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1)

他才华横溢,创作了一曲又一曲传世之作;他命运多舛,26岁患中耳炎,50岁失聪,历经磨难,但却从未屈服。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12月16日,恰逢贝多芬诞辰纪念日。今晚,这里有诉诸之心的旋律,更有扣动心弦的故事。

△贝多芬《致爱丽丝》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2)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作者 | 罗曼·罗兰

NO.1

鲁特维克·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的篷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

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贝多芬的父亲。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3)

△贝多芬的父亲母亲

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钉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

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他当大风琴手。1787年,贝多芬失去了他挚爱的母亲。十七岁,他做了一家之主,担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4)

△贝多芬少年画像

NO.2

有人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抑郁,带着非常强烈的内地口音。但他藏在这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慈悲,唯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他写信给韦该勒(编者注:贝多芬的好友)叙述他的成功时道:“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

1796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耳朵日夜作响;贝多芬内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

在好几年中,他瞒着人家,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们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废不致被人发见;他独自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5)

△贝多芬的助听器

NO.3

除了肉体的痛苦,别的痛苦也时常折腾着他。韦该勒说,他所见过的贝多芬总是抱着异乎寻常的激情去热爱一切。这些爱似乎永远是纯洁无瑕的,在贝多芬那里,激情与欢欲之间毫无关系。他的密友兴特勒曾确言“他一生保着童贞,从未有何缺德需要忏悔”。

他这一生,不断地如飞蛾扑火般去恋爱,如醉如狂般痴爱颠倒,不断地幻想着幸福降临,但现实总是如此地残忍,幸福幻灭之后便是痛苦的长期煎熬。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6)

△年轻的贝多芬

如果想探寻贝多芬最丰满的灵感源泉,那就必须在这种时而热爱、时而骄傲的反抗的轮回中去追寻。直到晚年,他与生俱来的热情之火,才在时间的磨砺和悲风凄雨般的隐忍中趋于平静。

贝多芬为朱丽埃塔·居奇亚迪创作了《C小调月光奏鸣曲》。

1801年,他热恋的对象是朱丽埃塔·居奇亚迪,可他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首先,这段爱情使他感受到长期折磨他的残疾之痛,敏感的隐秘被再次戳伤,而境况的艰难,使他无法娶自己深爱的姑娘。其次,居奇亚迪是个风骚、幼稚而又自私的女人,这使贝多芬非常苦恼。1803年11月,她嫁了加伦贝格伯爵。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7)

△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这样的爱情能给人心灵以毁灭性的打击,而像贝多芬这样早已被疾病折磨得异常虚弱的灵魂来说,这样的爱情无疑是一次灭顶之灾。此时,他经历着一个绝望的苦闷时期,只消读他那时写给兄弟卡尔与约翰的遗嘱便可知道,遗嘱上注明“等我死后开拆”。这是惨痛之极的呼声,也是反抗的呼声。他的强毅的天性不能遇到磨难就屈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

这爱情,这痛苦,这意志,沮丧和骄傲交替的煎熬,这些内心的悲剧,都反映在1802年所作的伟大作品中。如:第三十一号中的第二奏鸣曲,其中戏剧式的吟诵体恍如一场伟大而凄婉的独白。

NO.4

1806年5月,他和丹兰士·特·勃仑斯维克订了婚。她很早就爱上他。从贝多芬卜居维也纳的初期,和她的哥哥法朗梭阿伯爵为友,她还是一个小姑娘,跟着贝多芬学钢琴时起,就爱他的。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8)

△贝多芬蜡像

这一年他所写的《第四交响乐》,是一朵精纯的花,蕴藏着他一生比较平静的日子的香味。同样渊源于爱情的妥协精神,对他的举动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影响。朋友们说他兴致很好,心灵活跃,处世接物彬彬有礼,对可厌的人也肯忍耐,穿着很讲究;而且他巧妙地瞒着大家,甚至令人不觉得他耳聋。

这种爱情的美好影响一直保持到1810年。靠这个影响,贝多芬获得自主力,使他的天才产生了最完满的果实,例如那古典的悲剧:《第五交响乐》(又名《命运交响曲》)

NO.5

1814年是贝多芬幸运的顶点。在此光荣的时间以后,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贝多芬的朋友与保护人,分散的分散,死亡的死亡。在1816年的笔记上,他写道:“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9)

△工作中的贝多芬

他虽沉沦于悲苦的深渊中,但仍然歌唱欢乐。他人生最大的欢乐就是创作《欢乐颂》,并要把这作为他某部大作的结局。关于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等问题,他都犹豫踌躇、摇摆不定。

即使在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他也不曾坚定过。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留下来,放在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去。

《第九交响曲》从酝酿到完成,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1826年11月底,他患了感冒,随之病情加剧转为了胸膜炎。他钢铁般的运动员似的体魄同病魔抗争了三个月。他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1827年3月26日)。

30而立不负韶华不惧未来(他决定扼住命运的咽喉)(10)

△1820年由约瑟夫·卡尔所做的贝多芬画像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文 | 摘编自《贝多芬传》

插图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了解完贝多芬的一生

想知道作为“乐圣”的贝多芬手指究竟有多快、多灵活吗?通过贝多芬作品《悲怆奏鸣曲》第三章感受下

这绝不是一般速度!

你心里

是不是也有一个贝多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