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经企业自主申报,各区(园区)推荐,数据库筛选等方式汇总备选企业数据,今年,南京严格审核并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总计533家。”

作为2021南京创新周重点活动,今天,2021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会召开。会上,《2021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一组组亮眼数据引人关注。

南京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南京为吸引、培育“独角兽”“瞪羚”使出哪些高招?“北京西路瞭望”(xhrbbjxllw)为您解读。

野鸭湖独角兽(深度533家)(1)

01 用“独角兽”速度奔跑

独角兽、瞪羚企业作为新经济发展浪潮中的“明日之星”,是一座城市创新创业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生动诠释。三年多创新名城建设,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会已成为南京一年一度的传统创新盛会。

时针拨回2018年4月18日,南京发布首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榜单,自此开始系统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从一开始的3家起步,经过三年多的持续推动,今年,南京新晋独角兽企业5家,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7家。新晋独角兽企业中,帝基生物、诺唯赞生物、众能联合均由2020年培育独角兽企业成功晋升为独角兽企业。

数量规模实现突破性飞跃,这是“瞭望君”看完《白皮书》公布数据后的最大感受。今年,南京培育独角兽企业306家,瞪羚企业210家。其中,新晋培育独角兽企业230家,新晋瞪羚企业146家。

虽然在疫情冲击下,较多企业因无法达到硬性指标而退出,但仍有大量新晋企业符合标准。去年和今年,南京连续两年新晋瞪羚企业超100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瞪羚企业数量较去年有一定变化,主要原因是今年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力度加大,有较多瞪羚企业直接晋升为培育独角兽企业。

从行业分布看。2018年,南京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中汽车交通与新零售企业数量最多。今年,17家独角兽企业分布于8大行业。其中生物医药与新零售企业数量最多,占41.2%;323家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分布于18个行业,IT、生物医药、电子及光电设备、科技服务、互联网等行业企业数量最为集中;与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相比,瞪羚企业与实体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总数的 31.9%。

再从地区分布上看。2018年南京首批独角兽榜单中,仅玄武区、雨花台区两个中心城区拥有“独角兽”。今年,南京独角兽企业分布于8个板块,地区分布以主城区为主,其中江宁区、雨花台区共有8家独角兽企业,占总数的一半;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在12个板块均有分布,其中江宁区数量最多,共有85家,占南京全市的26%,其次是江北新区,共有69家;瞪羚企业的分布上,江宁区同样表现亮眼,以70家瞪羚企业,49家新晋瞪羚企业,排名南京全市第一;江北新区紧随其后,新晋瞪羚企业22家,总数达38家。

数量规模扩大的背后,这些“独角兽”“瞪羚”为南京注入的经济活力不可小觑。

《白皮书》显示,2018年,南京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占南京经济总量比重不到1%,而到去年底,营业收入超1500亿元,占经济总量比重已超10%。去年在疫情冲击下,17家独角兽企业仍实现超800亿元的营业收入,近3年复合增长率平均近60%,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野鸭湖独角兽(深度533家)(2)

02 全生命周期培育

一般来说,独角兽、瞪羚企业所代表的高成长性企业在特定区域聚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创新的支持以及良好的高技术企业生态系统息息相关。

作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南京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与经济优势。“瞭望君”注意到,这几年,南京经济总量稳中有进。去年,南京GDP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并在今年一季度名列全国第九,再度进位。

毋庸置疑,取得这样成绩的背后,“创新”为南京强劲的活力和强大的韧性提供坚实支撑。

“瞭望君”查阅相关报道发现,自2018年以来,南京连续4年“新年第一会”“一号文件”同时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南京市从2017年的第94位跃升至第21位,在中国创新城市集群中排名第四。

为城市植入“创新基因”与“科技基因”,为高成长性企业的大量涌现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年,聚焦“创新”这个关键词,南京持续发力——

创新载体方面,南京拥有以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江北大学集聚区为代表的创新策源地,在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的强势推动下,大力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接连设立以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剑桥大学南京创新中心为代表的40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人才方面,打造“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实施“创业南京”英才计划、“宁聚计划”等各类人才引进培育政策,集聚科技顶尖专家148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344名。近三年,每天平均有1000名以上大学生落户南京。

创新企业方面,去年,9600多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08亿元,同比增长29.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1.93件,居全国第三。

不仅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南京还实打实把“贴心措施”送到每个成长环节。

在培育政策上,形成新研机构、成果转化、孵化加速、高企辅导、上市培育一整套系统政策措施,实现对企业成长全链条的覆盖。梳理五批《独角兽、瞪羚企业“一企一策”诉求表》,积极解决企业诉求。2018 年起,连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三个“100 条”,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 2020》中,南京在保护投资者、登记财产、政府采购、跨境贸易、包容创新等 12 个领域均获评“标杆”。

