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哲学,还是只读了个寂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读后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读后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读后感

情色、哲学,还是只读了个寂寞?

“跟一个女人做爱和跟一个女人睡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几乎对立的感情。爱情不是通过做爱的欲望(这可以是对无数女人的欲求)体现的,而是通过和她共眠的欲望(这只能是对一个女人的欲求)而体现出来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故事以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的历史事件为时代背景,围绕主人公托马斯、托马斯的爱人特蕾莎、情人萨比娜和萨比娜的情人弗兰茨四个主要人物展开,在跌宕起伏、爱恨纠葛的情节里,探讨关于灵与肉、轻与重的永恒命题。

这不只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情爱小说,更是一部让人拍手称快的哲学巨著。

然而,即使这本书是一部文学巨著,真正读懂的人却并不多,有些人读不完一遍,有些人读完一遍估计也就是读了个寂寞,而真正敢说读懂的人则少之又少了。

一、故事结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并非是常见的单线叙事,虽然故事内容本身并不复杂,但整个故事被拆分为七个部分,每个部分自成一章,以不同的人物视角、时间节点、事件凸显当时当事人的经历,最后拼凑成一个整体。

切分为单独小章,使阅读过程变得相对简单轻松,甚至可以随时拿起来读,读完一章又放下。但是后一章并非直接延续前一章内容,在没有强大的记忆力,和进行时间脉络整理的情况下,第一遍读完整个故事,会感觉到凌乱。说读一遍只读了个寂寞也不为过。

其次,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加入了大段的作者思考,有时候作为笔者对人物进行讨论,对事件进行议论,使得读者思维也跟随作者游离于故事之外。但是所有的思考又是基于情节,昆德拉在有限的故事素材里进行无限拓展,关于灵与肉、轻与重、偶然与必然、媚俗,均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所以,其实故事本身只是一个载体,昆德拉真正要表达的,是人物背后的、超出人物内心和思想的,关于人类生存困境的永恒思索。

二、故事情节

1.托马斯和特蕾莎:偶然与必然-灵与肉-轻与重

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位医生,十年前离异,之后过着快活的单身日子,发展了很多的“性友谊”。直到遇见特蕾莎,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并娶了特蕾莎为妻。

二人的相识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结果,可是当彼此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命运的轨迹就彼此纠缠,再也无法分开。

然而,托马斯的风流浪荡,给特蕾莎造成了很大的精神痛苦,而感知到特蕾莎的这种痛苦又反过来刺痛着托马斯的同情心,他对特蕾莎十分内疚,但是对自己的行为无可奈何。

“促使托马斯追逐女性的不是感官享乐,而是征服时刻的这一欲念。”

从本质上,托马斯认为爱和性根本是两回事,他和别的女人做爱,但丝毫不妨碍他爱特蕾莎,并且只爱特蕾莎。

特蕾莎则不然,她相信托马斯是爱自己的,但是却没有办法不为别的女人吃醋,她想做他的唯一,希望在托马斯能看到自己的灵魂,并且发现它与其他女人的不同。她甚至想成为另一个他。而不是众多女人中可替代的某一个。

“青春和美貌了无意义,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集中营,一具具肉体彼此相像,而灵魂是根本看不见的。”

原生家庭的阴影是特蕾莎生命的隐痛,母亲将女儿特蕾莎作为不幸人生的唯一人质,不允许她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来自至亲的“底层”烙印,是特蕾莎最难以挣脱的禁锢。

她的一生都在与自己的母亲战斗。

特蕾莎拼命想甩脱母亲的影子,坚持看书,学习,思考,就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我。因此,托马斯和其他人拥抱抚爱,则重新将特蕾莎扔回母亲构建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这是她唯一无法接受的事情。

感觉自己和其他女人没有区别,这种危机感,让她在睡梦中也有濒临死亡的不安和窒息感。

在特蕾莎看来,肉体与灵魂是不可分割的,而灵魂是沉重的。她一生都背负着沉重的爱和对自我的追寻。

而托马斯拒绝沉重,甚至卸下了对父母和儿子的责任,放弃了自己心之向往的职业发展。在他看来,发生的事情就已经是必然,如果有必然,那就是自己选择的、已发生的一切。

一系列的偶然,促使一个必然事件的发生,这就是生命的美的所在。

“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的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到来,然而自己却是一无所知。”“我们有理由责备人类对这些偶然巧合视而不见而剥夺了生命的美丽。”

二人真正的和解是在去到乡下定居之后,特蕾莎意识到自己对托马斯的管控、意识到自己的人性弱点,才发现原来是自己一直在往下坠落,而托马斯一次次地托起了她。

而托马斯也厌倦了周旋于不同女人间的生活,受尽同理心和内疚的折磨。而因自己的一篇文章,接踵而至的麻烦让他和特蕾莎不堪重负。

乡下定居,之后小狗卡列宁的去世,终于终结了特蕾莎的情感跋涉。

托马斯意识到,生命一场,不过是一场虚无。没有什么是真正放不下的,女人、世界,也不过如此。

“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而对于他们二人而言,曾经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重担,都因为守候在一起而消失了。在忧虑的形式下,充盈着的是幸福。

2.萨比娜和弗兰茨:梦想、背叛,轻与重

画家萨比娜本是托马斯众多情人中的一个,在因种种原因离开故土和托马斯之后,她成为弗兰茨的情人。

弗兰茨是一位英俊的学术大家,有着貌合神离的婚姻。在爱上萨比娜之后,弗兰茨选择与妻子摊牌。但是萨比娜却因此而离开。

曾经,萨比娜是弗兰茨的梦想,是他在现实中想要追求的自由。甚至萨比娜的离开,也没有影响到弗兰茨继续爱她,直到那种爱变得如同宗教般虔诚。

然而,萨比娜的自由恰恰是不留在任何人左右,她的一生只有两个字:背叛。萨比娜要的是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心无挂碍。

青春期时父亲不让她出门约会,中学后她去异地上学,学不被父亲看好的绘画艺术,嫁给离经叛道的浪子,当丈夫不再叛逆时与之离婚,而后离开故国四处飘荡……

“对于一个永不知停息的女人来说,一想到要被永远禁锢,不再能行走,那是无法忍受的。”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而弗兰茨的生命之重,便是梦想,开始是母亲的幻象,而后是自由,接着是萨比娜和游行。在生命最后一程,他恍然大悟,其实现实比梦想宏大和深远得多。人应该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之人。

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什么难懂?

单看情节而言,这部作品讲述的爱情故事足够吸引人,在不同国籍人群中都能引起共鸣,难读之处又不仅仅是故事结构的特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作品本身增量太多。

可以这样说,读再多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都不如反复去阅读这本书来得实在,而想要真正读懂这本书,则必然要读大量的昆德拉作品,而要读懂昆德拉作品,则不可回避需要一定的哲学、历史和文学知识储备。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昆德拉从人物的心理着手,借探索爱和性的关系,凸显轻与重的主题。用大段的文本思考永恒轮回,提出并解释什么是媚俗,贯穿其中的还有对历史的反思、生命的感悟和叙述什么是真实……

句句经典,段段发人深思。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情爱小说,如果只从中读到情色,就真的只是读了个寂寞。

昆德拉不仅仅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生命啊,本就有许多事,以为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走在仅有一次的人生路上,既然一切不会重来,不可回头,这一生认真去爱,努力去活,便已经足够。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