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1)

作者:Jon,来自微信客户端团队

本文基于微信用户日常使用场景 & 数据分析, 「 通过分离重要 / 非重要数据、采用可靠的分库策略等 」 ,对微信数据库架构进行优化 & 改造,并最终得到一个具备实践良好效果的改造方案。

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2)

背景说明

微信 for Windows自2014年上线以来,用户数稳步增长。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用户积攒的消息量越来越大。最初的数据库设计秉着 「 遵循简单易用,方便管理 」 的原则,把用户收到的所有消息都统一存放在用户当前客户端本地的 「 同一个数据文件中。 」

(注:微信不会保存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

目前问题

该方案随着目前微信使用越来越广泛、消息越来越多而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问题1:慢

对用户最直观的影响就是: 「 切换聊天变得很卡,这个问题对于重度用户尤甚,甚至会出现点击聊天就卡顿的情况。 」

问题2: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量的逐步累积,数据库体积也是越来越大,占用用户存储空间。

问题3:磁盘文件损坏

磁盘文件意外损坏也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因为所有消息都放到一个数据库文件,就类似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数据库文件也可能会因为存储坏道、电脑意外断电、sqlite自身bug等原因导致数据库文件发生损坏。如果发生损坏时,有可能导致用户丢失消息数据。即使有DB恢复机制,也无法保证能恢复出所有历史记录。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对用户影响十分大, 「 因为聊天记录可能没了! 」

原因分析

上述变大和变慢的问题, 「 都是由于消息数据的不断增多引起。 」 但消息数的增长是无法避免的, 「 那么有没有办法控制增长速度,并且控制数据库的大小? 」

我们从两个方向进行分析:消息情况、日常使用场景

分析1:消息情况

消息分类

用户消息可分为三大类:单人聊天,群聊,以及订阅号/服务号消息(统称为公众号消息)。

从重要性区分:

消息大小

分析2:日常应用场景分析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使用微信,都是收发消息,或者浏览最近的消息。对于更早的消息,我们一般很少会主动去浏览。越早的消息,浏览的概率越低,所以在大多数场景下,我们要让最常访问的消息,不受老数据的影响。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 & 结合分析,从以下方面对微信数据库的架构进行演进 & 优化 :

1. 分库改造

基于以上分析,首先把公众号消息划分出去,存到单独的一个数据库,跟用户的普通消息隔离,同时也可以大幅减少普通消息数据库的体积。

基于日常使用场景的分析,大部分老数据读取的频率很低, 「 所以应该提高最近一段时间的读写效率 」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 「 以时间和空间动态划分数据库 」 的方案。初始默认值是每个数据库存放半年的消息,超过时间之后新建一个数据库存放。对于大部分使用场景,我们只需要读写最新的数据库就可以满足需求,如果需要浏览更早的消息,可以再打开之前的数据库进行读取。

除了时间维度,我们还考虑了空间维度的划分。如果半年内消息普通消息规模超过阈值,也会新建一个数据库进行存储,让每个数据库大小和数据规模不至于太大,能提升最近一段时间消息的读写效率。

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3)

2. 建立消息索引

对于最广泛的使用场景,查看每一个聊天的消息,这种场景需要对每一个聊天会话建立一个索引。

这里的索引方案我们参考了安卓端: 「 即将每一个聊天转换成一个数值型的ID,从而减少每条索引的长度,提高索引的读写效率 」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一些经常访问的内容,单独提取成为一个字段,并且增加索引。比如消息的子类型,这个在老数据库中是一个序列化字段,没有索引;但这个字段经常需要用到,所以单独提出成为一列,并且加上索引,为消息按类型查找提供方便。

3. 消息体积优化

消息总是会越来越多的,如何能够不影响读写效率的同时,减少 & 压缩体积,是我们的优化方向。

从上面的数据看,部分消息体积较大,已经超过了数据库每页的大小(Page Size)。数据库是按页存储数据的,Page Size是数据库一页能够容纳的数据。如果一条数据,一个页放不下,就需要用到溢出页,把多出来放不下的数据放到溢出页中,溢出页可以有多个。这时候,如果读取这条数据,就需要把溢出页也全部读出来,会增加IO的消耗。 「 如果压缩数据,能够把消息体压缩到一个页能放得下,减少溢出页的使用,是可以增加IO性能的 」 。

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4)

数据库溢出页结构(来源:《The Definitive Guide to SQLite》)

但是压缩需要占用CPU资源,这里选择一种能够平衡性能和压缩率的算法是关键。

经过对比压缩算法的Benchmark,并且对消息体压缩性进行实测, 「 最终选择了一个高性能压缩算法:lz4 」

经过对测试帐号的数据分析,不同类型的消息体大小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文本消息的长度不会特别大,但是网页卡片类型的消息,体积会较大。由于不同的消息长度,获得的压缩率不一样,太短的文本长度,压缩起来并没有意义,所以经过消息体长度,压缩率,压缩性能的分析,最终确定对网页卡片等进行压缩,在较低性能消耗的前提下, 「 综合压缩率可达到40%,减少了IO次数 」

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5)

4. 提高健壮性

如果数据库文件由于外部原因发生损坏,则会对体验造成较大影响。降低损坏率和减少损坏带来的数据损失,也是我们改进的方向。

按照时间维度划分数据库之后, 「 相当于把消息按时间分散存储 」 ,最新的数据库负责读写最近的消息,其余的数据库只需要根据需求支持浏览查看消息。对于老数据库而言,可以做到按需加载,从而减少了对数据库的读写,也减少了这些数据库损坏的几率。一旦有数据库出现损坏,即使无法恢复,也不会所有消息全部丢失,只会丢失该数据库对应时间段的消息,这也可以减少部分数据库损坏带来的损失。

在早期使用的单数据库架构中,由于数据会越攒越多,数据库体积会持续变大,很难去做备份。分库之后,每个数据库体积变小,因而数据库备份变得更为可行。因为最新的数据库存在频繁的消息读写,发生损坏的概率远高于老数据库,所以这里对最新的一个数据库做定期的备份。 「 默认配置下,我们每间隔一段时间会对最新的数据库进行一次备份,该备份是最新的一个数据库的完整拷贝 」 。若最新的数据库在读写时发生损坏,会先尝试从备份数据恢复。若恢复成功,则最多丢失从备份到恢复这段时间的数据,进一步降低损坏造成的损失。

优化对比

经过对比,对于一个在测试帐号中原始的消息数据库, 「 压缩后大小可以减少接近一半,同时溢出页数和需要使用溢出页的记录数减少也超过一半 」 。

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6)

对于读写性能,对比压缩前,压缩后的读取和解压缩性能比之前 「 有接近10%的提升 」

微信云数据库字段比较(消息数据库架构演进)(7)

后续我们微信客户端团队将继续研究数据库修复相关的实践,持续关注数据库相关的性能数据,提升可靠性,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作者:Jon

来源:微信客户端技术团队

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Y1ODY2OQ==&mid=2649289658&idx=1&sn=44e749ab28842a948499d2137dd9d4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