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西战争往前数一百年,往后数一百年,英国都从来没有过这么团结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有伊丽莎白一世个人能力强的原因,但这期间确实是百年战争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前唯一的一段英国没有大的内斗,一致对外的时间。

英国海战的战术(英西海战怎么回事)(1)

有些修改历史记忆爱好者为了贬低英系文明,拿所谓的英国战后进入四十年低迷期来说事。按照这个逻辑,西班牙进入了多久的低迷期?已经四百多年了,而且还在延续。。。

对于一场时间不长(20年以内,也就是不超过一代人时间)战争的胜负,看战后条约或者实质性结果比看战报有用,因为战报或许会吹嘘,战果才是对实力的真正评估的结果(除了弱国依靠强国获得与实力不符的收益这种特殊情况)。如果你觉得这个条款高估了对方,大可以不要承认,继续打下去不就完事了?类似一战后中国和日本都觉得自己没分到好处很委屈这种态度,完全就属于冲锋陷阵你不上,趁机揩油你最行的典范。还有有些人觉得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的神罗和普鲁士是被英国卖了,这就是先把神罗和普鲁士宣传成这两次战争英国一边的主力,宣传到自己都信了,然后无法解释为什么“主力”在和平条约中拿不到好处,只好解释为被英国阴了,仿佛当时英法德的外交人员都是不清楚实力对比的傻子。

而英西战争的结果,很显然是西班牙吃亏了。西班牙从头到尾就没有实际干涉到英国对爱尔兰的渗透,反倒赔了一个荷兰。无论怎么辩解说西班牙赢了,也改变不了荷兰没了的事实。

英国海战的战术(英西海战怎么回事)(2)

英国在英西战争之前,之后,出现过很多次非常弱鸡的表现,这个确实不可否认。但是那只是因为英国在内斗,不能发挥出真实实力。在英国没有严重内斗的时候,能跟哈布斯堡帝国打成这样是不奇怪的。西班牙国王被英国内斗时的弱鸡表现所迷惑,决定尝试征服英国,这期间确实是英格兰有彻底沦落到掉出欧洲大国行列危险的时期,但值得庆幸的是,也正是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关头,英格兰停止了内斗,最终没有失去信仰,野心和自由。

“将我的鼓带回去,当英格兰再度面临危难的时候敲响它,我的灵魂将会回来,再一次为英格兰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