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蔡丽怡由吕铮同名小说改编,沈嵘、吕铮编剧,陈建斌、董勇、郝平领衔主演的公安剧《三叉戟》正在江苏卫视热播,开播一周,凭借鲜明的人物特征以及抽丝剥茧的案件分析,该剧在豆瓣开出了8.2的高分。

三叉戟老戏骨陈建斌(三叉戟陈建斌谈)(1)

陈建斌饰演的“大背头”崔铁军,董勇饰演的“大棍子”徐国柱,郝平饰演的“大喷子”潘江海,三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一线人民警察,在临退休之际因为好兄弟老夏的牺牲而再次集结,携手破获了一桩桩悬案。而每次庆功之余,“三叉戟”背后的分分合合,由于身体原因的一次次支撑,来自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压力,也让观众感受到来自于中年人的危机感与困境。

陈建斌在谈及戏里戏外和两个兄弟的相处时候,直言“默契”,对于“大背头”戏中的难处他也感同身受:“我理解他,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

三个男人一台戏,《三叉戟》直面中年危机

《三叉戟》聚焦即将退休的三个人民警察,他们既有对网络新媒体时代侦破手段的困惑和探索,也有彼此之间暗藏已久的矛盾冲突。在“大背头”眼里:“他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在“大喷子”眼里:“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笑中上演“三个男人一台戏”。

三叉戟老戏骨陈建斌(三叉戟陈建斌谈)(2)

有观众表示,陈建斌饰演的“大背头”,很多细节自然而来,完全感受不出在演,甚至让人联想起自己的爸爸,在人物烟火气的拿捏上,陈建斌颇有心得。

陈建斌笑言:“我觉得观众说的就是对的呀,他就应该想到他自己的爸爸、或想到自己的老公。因为我们表演的时候就是拿着生活的尺子在衡量,符合生活的这个尺子的标准的,就是对的,我们参考的标准就是生活本身。”

演及剧中大背头到了中年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时,陈建斌直言自已颇有共鸣,自然代入角色。“我经常感觉到有些时候力不从心。比如说我们戏里有一个细节我印象特别深,林楠有一次去找我,我正在这个车底修车,我就从车底下探头出来起来,跟他去警保处,那个过程就很费劲,我以前觉得是非常简单的一个动作,但是现在我觉得还挺费劲的,我觉得都不是演的,这个可能就是角色和演员的某些共同之处”。

陈建斌理解大背头:我理解他,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

《三叉戟》中陈建斌饰演的崔铁军,他其实是探案组的“脑力担当”,他有缜密的分析能力和过硬的探案经验,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也会遭遇跟丢嫌疑人、抓捕嫌疑人力不从心的时候,但他依旧熬夜蹲守在一线,在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

三叉戟老戏骨陈建斌(三叉戟陈建斌谈)(3)

陈建斌说:“我觉得我很理解这个人物,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他也面临着这个困境,人到了差不多50岁左右,你只能依靠一个惯性,可能就是退休、颐养天年,可是他的内心就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还是有不甘心的东西,还是觉得自己很有创造力,这些东西跟他日益老化的身体就形成差异。就像这个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当他们面临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将要过去的时候,他们内心不服啊,他就不服从这个命运的安排,还想跟这个命运交手、抗争,还想跟这个命运摔跤。挑战命运,不服从命运,继续奋战,我觉得这个东西是我喜欢的,感同身受的。”

在剧中有一段剧情,“三叉戟”合力将汤阿祥抓捕归案,在聚会的时候,剧中响起了《少年壮志不言愁》,十分点睛。陈建斌也被剧中人这种精神鼓舞,他说:“就像李宗盛的歌《山丘》里唱的:‘面对命运,不自量力地还手,至死方休’;也像《老人与海》里的那个老人,他面对着命运的大海,他说: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我觉得这些都特别像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他们,没有什么值得怕的,就是要拼,就是要奋斗。”

陈建斌陶虹CP特别带感,剧中跟我本人在家里不太一样

除了在事业上的披荆斩棘,摸索探寻,戏内关于崔铁军和张华夫妻二人的相处模式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网友们觉得两人演得很有cp感,演出了老夫老妻的感觉,甚至有网友笑言“这大概就是陈老师家的相处方式吧”。

三叉戟老戏骨陈建斌(三叉戟陈建斌谈)(4)

陈建斌笑答道:“我跟陶红老师的家庭戏份,这肯定跟我自己本人在家里不太一样,因为我不可能钻到蒋老师(蒋勤勤)怀里去让她安慰我,我觉得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但是像张华在那儿数落大背头那大段儿戏,因为剧本就给到了,陶红老师演得也特别好,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剧本、导演、演员缺一不可的状态,才能把那些演的那么鲜活、那么真实、那么有代入感”。除了探案戏份热血感,《三叉戟》中的家庭戏、情感戏也充满烟火气,成为该剧被赞“接地气”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