链接圈层,打造企业赋能合作平台。2018年,南京成立“独角兽、瞪羚企业俱乐部”,内设创新经济研究、金融服务、产业协同、政策研究、诚信规则、健康生活等6个委员会,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服务企业。召开“独角兽、瞪羚企业家座谈会”“创始人简餐会”,了解企业意见建议,推动企业家之间交流合作。俱乐部与南京多个部门建立常态“通讯录”,参与南京“一号文”等政策研究会议,将高成长性企业的制度创新诉求与政府做好对接。储备金融智库专家 80 余位,举办多次金融投资对接活动,并与紫金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起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紫金独角兽成长基金,专门用于扶持独角兽、瞪羚企业。

充分了解独角兽、瞪羚企业融资情况,摸排独角兽、瞪羚企业历史融资、融资需求、上市计划等信息。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南京市政府与紫金投资集团合作召开“金融与科创同行”活动,整合投资基金、银行、证券等服务资源,通过投资、贷款、担保、融资、租赁等融合创新,发布16个系列金融产品,为独角兽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提供绿色金融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市级层面发力的同时,南京各区也“各尽其能”,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加强创新资源要素支撑,逐渐培育出大量独角兽、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

江宁区独角兽、培育独角兽总数和新晋数量,连续三年排名南京第一。作为江宁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江宁开发区于2019年11月在南京率先制定出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实施意见,围绕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最需要的创新、人才、市场、资金、场地等方面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壮大。

作为南京重要增长极,江北新区同样表现不俗,在生物医药、IT、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尤其突出。定位“自主创新先导区”,这家国家级新区围绕创新最前沿的集成电路与生命健康产业,全力打造“基因之城”与“芯片之城”,已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

雨花台区在软件业具有全国领先的实力,去年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170亿元,现已出台新型都市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资本市场“四大”培育计划,为更多高成长性企业的爆发储备力量。

野鸭湖独角兽(深度533家)(3)

03 为“独角兽”“瞪羚”画好“四个圈”

《2020 胡润全球独角兽排行榜》中,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全球城市第九,在国际创新城市竞争中,南京无疑已经展现出一定实力。

为独角兽、瞪羚企业的集聚提供良好要素支撑的同时,随着独角兽、瞪羚企业的发展壮大,其良好的技术、人才创新氛围又反哺于城市创新体系的升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白皮书》显示,随着南京打造产业地标的成效不断显现,该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企业在以创新药与器械、数字医疗构成的生命健康产业,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智慧出行、汽车服务构成的交通产业以及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度明显提升,在创新药研发、体外诊断、自动驾驶、动力电池、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等面向未来的重点产业赛道已形成发展优势。这其中,创新药与器械45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38家、数字技术22家,新能源智能汽车11家,区域创新活力加速迸发。由南京独角兽企业构筑的创新企业生态圈,或将成为长三角产业新兴增长极,发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对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的发展,南京这座城市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思考。“瞭望君”注意到,此次发布的《白皮书》中,南京对独角兽、瞪羚企业的发展画出四个“圈”——

☆ 提升产业能级,营造新兴动能发展圈

产业组织方式上,鼓励各细分领域的独角兽、瞪羚企业、上市企业、平台型企业等龙头企业,通过整合产业链、供应链等资源要素,打造产业、创新、服务多方参与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助力行业技术、产品、组织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 整合创新资源,构建源头技术链接圈

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实现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推进科研设施网络化建设,构建服务于都市圈的科研公共基建网,实现资源互通、数据共享;推进研究方向协同化,整合服务科学理论与关键技术成果,研发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挖掘与技术成果智能匹配技术,探索绘制产业技术创新图谱;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化,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搭建创新服务平台,集成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服务,汇集设备、专利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形成辐射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中枢。

☆ 置身国际语境,打造龙头企业生态圈

继续通过鼓励大企业开放创新创业平台,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构建面向世界的大企业创新生态集群。支持大企业建设孵化器,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开放创业社区,对内开放企业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对外提供市场和服务支持,加速创业项目发展。支持头部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营销中心,鼓励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等方式打开海外市场,并对有意向拓展海外业务的企业提供一定政策奖励。

☆ 培育应用场景,拓宽创新融合应用圈

推动以场景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加速新场景的迭代成熟。举办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围绕主导产业、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等领域,组建专家团队、技术团队共同调研场景需求,开展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实现技术与场景的快速衔接。搭建未来场景实验室,聚焦 AI 、5G 、IoT 等领域,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实测,为场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潮涌,扬帆正远航。期待更多的“独角兽”“瞪羚”成长在南京、活跃在南京,为这座城市创造更多的荣光。

撰稿 新华日报记者 方思伟 李凯

素材来源 《2021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

图片 南京日报 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会组委会

编辑: 方思伟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