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照过镜子?

你一定会想,废话,谁没有照过镜子。但是你一定不知道,你看到的镜子里的你,比你的真实长相美30%。也就是说,大脑自带美颜功能。很多人拍完照,都会说比本人丑,其实是因为大脑会自动完善你的形象。你的美,来自于一部分的想象。

如果你要开发一个产品,想让人成瘾,那你必须学会开启用户想象的大门,因为想象是大脑对现实进行的再加工,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新的形象。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1)

社会心理学家杰克·布列姆做过一个实验。他摆出一堆家居用品,有咖啡壶、烤面包机等,然后请一群家庭主妇评价,并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

一开始,主妇们觉得都挺好,不知道该做何选择。之后有人告诉她们:可以任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带回家,免费。挑选完之后,再请她们做评价并且排序,主妇们迅速给出了评价:哪个好,哪个不好,自己挑的产品都排在最前面。实验做完之后,布列姆又说,不能带走自己喜欢的,但可以换,结果主妇们都不情愿。

这短短的时间,都发生了什么?没有选择权之前,主妇们对物品没有感觉,有了选择权之后,她们竟然依依不舍。原因就在于有了选择之后,主妇们开启了想象之旅:用这个咖啡壶,可以煮自己或者丈夫爱喝的咖啡,每天家里都有咖啡的香味,可以捧着一杯咖啡,坐在午后阳光里,看着窗外的街上人来人往……通过想象,人们营造了一种温暖的情感。与其说主妇们在乎咖啡壶,不如说她们舍不得这种想象。

通过想象,这个咖啡壶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2)

因此,一个让人成瘾的产品,必须让人拥有美好的想象,这样能使人投入情感,产生更大的期待。

人们要购买一种产品的时候,不仅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还因为它能带来的感觉,是满足梦想、欲望,或者带来美好的心情。钟表品牌百达翡丽有一则经典广告语:“没有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管而已。”既展示了钟表精良的质量,又点燃了人们对家族持续上升的梦想。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3)

到超市去买食物时,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超市的食品看起来那么新鲜,拿回家以后却发现不如超市看到的。问题出在哪?出在你家厨房、冰箱里的灯光不如超市来的讲究。超市食品区的灯光都是经过专门调配的,经过灯光的照射,食品看起来新鲜诱人,大脑会展开想象:这样的食物拿回家烹饪,一定会得到家人的认可。在这种美好想象的驱使下,你才有购买的冲动。

现在很多淘宝的服装店,都会开展买家秀活动。这个活动,毁誉参半。有的买家身材苗条,像“行走的衣服架子”,能给潜在的客户带来更好的想象力:我也可以像她一样好看,我穿着这条裙子去街上转一圈,一定会有很多人回头看我,我穿着这件衣服去约会,男朋友一定很喜欢,等等。也就是说,在她只是看到图片,还没有拿到衣服的时候,想象已经给她带来许多美好的体验。很多购物者都会把图片中的模特想象成自己,因此“剁手族”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当然买家秀也有反作用。有些买家因为身材、气质、肤色等原因,并不适合穿买到的衣服,这种买家秀就成了“大型翻车现场”,提供给网友欢乐的同时,其实也打破了想象的美好,对品牌是有伤害的。

不管是车、手机、电视,还是衣服、鞋子,你会发现,同类产品中,总有一款价格远高于其他产品,而且销量还都特别好,有一群成瘾的“死忠粉”。

究其原因,不是这款产品质量高于其他产品,而是它赋予了消费者更美好的想象。在这里,产品作为象征物,是用户进入梦想世界的媒介,能满足用户对于地位、阶层、品味、荣誉、情感的一切想象。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4)

2019年,有一款小玩具忽然火遍了全网,它就是“盲盒”。

一个盒子,外包装上没有任何的标注,里面装着小玩偶,有的是影视、动漫人物的卡通样子,海贼王、火影、初音等等,有的是设计师的创意人物,总之,你打开盲盒以后,才能知道是什么。这种玩法,让年轻人很是上头。有人说,盲盒重点打的是情感牌,瞄准了都市年轻人的“孤独感”。其实盲盒主攻的,是玩家的想象力。尤其是当你看到朋友抽出了稀缺玩偶,得到了盲盒奖励等等,你就会想象自己也能得到同样的幸运,认为下一个运气好的就是你。这种想象,让你不知不觉的沉迷在“盲盒”里。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5)

还有一种想象是陪伴。例如有的玩家把盲盒玩偶想象成自己“孩子”,通过抽取盲盒,照顾玩偶,体验“养娃”的幸福感,有的想象成“朋友”,带着它一起吃饭、一起旅游等等。

在打造一个令人成瘾的产品时,我们要时时刻刻关注这一点:留给用户的想象空间够吗?能够激发他们的美好向往吗?一款产品,只有给用户留下美好的回忆,开启想象大门,才会让人有再来一次的冲动。

那么如何设计一款产品,触发用户的想象力呢?

