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小说阅读的考查是一项重点内容,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形象,则是小说阅读中考查的重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技巧之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技巧之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教师考试语文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

技巧之小说阅读人物形象题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说阅读的考查是一项重点内容,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形象,则是小说阅读中考查的重点。

一、知识回顾

小说的概念: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题型分类

题型1: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题型2:判断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三、试题示例

试题示例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 (2014-山东烟台)

试题示例2:简要概括作品中“马”的形象特点。 (2014-湖南邵阳)

试题示例3: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2013-山东日照)

四、解题思路

题型1: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入手

如鲁迅的《祝福》中,对祥林嫂有如下交代:“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此文段中,交代了祥林嫂的身份,经历,能够分析出,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中,具有封建社会妇女的特有思想及性格特点。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这些描写中往往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祝福》中: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从以上对祥林嫂的外貌及细节刻画,深刻揭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格色彩。

(3)从情节发展入手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表现,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祥林嫂在见到鲁迅时,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这一情节,突出反映了祥林嫂性格中,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5)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题型2:人物形象作用

人物形象作用的答题,要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两种类型,因此,在答题前,要明确题目中是要求回答主要人物的形象作用,还是次要人物的形象作用。答题方向如下:

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次要人物一般具有以下作用:

衬托主要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或凸显主题;若是线索人物,贯穿全文等。

五、试题演示

大 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___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___。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___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___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___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___。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___爷爷淡淡地说,___“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___爷爷如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___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题目1: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答题要点圈画:

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爷爷淡淡地说

爷爷如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答案组织:爷爷是一个做事干脆利落,为人沉稳,遇事坦然镇定、性格刚毅坚强的人

题目2: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答题要点圈画:

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答案组织: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

六、总结归纳

阅读全文,明确答题区域

整理信息,勾连解题思路

组织语言,概括形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