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正

我的家最早在和平区英租界的郑州道,那是我的出生地,二楼两间50平米的屋子,自带卫生间,每月的租金在当时也算很贵了。

我家的东面是天津警备区司令部,看着站岗的解放军士兵心里可羡慕了。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1)

我的母校二十中旧影(网图)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2)

大约在1972年,我和体校乒乓球同学。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3)

我和左右两个中学乒乓球友在二十中学操场

我的母校二十中附小和二十中学紧邻警备区,再往前就是天津唯一的犹太教堂(1958年后改为小营门天主教堂),每周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去做礼拜。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4)

位于郑州道和南京路口的原犹太教堂(网图)

教堂隔河与平安电影院(天津最早由外国人建的电影院,后改名音乐厅)和小白楼相望,那时我们常去电影院前的小花园玩。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5)

平安影院(网图)

家对面有一个印度庙,经常施舍贡品,总有大人小孩排队领取;家的南面是重庆道和马场道,西面是民园体育场,去看球赛和参加运动会是经常的事;北面就是墙子河了,那时常拿网去河边捞鱼。

记得附近墙子河上有很多桥,离我家最近的就是湖北桥和新华桥了,湖北桥北就是天津新华医院(后改名为公安医院),东边还有平安桥,平安桥的南侧还有一座木制桥(是徐州桥吧),小时候总过桥去三星文具店买文具。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6)

湖北桥(网图)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7)

新华桥(网图)

儿时的记忆即清晰又模糊,玩弹球、拍毛片、弹烟盒、砍劈柴、踢罐电报、沾蜻蜓等都玩,记得北京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城南旧事” 里面说到的五、六十年代小孩子玩的几乎都玩过。

我家的邻居好像有犹太人,儿时还总和外国小孩玩耍。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8)

二十中学附小原一年级二班于1982年在小学操场合影。

我在家最小,姥姥、父母、哥姐最疼我,哥姐都曾带我去过起士林吃西餐和冷饮,记得有一次姐姐带我吃冰淇淋,我总说慢点吃、慢点吃,多坐一会有面子,那时就有虚荣心啦。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9)

早年的起士林(网图)

我家的楼顶有露天平台,那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当时天津市的建筑普遍不高,站在平台最高处眺望,四面景像尽收眼底。

往东可以看到二十中学的飞机式大楼和第一发电厂的烟囱,大概有六个烟囱吧,整天冒着黑烟。

平台的南面没有高的建筑物,可以看见远处有两个很高的杆子,上边有线,晚上闪着红灯,听说是今围堤道附近干扰台的。

对过的楼上冬天落满了乌鸦,叫声烦人;西南方可以看到老天鹅医院的建筑顶层;往西看到天津广播电台的发射塔和南开大学主楼楼顶。

平台的北面看点多一些,有利华大楼、渤海大楼、劝业场、百货大楼、天津市公安局大楼和原河北省公安厅大楼。

哦,差点忘了,东面几十米就是天津第二工人疗养院(原慈禧太后身前太监小德张的花园),那个带飞机风向标的建筑印象最深。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10)

小德张故居(网图)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11)

家门口的街景,郑州道与澳门路交口。

平台是我几乎每天都要去的地方,站在高处,看着远方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每年春秋季节,楼内三、五小孩相约都要在平台放风筝,放得好高啊!

还要喂食,就是将纸片剪成圆状,扎眼,套在风筝线上,顺着风就可以飘到高空的风筝跟前。记得父亲给我做了一个红色的大金鱼风筝,我喜欢的不得了,谁也不让动。

每年的国庆节晚上,平台就热闹啦,楼里的大人小孩还有熟悉的街坊四邻晚饭后都凑到平台上,等着观看放礼花。

当时燃放礼花的地方是渤海大楼(百货大楼也放过),打到空中的烟花照亮了平台,映红了人们喜悦的脸颊,每当花开时,平台上的人们都会发出欢呼声。

后来,这每年一次的燃放烟花好像在七十年代就 停止啦。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12)

渤海大楼旧照(网图)

儿时的天空没有雾霾,记得我经常躺在家中的床上,透过窗户看天空的白云,一朵一朵的白云从眼前飘过,让人遐想。

晚上,还要去平台看星星,天空真深啊,什么天狼星、北斗星火星、金星就是那时认识的,还可以看到流星不时从眼前划过,印象深刻。

夜深人静睡不着时,还能听到东站火车的鸣笛声和缓缓起动的车轮声,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13)

曙光影院(网图)

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记五大道上的童年)(14)

儿童影院(网图)

看电影也是儿时的最爱,附近的电影院有平安、儿童、曙光、莫斯科、大光明等。

儿童影院的票最便宜,五分钱一张,还有一角钱的两角钱的,根据电影的长短定价。几乎所有的电影我都看过,有的还看过多次,留下了一辈子的记忆。

儿时的天是蓝的,四季是分明的,心情是单纯的。1996年老宅拆迁,儿时的梦也随之而去啦。

二零二零年三月


作者方正,1956年出生于天津市和平区郑州道26号(后改为14号), 先后就读于天津第二十中学附小和天津市第二十中学。1973年参加工作,1975年入伍,1979年复员后在政府机关工作,1996年搬离郑州道 ,2016年退休。


编辑 | 紫石

关于我们

“情系五大道”公众号、头条号汇集了五大道人讲述的老故事及五大道人的文学、摄影作品等,旨在重温五大道老时光、探寻五大道人的生命轨迹、弘扬五大道的人文精神。欢迎新老五大道人踊跃投稿,文字、口述均可(有意者请在私信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本号刊登的文章(不代表本号立场)均为原创,不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