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受欢迎的文化符号有哪些?”

这个问题可以牵扯出中国文化的一系列经典,但也暴露了国内文化产业当下的迷茫与缺失。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实体,在我国向外输出的文化符号中有孙悟空、熊猫、功夫等IP代表,但似乎也仅限于此。

反观国外,提及IP制造,迪士尼是个迈不过的话题对象。从经典文学、童话、寓言等多元文化内容体系中吸取精华的迪士尼,已成功打造出一个超级“IP帝国”,但它却并未止步。从收购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到21世纪福克斯,迪士尼种种举动下最核心的目的无非是收回所有超级英雄的版权并扩充自己的IP帝国。

而在国内,支撑着文娱产业繁荣的依旧是经典IP,即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各类流行符号被推出,但它们的生命脆弱又短暂,属于互联网新时代的文化IP依旧没能真正诞生。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1)

中国从不缺经典IP,缺的是当代人喜欢并认可的文化符号,这是整个文化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时代赋予的新命题。就在今晚,娱乐独角兽发现,新华社瞭望智库发布了一份“新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六大趋势”报告,六大趋势其一是“新文创”。报告指出,作为新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新文创的目标便是“打造新时代的文化符号”,中国虽然已是文化大国但却并不是文化强国,要想真正做强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文化主动权,必须在“高度”上有所突破,打造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而新文创“它代表了目前网络文化发展的核心趋势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

“新文创”,由腾讯于今年4月正式提出,是“泛娱乐”概念的一个升级。相比“泛娱乐”,“新文创”思路更强调IP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的良性互动。在刚刚过去的ChinaJoy2018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也就这个思路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抛出“打造中国文化符号”议题。可以看到,腾讯正试图打破中国当代文化符号缺失的困局,以新文创为指导,探索文化符号打造的方式方法。

重塑:从“泛娱乐”到“新文创”

将时间线拨回到6年前,彼时的腾讯率先提出“泛娱乐”概念,其最初的战略构思更多地是建立在明星IP上,围绕粉丝经济而展开的对文娱产品的价值开发。

在过去的6年间,“泛娱乐”逐渐被行业认可,并成为大家一起践行的重要发展趋势。据《2018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显示,2017年的中国泛娱乐核心产业产值约为5484亿元,同比增长32%。要知道,这个数值在2011年还只是1888亿元,如今却在数字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五分之一,实现了几何级数的攀升。

“从孤立的作品到共生的IP,本质上是文化生产方式的理念转变。”正如程武所言,通过生态化的共生,各相关领域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数值的增长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实现了IP概念在行业内的普及,并带动行业开启了文化生产方式的“理念变革”:从“以单一作品为核心”到以“IP为核心”的观念转化。围绕着对IP的塑造,不管是行业内的协作、产业逻辑还是商业生态,均发生了积极且巨大的变化。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2)

与此同时,对于互联网内容平台而言,如今的文娱产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内容产业疯长的背后IP却逐渐成为快销品,加之人口红利的消失及经典IP池的“枯竭”,业内逐渐意识到了IP一味“啃老”危机。对于当下的市场来说,如何重构一种新的打造模式以延续IP更长久的价值?“创造IP”比“消耗IP”更为关键。

“新文创”应该是这种新模式的积极探索。用程武的话来说“所谓‘新文创’,简单来说就是在新时代下,一种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从6年前的“泛娱乐”到6年后的“新文创”,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娱乐”到“文化”的过渡。以腾讯为首的互联网企业,其着眼点已不再只是简单的对明星IP或独立IP的开发,而是以创造IP为核心,将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进行全方位结合所开发的新型生产方式。

大势所趋:“新文创时代”的互联网企业

在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之后,可以看到,这种崭新思路开始逐步辐射到多家战略合作公司,首当其冲的就是游戏企业。盛大游戏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被正式授权进行文物文创的开发,以通过对文创IP的升级、衍生品开发、功能游戏以及大数据整理等合作,共同传播中国南海文化。

西山居也在7月初为《云裳羽衣》发布了缪斯觉醒、《云裳格物》等多个具新文创思路的项目。其中,《云裳格物》与湖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馆以及苏州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合作,在游戏内添加各种美学文化元素和传统服饰,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3)

当然,这股“新文创风”也吹到了ChinaJoy。历经15年的发展,ChinaJoy已然发展成为全世界排名前四的游戏展览会,继前年“游戏新时代,拥抱泛娱乐”以及去年“同行十五载,共享泛娱乐”的主题后,今年ChinaJoy的主题为“智汇新时代,畅享新娱乐”。今年在会场,腾讯特设新文创展区。

