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不同的生活会形成不一样的艺术风格而不同的生活,是由不同的家庭背景决定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白与杜甫的人生经历有什么不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与杜甫的人生经历有什么不同(李白为什么浪漫)

李白与杜甫的人生经历有什么不同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不同的生活会形成不一样的艺术风格。而不同的生活,是由不同的家庭背景决定的。

所以,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根本原因是李白和杜甫的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不同。

李白的祖先到底什么人,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是确定的。传统的中国古代社会,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阶层最低。

所以李白想的第一件事是提升他的社会地位,当然提升地位不是他的目的,建功立业才是他想要的。科举这条路李白是走不通的,因为他的阶层决定他并没有科举的资格,所以他只能靠征辟这个途径,于是我们看到了李白大量的干谒的诗歌作品,李长史、裴长史、李邕、韩朝宗、宋若思、张说、玉真公主、甚至是永王李璘,都是李白自荐的对象。

可惜,李白这些干谒通通都没有真正的成功,虽然也在长安做过三年翰林。翰林有点相当于现在企业的储备干部,哪里有职位空缺,翰林就去补上,此即所谓“待诏”。李白这个待诏翰林就惨了点,别的翰林好歹是等着去哪里上任,尽管可能一辈子都上不了,但是李白却是等着去跟皇帝饮酒作诗。我们可以假装不正经的讲,李白在做翰林期间,只做过两件事,一是作了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首,而是跟贺知章喝酒。

建功立业的抱负实现不了,那就求仙问道顺带游山玩水吧。所以我们又能看到李白大量的山川揽胜的诗歌,“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所谓浪漫主义诗人,大凡是这么浪出来的。

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虽然他爷爷杜审言是个大官,但到了杜甫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只是个小官了,当然小官也可以算是“士”这个阶层。

之所以说“可以算是”,是因为士大夫这个阶层,在唐朝并没有真正形成起来。士大夫的形成,是与科举制有紧密关联的。唐朝沿用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但是科考只在首都长安和神都洛阳举行,全国各地的优秀知识分子虽然也是通过地方的选拔而到首都考试,但是如果在首都没考上,下回还得继续参加选拔。所以唐朝统治阶层仍然是像魏晋时期一样的贵族阶层,比如唐初以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

直到宋朝,各级地方政府都有了科举,在地方选拔上了,也是一种身份认证,能获得一定的资源和地位,比如明清通过了府试是秀才,通过了乡试是举人。加上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士大夫这个基层才真正形成。

因为是个小官,所以杜甫一来活的并不轻松,二来他也能用肉眼看到普通老百姓(主要是农民)比他过得更苦。比如在石壕村时候,“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所以杜甫眼里尽是对农民的同情,他的诗歌大量反映了唐朝社会的现实,此所谓现实主义诗人也。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风格的不同还在于,他们在写诗这件事上受到的训练不同。

李白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科班的诗歌学习,他更多的是一个天才型选手,灵感来一发就不可收拾。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李白的天才而忽略他的勤奋和刻意练习。

李白的老师赵蕤,并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那样的人物,而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那都是自学。

杜甫则是典型的科班出身,他爷爷杜审言就是当时有名的诗人,他自己也曾无不骄傲的对自己的儿子说,“诗是吾家事”。他对诗歌的各种规则、各种技巧,了然于心。并且写起诗来,桌椅板凳摆好,左边笔墨纸砚,右边规则技巧,一边写、一边改,出来的诗极其写实、极其工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古今第一七律,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3、杜甫一直很“杜甫”,晚年的李白也变得“杜甫”

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的一生,所以他的风格始终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是“苦大仇深”型的。

李白曾经非常富有,“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皆悉济之”,散金三十余万,我当它是铜钱,按照1000个铜钱兑换一两银子计算,这是300两银子,如果是银子,甚至是金子,那就更不得了啦!

慢慢的,千金散尽还不来,李白渐渐的没钱了,到后来喝酒的钱都没有了,要靠贺知章把皇帝御赐的金龟拿去当了才行,“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再到流放夜郎遇赦之后,李白多了一个重要的身份,罪人,并且得罪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帝老子,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与他交游了,他连蹭饭的机会都没有了,“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甚至想穿一件保暖的衣裳也很困难了,“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所以这个时期,也就是晚年的李白,诗歌的风格变得很“杜甫”了,由书法满腔抱负、歌唱壮美山川、变成针砭时弊、关心人民疾苦了。“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贼臣杨国忠,蔽塞天聪,屠割黎庶;女弟席宠,倾国弄权”。

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家庭背景,决定了他们风格的不同。但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样,决定唐朝国运的安史之乱,让李白和杜甫的晚年都是悲苦交加,也决定的他们诗歌的风格由早年的不同,变成了晚年的相近甚至相同,早年你现实、我浪漫,晚年你杜甫、我也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