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过目不忘(心理攸同道术未裂)(1)

(图文无关)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序言为骈体文字,其中一句:“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在学术界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人民视觉/图)

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序言为骈体文字,其中一句:“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在学术界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据署款“壬午中元日,锺书自记”,此文完成于1942年。

此骈句的上句,应化自宋儒陆九渊的“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如再往前追溯,则或是《孟子·离娄下》:“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按,陆九渊句见《陆象山全集》卷三五,此语与佛家语“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的不二法门可成参照。然而明末清初基督教传入中土,中国文人(如入教的李之藻)在涉及中西文化交往时,也都强调“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自辩,实际并不合宋儒本意。清初理学家李颙《二曲集》:“心之所同然者,理也,义也。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千百世之上,千百世之下,无不同者,理义同也。”(卷四十二)

骈句的下句,系从文脉传承光大来评论。“道术将为天下裂”,见《庄子·天下》:南学、北学,原指经学的南、北两脉。南北朝时期经学分南学和北学。《北史·儒林传》:“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尚书》《周易》则郑康成;《诗》则并主毛公,《礼》则同遵郑氏。”江左指南朝,河洛指北朝。南学大体继承魏晋学风,重文辞,不重经术,兼采众说,随意发挥。受佛教影响,把讲经记录编为讲疏、讲义。对唐朝学者影响大。北学则继承东汉学风,朴实而保守。拒斥老庄之玄虚,崇尚儒道。“道术未裂”,原指中华文化的源头一个整体。北宋胡寅《崇正辩》:“三代而上,道术未裂,国无异政,学无异端”(卷三),这是说上古之时,学皆在王宫。但在欧风东渐、帝制覆灭后,1933年,史学大师陈寅恪致信陈垣:“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不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表达了对北学将亡、南学式微的忧虑。

钱锺书行文,惯用骈体,文中“南学北学”适所以偶“东海西海”,不必胶柱鼓瑟地坐实了。但这副骈句,出现在抗战后期,回应了学界某些人士鄙薄江淮、悲观无为的错误观点,因此既是作者忧患式的文化观照,也是前瞻式的治学自信,跨历时空,意在会通,有着重要的思辨、比较价值。

在民国时期,此类文字亦常见。如王国维1904年写《叔本华赞》:“人知如轮,大道如轨。东海西海,此心此理。”闽派诗人陈宝琛1931年为哈佛大学中文图书馆题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署款“辛未六月为哈佛大学中文图书馆题 陈宝琛时年八十又四”,至今仍悬于聚会厅的位置。陈宝琛是宣统帝溥仪的老师,但就实践来看,他并不是以道德姿态标榜的冬烘之士,他对西方的器物制度并非一味拒斥。蛰居家乡期间,他曾在福州创办东文学堂,后改为全闽师范学堂,是为福州新式教育之始。他又积极参与福建铁路之兴建,并远赴南洋筹集股款。对联文字是陈宝琛后期思想写照,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在今天来看,仍具启示意义。钱锺书早期的字、诗均学“闽派”,在序言中写出这“心理攸同,道术未裂”名句,也确是“守正出新”了。

裴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