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驱者,中华民族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一位在近代中国与世界具有标志性意义和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在海峡两岸中国人、全球华人华侨以至世界各国各界人士中,享有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

孙中山为什么获得那么大的声望(孙中山的崇高威望和国际影响)(1)

孙中山

然而,现在有些人,却在千方百计歪曲历史事实,贬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否定其历史地位,抹黑其人格形象,抹杀其国际影响。更有甚者,“”势力还企图通过鼓吹“去孙中山化”,作为其推行“去中国化”实现“”阴谋的一种手段。

本文试图通过列举孙中山生前与逝世后,国内外人士与舆论对孙中山评价和怀念的几则具体史料与史实,来说明孙中山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和在国际上的深远影响。

北大的民意调查

孙中山为什么获得那么大的声望(孙中山的崇高威望和国际影响)(2)

孙中山

有人说孙中山的影响,生前主要是在南方和海外华侨之中,而在北方和青年中,其实威望并不高。这绝非事实!我在研究北京大学校史资料时,曾发现一条饶有趣味的史料,足以驳斥这种说法,证明孙中山生前就已经深受包括北京大学学生在内的北方青年与民众的敬仰和爱戴。

在1924年3月5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布了一个有趣的民意调查结果。这是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习会在北大25周年校庆纪念日对北大学生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该调查问卷的第六道题是:“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的大人物是哪几位?”尽管关于国内大人物的答案涉及古今、五花八门,获得提名的人数不少。但是最后统计票数结果显示,孙中山先生则是众望所归,他以473票的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其次才是新文化运动领袖、曾任北大文科学长的陈独秀173票,北大老校长蔡元培获153票。而其他人物都不满50票,如曾经不可一世的独裁者袁世凯只有5票,前大总统黎元洪仅得1票。从这份民意调查结果统计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在当时北京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和受到敬仰和爱戴的程度,以及与当时其他人物的比较。

台湾的追悼会

有人说孙中山当时的影响仅限于大陆,而台湾1945年前尚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孙中山1925年去世时,台湾人并没有多少反应,甚至认为孙中山与台湾其实没有什么关系。这也完全不符合事实。

孙中山为什么获得那么大的声望(孙中山的崇高威望和国际影响)(3)

孙中山

笔者最近查阅孙中山去世之年1925年,由孙中山先生国葬纪念委员会编集的《哀思录》一书。该书收录了孙中山去世后,国内外各界团体、人士的唁函、唁电、祭文、悼念活动纪事等等。其中就有台湾民众追悼孙中山的纪事报道。“孙先生讣音传来,台湾岛人无不暗暗洒泪。台湾有志社因起而召集同志于3月24日在同市文化讲座(台湾文化协会)开追悼会。是夜大雨淋漓,街道泥泞不能行,到会者仍有五千人之多。但因会场太窄,最多只容得三千人,于是不得入会场在场外敬礼叹嗟而去者,实有二千人之多。入会场者尽佩一黑布条,态度严肃,自七时(开会前半小时已满员)起到十时止,无私行退场者,可见台湾人对于先生之热诚。”

值得注意的是纪事还揭露了当时统治台湾的日本殖民当局对台湾民众悼念孙中山活动的破坏和打压。开会前一天,殖民当局就传唤追悼会主办单位干事到警察署去,勒令“将已做好之弔歌作废,不得在会场唱。又将做好的弔辞削去一百多字,又命当日会场不准演说。”

好在纪事仍报道了被日本殖民当局禁止在追悼会上念诵的由台湾有志社张我军所作的孙中山悼词全文。摘要如下:“唉!大星一坠,东亚的大地忽然暗淡无光了……消息传来,我岛人五内俱崩,如失了魂魄一样,西望中原,禁不止泪浪滔滔了……你年少弱冠便委身于救国运动和革命事业。你在40年的中间,始终用了你的不挠不屈的毅力,你的表现始终一贯的精神,来实行你千移不易的主义。那专制蛮横的满清朝廷的迫害,那无恶不作的军阀的压迫,那野心勃勃的外国帝国主义的嫉视,终不能奈何先生。你的精神、你的理想,虽未十分实现,但是你的毅力勇气,已推倒满清,建造了民国,吓坏了无耻的军阀和残酷的帝国主义,唤醒了四万万沉睡着的人们了……先生的肉体虽和我们告别了,然而先生的精神、先生的主义,是必永远留在人类的心目中。活现先生的事业,势必永远留在世界上灿烂。”这篇充满感情的悼词,表达了台湾民众对孙中山先生及其精神、思想、事业的拥护和敬仰,也证明了孙中山先生在当时台湾民众中的崇高威望。

在《哀思录》一书中,还收录了北京大学台湾学生会为悼念孙中山先生而写的挽联:“三百万台湾刚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领导? 四十年祖国未竟事业,舍我辈其谁分担?”也体现了当时的台湾同胞尤其是青年学生对孙中山先生的拥戴,以及对台湾光复、祖国统一大业的期待和责任感、使命感。

