种做法也显著改善了当时工人运动在经济主义影响下分散而缺乏领导的危险状况。他在流放期间为批判经济主义而作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最终在普列汉诺夫及其他贵族和平民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发表,并广泛传播,这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俄国的贵族、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等各个阶级之中开始拥有重大影响力的表现之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目的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发生了转移。“我们的革命所以远远超过其他一切革命,归根到底是因为它通过苏维埃政权发动了那些以前不关心国家建设的千百万人来积极参加这一建设。”9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报刊杂志在动员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详细介绍模范公社的成绩,研究它们取得成绩的原因和它们经营的方法;另一方面,把那些顽固地保持‘资本主义传统’,即无政府状态、好逸恶劳、无秩序、投机活动的公社登上‘黑榜’。”10列宁多次指出要通过报刊杂志来发挥意识形态的组织和宣传能力,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他还高度重视教育和学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他要求整个教育事业,都必须贯彻无产阶级斗争的精神,“即为推翻资产阶级,消灭阶级,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的精神”11。在《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中,还对学术斗争的任务和方略进行了专门论述。除了自上而下的灌输、教育以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基础,列宁还特别指出:“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12
三、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阐述的当代启示
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科学阐述及其实践运用,为俄国夺取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凝聚力功能,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使命。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科学阐述,对于创新发展意识形态理论、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方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首先,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的党性和科学性,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与方法。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3。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特征与群众路线的统一是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根本原则。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4。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从科学性的视角,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网络心理特点、网络舆论传播及其引导规律、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力等进行深入研究,还应为意识形态工作策略、方法提供科学指导。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网络议题、思想舆论呈现出“多中心”的特点,个人和团体有机会成为部分人群的“局部话语领袖”,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话语份额。意识形态工作要重视这类“局部话语领袖”的网络影响力:一方面应当加强对“局部话语领袖”的思想引导,使他们发挥正面影响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意识形态)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15。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可以积极配置各级党政工团、各类人民团体网络话语平台,推动媒体融合,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其次,坚持意识形态的斗争性品格,精神文化建设要牢固树立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彰显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时代特征。精神文化产品具有承载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影视、音乐、体育等为代表的西方精神文化产品,以其成熟的生产制作传播手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同时也利用同质化的文娱内容来掩饰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解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斗争意识。一旦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失去群众基础,必将为滋生虚无主义、消除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提供土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化创作导向,以更优质的、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宣扬主流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来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一方面,要扶持真正从精神到内容都优秀的文化产品,“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16。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错误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引导人民群众准确辨别和自发揭露错误意识形态。这需要对部分外来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中虚伪、错误的部分进行揭露和批判,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斗争交锋中,提升人民群众的意识形态自信。
最后,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不断提升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目标在于凝聚民心,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让人民群众正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意识形态工作,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求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过去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价值的理解多侧重于在斗争视域下,对意识形态的建设性功能认识不够充分,在话语体系、传播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抽象、刻板、严肃的传统印记,这使得意识形态工作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方面还存在差距。可以借鉴列宁在报刊工作上的经验,在宣传上把抽象的“意识形态工作”具象化为相关的具体事务、方针与政策。当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这些具体事务、方针和政策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在社会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就能更深入理解和拥护意识形态工作,在精神需求方面就有更多的获得感。对意识形态实践性的发挥要以有策略的、易于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参考列宁在苏联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将利益整合、思想教育、组织动员三者结合,使人民群众自发地团结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注释:
1【1】【3】《列宁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第48页。
2【2】《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5页。
3【4】【8】《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28页、第38页。
4【5】《列宁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93页。
5【6】《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5页。
6【7】《列宁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37页。
7【9】《列宁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54页。
8【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9【11】《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42页。
10【12】《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72页。
11【13】《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74页。
12【14】《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7页。
13【15】《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154页。
14【16】《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1页。
15【17】《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97页。
16【18】《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5页。
(作者:阮一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谢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来源:学习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