主题为“BEYOND FUN”的腾讯互娱展区,给人最直挂的感受莫过于其对游戏、动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展区内,不仅有众多游戏衍生的手办、绘画作品,还可以看到以敦煌元素为主题的《王者荣耀》游戏皮肤以及故宫主题的游戏;不仅有《折扇》、《尼山萨满》、《子曰诗云》、《榫接卯和》、4款“中国风”游戏,甚至还可看到腾讯动漫联手故宫博物院所打造的漫画《故宫回声》,以及与敦煌研究院和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携手打造的敦煌故事《风起鸣沙》;腾讯影业更是展出了今年推出的包括“时代旋律”、“东方故事”、“次元破壁”、“中国科幻”及“国际探索”在内的首批五大文化产品系列,及《影》《庆余年》《古董局中局》等项目的海报、片花。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4)

“大部分真正能够成长起来的IP,都有我们熟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在腾讯的新文创生态逻辑中,程武认为首先是要关注IP的价值观,关注IP文化价值的承载。

与国内早期市场上将IP价值等同于短期热度的做法不同,新文创更加关注IP在“文化 产业”层面的二元价值,追求的是IP的长线系统化发展。诚如程武所言,IP不仅要有新潮的体验,更应具有能承载用户情感的文化内涵。

以目前颇受欢迎的动漫为例,无论是《狐妖小红娘》还是《一人之下》等作品,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传统神话、道教带来的新鲜感外,更重要的是故事内核,其所传递出的梦想、友情与忠诚等话题,无一例外直击当代人的情感共鸣。“文化的背后其实都是情感,而情感凝聚的其实就是文化。”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5)

除了价值观,打造文化符号,还需要连接更多元的主体,广泛汲取社会力量,整合优质的文化资源。新文创在商业合作之外的链接主体正变得更加多样化。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众多非商业类的文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到邀请了方文山以故宫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歌曲并请易烊千玺来演唱,再到对战略合作企业的积极辐射,立足于“科技 文化”战略的腾讯,正在尝试用互联网和科技的力量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

未来可期:打造中国新文化符号

事实上,要实现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打造,对于IP操盘者而言不仅要有“匠心”,更重要的还要有“耐心”。在程武看来,“真正的耐心,不是简单的态度,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长线、系统构建IP的机制。”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6)

过去6年间,单是腾讯互娱,就完成了腾讯游戏、腾讯动漫、阅文集团、腾讯影业、腾讯电竞五大新文创业务的布局,串联起了中国文娱产业上下游的多个环节,基本形成了一个以IP为核心的生态化共生环境。 例如正在打造的《庆余年》,这个源于小说的IP,正在多维度地进行着电视、电影、游戏以及漫画的全产业链开发,类似案例其实还有很多。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腾讯从“粗放”向“集约”的一次转身,是其对产业链上下游更深入的探索。

如今,腾讯游戏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研发和发行平台,并以游戏的力量赋能社会,担负起帮助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责任;于去年上市的阅文集团,无论是在内容的数量、品质,还是作者影响力、IP价值上均已成为行业的引领者;月活用户超1.2亿的腾讯动漫和用户规模超2亿的腾讯电竞也都陆续成长为各垂直领域的领导平台;较为年轻的腾讯影业也正不断深入行业,成长为一个专注于优质影视作品打造的开放的内容平台。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7)

当然,作为文化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就是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做文娱产业从来不是孤立和封闭的,打造文化符号的最终目的也在于“走出去”。对此,做着积极的尝试和努力的腾讯也正在寻找恰当的表达方式。

在游戏方面,由腾讯自主研发的《王者荣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已在全球超85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拥有了过亿的注册用户。同时,全球注册用户最多的移动游戏《AoV》也将与《英雄联盟》、《皇室战争》一起,首次出现在亚运会的赛场上。

文学方面,在去年推出了海外门户“起点国际”的阅文集团,目前已坐拥3000余部原创英文作品以及150余部英文翻译作品。

动漫方面,腾讯方也已陆续向美、日、韩等多个国家授权85部漫画作品和35部动画作品。

网红文创展会(新文创已成行业趋势)(8)

影视作品方面,“不孤立做影视”的腾讯影业,除了参与已经上映的《魔兽》、《金刚:骷髅岛》、《神奇女侠》、《头号玩家》外,亦推出了包括《影》、《庆余年》、《古董局中局》、《黄金瞳》、《藏地密码》、《斗破苍穹》、古龙全系列等即将面世或正在孵化中的作品,并与好莱坞知名制片公司Skydance Media合作开启新版《终结者》,进一步深化国际探索。

“许多中国故事,正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全球的文化市场,并逐步接入到全球文化生产体系之中。”程武说。打造中国新文化符号是文创行业共同的责任,也是共同的使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文创乃大势所趋。

在互联网给中国及中国文化提供的发展机遇中,所有企业所有人都心系一处。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