外国报刊的评价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收到吊唁孙中山先生的大量唁电、祭文、挽联,曾编为《哀思录》一书。而次年,又有伍达光选录部分中外报刊对孙中山的评论,编为《孙中山评论集》,1926年5月由国民书局出版。1927年又由三民公司编辑再版。通过这本史料,可以看到当时外国报刊舆论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证明了孙中山的巨大国际影响。

《孙中山评论集》首页就选录了美国报纸对孙中山的评价,把他列为现代五杰之一。“中山先生为现代五杰之先知先觉者。五杰者,印度之甘地、土耳其之凯末尔、俄之列宁、英之威尔逊与中国之孙中山也。”

第2页上英国报纸的评论强调孙中山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地位。“世界留心时事之人,几已无不认孙逸仙博士为近代民族自决运动史上独一无二之突出人物。”

菲律宾的《自由日报》刊文赞扬孙中山的高尚人格,指出“一般人士之于孙博士,无论为敌为友,皆必有同情之观感,即孙博士之‘忠诚淡泊’是也。中国之所谓一般领袖人物者,无不剥削备至,故皆肠肥囊满,惟孙博士则依然故我,为一‘清贫之平民’……不愧为中国人之真正伟大人物矣。”

俄国莫斯科《真理报》发表文章颂扬孙中山。“孙氏生命之伟大,在其不断前进,百折不摇,好学不倦……孙氏事业必可成功,所以孙氏在伟大人物历史中占一尊荣地位,而一切被压迫民族心中永不遗忘者也。”

日本《东京朝日新闻》也高度评价孙中山,称赞他的“革命精神,感化力甚强,氏一生全为革命牺牲。氏不仅一思想家,亦一学者,同时又为一实行家。”

朝鲜《东亚日报》刊文纪念孙中山。“先生出自寒微孤弱人家,天赋英迈之气质,受革命之大使命,为解放四万万中国民众,献其八尺之短躯,推倒三百年之帝政,树立万人平等之新政体。”

英文《京津泰晤士报》称颂“中山先生手造民国,创中国数千年末有之局,功业动天地,声名溢华夷,是非所谓虽死犹生者耶。”

英文天津《华北明星报》也认为“中国人之名震全球者,亦惟孙中山一人。在今日之中国人心中,为国民所竭诚拥戴者,除孙中山外殆无他人。”

仅从以上《孙中山评论集》选录的几则外国与外文报刊评论中,已经可以看出无论东西方、欧美或亚洲国家的报刊舆论,均承认和赞扬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历史地位。反映了孙中山巨大的国际影响和崇高的国际威望。

印尼总统的回忆

孙中山的活动和思想,曾对20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他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捍卫民主共和的艰苦斗争,及其倡导的三民主义、振兴亚洲、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等思想,曾对亚洲各国如朝鲜、越南、菲律宾、泰国、印尼、印度等国的革命者、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产生过重大深远的影响。笔者曾收集和研究过不少有关史料,这里仅举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人物彭西和苏加诺的几段回忆来加以证明。

孙中山为什么获得那么大的声望(孙中山的崇高威望和国际影响)(4)

孙中山

孙中山早在辛亥革命前流亡日本进行革命活动时,就受到亚洲各国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斗争的革命青年的敬仰和推崇。当时曾与孙中山有过交往和友谊的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彭西,1912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版了《孙逸仙——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一书,热情赞扬孙中山是一位冷静而有理想的思想家、演说家。他回忆当年在日本流亡期间,“孙中山善于把远东各国的共同问题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他成为一群来自朝鲜、中国、日本、印度、暹罗(泰国)和菲律宾的青年学生的热情鼓动者之一。”

印度尼西亚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袖、印尼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首任总统苏加诺,更是多次谈到他如何深受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1956年8月15日,苏加诺总统在印尼雅加达为欢迎宋庆龄而举行的国宴上演说,曾深情地回忆道:“我曾经把三民主义读过多少遍,它鼓舞我去斗争和热爱我的国家和人民。”他还说,自己是阅读了孙中山的著作以后,才第一次知道“亚洲是一家”这个摡念的。因此,他认为“孙中山不但是中国的领袖,也是整个亚洲的领袖。”1956年10月4日,苏加诺总统在访问中国期间到清华大学讲演,又回忆道:“在青年时代,我阅读过三民主义,我不是一次,而是两次、三次、四次,从头到尾地详细阅读三民主义。作为一个青年,我受到孙逸仙博士所提出的三民主义的鼓舞。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鼓舞了我的灵魂。”后来,他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与印尼的国情相结合,在1945年提出了五民主义“潘查希拉”,即印度尼西亚建国五原则,缔造了独立的印尼共和国。

综上所述,这些历史事实可以证明,孙中山先生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影响,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作者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作者_王晓秋

本期编辑_周冰倩

近期热点文章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