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宏图。民族文化、非遗技艺的代代传承,离不开无数手艺人呕心沥血的坚守。为了践行文化“两创”,挖掘传扬日照的文化瑰宝,展示日照手艺人风采,大众网日照推出系列策划《日照守艺人》,助力日照丰富多彩的文化源远流长。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付三义 见习记者 徐玉凯 日照报道

“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腚疼。锥子锥,麻线缝,试试你腚疼不疼…”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1)

一盏小小的鱼灯,承载着几代日照人的童年记忆。据父辈们说,谁小时候要是过元宵能有一个鱼灯笼,那都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2)

提着一盏五颜六色的鱼灯笼,明亮的烛光照耀着院子里的角角落落,驱散黑暗、温馨而又美好;嘴里哼着朴素又纯洁的歌谣,稚嫩的童声清澈又懵懂,在大人的陪同下,摇摇晃晃地走街串巷“照毛虫”。

儿时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好像那些日子伸手就能抓到,一盏鱼灯笼,寄托着童心与情怀,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人心的温暖。

鱼灯笼历史悠久,距今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而鱼灯制作的招牌,就属涛雒镇的成家廒头村。这是一个传统灯笼制作村,素有“北有潍坊风筝,南有廒头灯笼”的说法,村里几乎家家都会制作这种充满涛雒地方特色的鱼灯笼。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3)

下午两点,成洪积的儿子和儿媳正忙着把昨天做好的鱼灯装车,对他们来说,每年的腊月至来年的正月十五期间,就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必须加班加点的赶制鱼灯笼。

今年68岁的成洪积十几岁起就跟着祖辈学做灯笼,对他来说,做灯笼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学做灯笼时我还小,老祖就手把手教我,慢慢的就学会了。”成洪积对海报新闻记者说。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4)

据成洪积介绍,制作灯笼的骨架就是生长在湿地中随处可见的苇蒲杆,取材比较方便。每年进入腊月,成洪积就需要把蒲草秆裁成一定尺寸的段,再弯圈后存放起来。这样做是担心腊月里制作太多,不仅无法存放还会不经意间损坏。

老成的手很巧,几根长短不一的苇蒲杆在手里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结实的鱼型骨架就出现了,简单又充满美感。

“一盏好的鱼灯笼,除了骨架要结实,还要有两种特殊的纸。”成洪积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了几张看起来很普通的白纸。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5)

成洪积信手拈来地将几张白纸裁剪好,选了其中两张贴在了鱼型骨架的上下两侧,“这种纸有一个饱含生活气息的名字,叫做鱼肚子纸。”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6)

鱼形的印版上涂上鲜艳的红色,把纸平整的铺盖在印版上,用一块萝卜在上面来回滑几下,一条鱼的形状就出现了。“前面的叫鱼肚子纸,你们能猜到这个叫啥嘛?”成洪积笑着向海报新闻记者提问,“它也有一个朴素的名字,叫做鱼衣子纸。”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7)

鱼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寄托着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8)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塑料玩具的兴起,这个手艺在本地也在慢慢逝去。成家廒头村从原来的600多户从事制作鱼灯笼,到今年只剩下了十来家。

对老成来说,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我现在就准备把手艺传给我的儿子,让我儿子再传给我孙子,祖祖辈辈传下去,决不能失传!”成洪积笑着说。

日照灯笼老艺人(日照守艺人①涛雒鱼灯笼)(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