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1)

开栏语:

最近,哪部剧最热?当属刘亦菲、陈晓主演的《梦华录》。

这部大热的《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所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但无论是剧中建筑物件还是人物服饰发型妆容,都在还原宋代文化生活的同时,平衡了现代审美。

宋代孟元老曾写下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著作中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其实,在泸州也有一部《梦华录》,却非杜撰改编,而来自真实世界。

千年前的宋朝泸州人,把自己的日常生活刻在了石头上,留下了堪称石头上的《梦华录》。如今,这个曾深藏于地下的“时光胶囊”,正在等待着我们的开启。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2)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内,有大量石刻反映了宋人世俗生活、衣食住行等

宋人泸州夜,霓裳羽衣未远去

近日,刘亦菲和陈晓的《梦华录》热播,剧中男主第一次遇见女主,就凭女主的某个动作,断定她的身份不简单,因为这个动作源自贵族阶层的歌舞伎才会的六幺舞。剧中还多次提到勾栏瓦舍,不宵禁的东京夜生活,让远在杭州的女主及闺蜜们无比羡慕。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3)

其实,即便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宋朝人的夜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毕竟宋朝是第一个不实行宵禁的朝代。而宋代的泸县,商贾、官绅往来云集,彼时的泸州虽不能与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媲美,但也不输《清明上河图》中呈现的热闹。

研究宋元明考古的四川大学考古学博士、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博副研究员赵兰介绍,《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都城的市井万象、人间烟火,而泸县的宋代石刻上,也有大量反映宋人世俗生活、衣食住行的题材。

如今,在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里有一条“宋街”,是按宋人的习惯及史料复制的。走在宋街上,茶楼酒肆,灯火不绝。而一转身,就让你身处瓦舍,月色透窗,勾栏里曼妙的舞姿让人迷醉……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4)

勾栏乐舞:勾栏为弧形,上刻六位乐舞女伎进行舞蹈和器乐表演。石刻雕刻技术娴熟,笔法苍劲,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极富生活趣味

两块勾栏石刻

再现勾栏歌舞表演时的情景

去夜市做什么?吃喝一定是排在首位的。但如果你以为宋人的夜生活只有吃喝,那就太低估他们了。

在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里,有一个出土于泸县石桥镇新屋嘴村的石刻,那是雕刻在墓室横梁上的一个弯曲的栏杆,上面有六名女子或吹笙、或托鼓、或奏笛、或舞蹈,这便是宋人夜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勾栏。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5)

说到“勾栏”,就必须从“瓦舍”开始说起,因为“勾栏瓦舍”是宋朝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宋代的瓦舍,又称瓦子、瓦市、瓦肆,是宋代城市的娱乐中心。

“勾栏”亦称“构肆”“游棚”,它是瓦舍中的文娱设施,观众入场后,可按自己的喜好,观看不同类型的文娱表演。

《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燕青带着李逵进入东京城,就先到瓦舍看热闹: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听的勾栏内锣响,李逵定要入去,燕青只得和他挤在人堆里。所以说,如果只是为了吃点喝点,那肯定要进瓦舍;如果还想看诸如说书、小唱、杂剧、皮影、散乐、舞蹈、角抵、杂技等的演出,就必须进勾栏了。

《东京梦华录》里曾写道,汴京城里的三处瓦子,有五十多座勾栏,大的可容纳数千人,卖药、卖卦、博彩、饮食无所不备,令人流连。勾栏演出内容丰富多彩……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6)

击鼓乐伎

泸州自古为西南交通要道,尤以到宋代,其政治、军事地位持续上升,到南宋中后期,泸州达到历史上经济政治的极盛时期,具体表现为城市的繁华、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海外贸易的空前活跃以及勾栏瓦舍的兴起。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副馆长、泸县屈氏庄园博物馆馆长徐朝纲介绍,当时在南宋都城临安,有三个以上勾栏的大型场所就有20多个,泸州作为一个大都市,经济繁荣,文化娱乐当然也应该繁荣,勾栏剧场出现实属正常。目前,在泸县已发现两块勾栏石刻实物,石刻表现了宋代勾栏歌舞表演时的情景。

宫廷舞蹈石刻

证明宋代舞蹈活动已倾向民间

当年,在泸县石桥镇新屋嘴村宋墓中,除了发现有勾栏石刻外,还有采莲队舞与六幺舞石刻,因为墓主人没有墓志铭,不清楚他到底是何身份,但不难猜测,他应该是一位狂热的乐舞迷,也许经常流连于勾栏瓦舍,沉迷于曼妙的舞蹈中。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7)

采莲舞女

如今,在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里,有一个仿勾栏建造的舞台,音乐响起,就能看到两个容貌美丽的女子正在跳舞,婀娜的舞姿让人引人猜测,这到底是什么舞蹈,能吸引那么多宋人前去观看?

《宋史》记载,宋代宫廷有“小儿队”“女弟子队”,每队分为十个独立舞队,采莲舞队即为“女弟子队”之一。“宋代舞蹈从宫廷流行到民间,泸县宋代石刻做出了注脚。”徐朝纲说,宋朝流行采莲舞,不仅宫廷、商贾家庭中备有采莲舞队,曼妙的舞蹈也经常在民间上演。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8)

除了来自于宫廷的采莲舞外,在泸县出土的石刻中,《男乐官石刻》表现的是两个英俊男舞伎正在舞动腰肢。据专家推断,其所跳的舞蹈为兴盛于唐代并延续到宋代的六幺舞。

白居易在“初为霓裳后六幺”的诗句中,提到了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和六幺舞。到了宋代,随着时代和风俗的改变,依附于上层社会的歌舞伎已经不是舞蹈的主要力量,舞蹈活动的主流渐渐倾向于民间。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9)

乐官

赵兰介绍,虽然随着朝代更迭,勾栏瓦舍最终成为过去,但它曾经的发达,还是为泸县民间演艺之乡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传统基础,留下了历史渊源。

如今在泸县,民间演艺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以泸县龙舞表演为代表的传统民间演艺和以泸县民间“清吹”演变为农民演艺的现代农村民间演艺,不仅在泸州唱响,他们的足迹还遍及川渝滇黔等地,唱红大西南。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10)

知否知否诗句(知否知否宋韵泸州)(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