想象力的触发点是美好情感。一款产品的设计,要考虑用户使用之后的情感价值,因为情感才能带来想象。露华浓是著名的国际彩妆品牌,它的创始人查尔斯·郎佛迅说过:在工厂里我们制造的是化妆品,在商店里我们出售的是希望。

给你一张雪佛兰汽车标志的轮廓,问成年人:这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加号、几何图或汽车标志,还有很多人停顿半天,也没有什么想法。但是在4-6岁的孩子眼里,这个图像意义无穷:飞船,火箭,城堡、潜艇、宽大的衣服、面具……2018年六一儿童节,雪佛兰公司把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贴到了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大城市的地铁站里。每个地铁站里,都有行人驻足围观。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6)

雪佛兰的这次营销,借助孩子们的想象力,点燃了大人们的美好情感。那些看似幼稚的图画,正是成年人回不去的童年。这次情感触发,让人对雪佛兰的logo印象深刻。

触发想象力,要选择恰当的连接物、参照物。

我们人类大脑神奇的连接机制,能由此物及彼物,前提是你给用户恰当的信息。

比如一个平面广告,一位美女肤质白皙细腻,旁边是一瓶玉兰油。人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把二者联系到一起,肌肤如此之好,是因为玉兰油的功效。

德芙巧克力有句广告词,“牛奶香浓,纵享丝滑”,就是用“丝”来引发消费者的想象力。在和李易峰的广告里,Angelababy也用一句“真的有这么丝滑吗?”,不断强化用户的感受。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7)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想给某所学校推销照明产品,用来提高黑板的亮度。但是学校不为所动,怎么说都没用。一个推销员想出了办法,他带了一根细棍子,给学校领导进行了演示。在黑板前,他手持细棍子的两端,用力把它掰弯,又松手。他说:“学生的视力就像这根细棍,如果太过用力,学生的眼睛就会受损。视力受损严重,将无法恢复,到时候花多少钱也无法弥补了。”这种把细棍和视力放在一起的演示,调动了学校主管的联想能力,没过多久,通用电气的照明设备就卖出去了。

想象力还要让用户有充分的掌控感。

我们分析成瘾机制的时候,曾说过,成瘾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匮乏。我们带着各种欲望活在这个世界上,可是资源永远匮乏,永远不够,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如果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其实对品牌的上瘾,就是人们的匮乏感与品牌绑在了一起,在想象中实现了某种拥有。

比如随着年龄增长,皱纹渐渐多了起来,脸上胶原蛋白也不够用了,想想20多岁素面朝天,现在不化妆都不敢出门。大牌化妆品都在主打“对抗岁月”,用护肤品就可以“弹弹弹,弹走鱼尾纹”。

成瘾的产品,一定要让用户有这种掌控感。掌控感是自我感觉,甚至是人们的错觉,但是人们愿意活在这样的错觉中。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8)

开启用户的想象力,要学会用产品讲故事。

讲故事,其实是为了让用户与产品建立连接,让人们能自己去理解产品,这样用户更容易开启美好想象。

提起益达口香糖,很多人都会想起“你的益达”。广告里一个甜甜的女孩,一个阳光的男孩,女孩买了一瓶益达,男孩微笑着说这个对牙好,女孩又多买了一个,悄悄留了一个给男孩,男孩喊她,“你的益达”,女孩转身,微笑着说:“是你的益达!”这个广告在短短的时间内,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段有趣的相遇。观众进入故事场景,通过欣赏这种美好的感情,也对益达有了好感。

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一个成瘾的产品需要让用户开启美好的想象)(9)

永远不要低估用户用想象力编故事的能力。

淘宝上,那么多的商家聘请了专业的模特,专门请了灯光、化妆、摄影,还有后期制作,把产品设计的让你欲罢不能,其实就是为了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开启你的美好想象,让你可以围绕产品自编美好的故事。

比如看到一件漂亮的裙子,会想象穿上它一定会特别显瘦;穿着它参加聚会,很多男孩都会关注;要是穿这条裙子,坐在星巴克喝咖啡,一定很惬意……人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成瘾产品的作用,在于激发这种能力。

设计让人上瘾的产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想象开启了各种可能,能够帮助用户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设计产品,一定要把唤起人们的美好想象,贯穿到整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