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推出后,受到了广大读友们的喜爱,大家在缅怀这些老艺术家的同时,对他们最后一个银幕形象心生感慨,同时也不免会想到其他一些老艺术家,说怎么没有他,没有她呢?这期我们继续会大家推出老艺术家在银幕上的最后一个形象,看看你们还有多少印象了?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1)

王丹凤在文革前拍摄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影片,她不仅能演出悲剧人物,演起喜剧来也是生动有趣。文革结束后,她已经50多岁了,她希望能把损失的时光弥补回来,由于拍片心切,犯了一个自己都不能原谅的错误,在电影《玉色蝴蝶》中饰演了君代的少女时期直到老年,王丹凤为这个角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减肥又是学习日本女人的穿衣走路坐姿,可老扮少还是遭到了观众的揶揄。这让她大受打击,从此退出了银幕,再也没有在银幕前露镜。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2)

王丹凤的好姐妹张瑞芳在文革后拍摄了多部影片,而且几乎都是主角,扮演的也都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角色,这一点使她少受了很多非议。在拍片之余,张瑞芳把主要精力放在剧团青年演员的培养上,另外,还积极支持剧团投拍电视剧扩大影响。1986年,张瑞芳在离开银幕几年之后,拍摄了自己的最后一部影片,这就是《T省的84、85年》,这次,扮演的是她一生身份最高的一个角色,竟然就是T省的省长。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3)

相比于她们,同时代的老演员蒋天流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文革后,由于身体等众多原因,她竟然没有再上过银幕,真让人唏嘘不已。她的最后一个银幕角色是1963年《北国江南》,她扮演的是郑二嫂,这是个配角,给人的印象并不深。其实蒋天流很有喜剧天赋,可惜建国后拍摄的影片大多不符合她的气质,真是耽误了一个好演员的艺术生涯,直到去世,她都感到这辈子拍片没过瘾。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4)

著名演员韩涛是观众非常熟悉的上影厂老演员,先后拍摄过《宋景诗》、《李时珍》、《家》、《不夜城》、《羊城暗哨》、《老兵新传》、《聂耳》、《林家铺子》、《桃花扇》等影片。他在银幕上总是给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还记得《羊城暗哨》里的陈医生吗?1964年,他在《舞台姐妹》中饰演了一个威严的法官,出现在片中后半部。不久文革到来,他死于非命,还正值英年,非常可惜。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5)

张伐也是观众非常熟悉的老演员,张伐解放前就参加了话剧及电影的演出,在上影厂资历很高,但为人及其低调,不论演什么角色都是认认真真,在同行中口碑很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艺术家。1986年,他在描写老年人发挥余热,奉献社会的影片《最后的太阳》中出镜,饰演银行职员袁圣礼,不知道大家对这个角色还有印象了?这部片中荟萃了很多老艺术家,很多也是最后一次出演电影。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6)

谢添则是一个生性活跃的人,文革后,他不仅导演了众多观众喜爱的电影,而且还经常出席各种电影界的活动,大家还记得1985年初他在广州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表演的歌舞节目吗,真是风采不减当年。晚年时,他又重上银幕,主演了谢晋的《老人与狗》,实现了南北二谢的首次合作。1998年,他在黄健中导演的电影《红娘》中饰演方丈,这是他的最后一个银幕形象。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7)

黎莉莉 - 碧纱窗外中唱群星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8)

那天有人在评论区提到了黎莉莉,黎在解放前可是上海滩的大明星,后来又赴美国进行文化交流,1954年,她在电影《智取华山》中与方化合作,饰演匪旅长妻,虽然镜头不多,但演的非常精彩。建国后,她担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的把精力放在培养电影新人上,她再没有在银幕上出现,却桃李满天下,在另一片天地里圆自己的电影梦。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9)

今天最后说到的这位也是40年代从影的老演员,她就是有着“冬瓜美人”之称的周曼华,周曼华在40年代时在国华公司与周璇齐名。解放前夕她去了台湾,不久退出影坛,1964年,李翰祥在拍摄古装戏曲片《状元及第》时,邀请周曼华出演片中李秀英的母亲,久末出山的周曼华看在李大导演的面上,欣然同意出演。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在银幕上出现。顺便说一句,这个《状元及第》就是大陆戏曲片《碧玉簪》同一故事,李导只是翻拍而已。

张丹凤老师(王丹凤张瑞芳张伐)(10)

对于今天说到的8位老演员,你都有着什么样的印象呢?欢迎大家展开讨论,发表你们的见解。最后还要感谢“萧雨夜话”影友提供的珍贵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