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的第三周,依然是紧张而又忙碌。除了工作训练,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天和核心舱的布置,其中就包括安装各种健身器材。装备齐全后,航天员们开始了每天规律的健身生活。除了健身,每天的用餐时间也成为他们轻松惬意的时光。下面就一起来围观他们的太空生活。

太空用餐 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是怎么吃的(花式用餐一个也不能少)(1)

吃饱了才能干活,航天员也不例外。太空第三周,三位航天员显然已经适应了太空用餐,开始了花式玩法。这是6月25日天和核心舱内摄像机记录下的画面,中午12时10分,三名航天员正在享用午餐,三人边吃边聊。每位航天员的餐具各有不同,刘伯明没有使用餐具,聂海胜用的勺子,汤洪波用的筷子。在失重环境下用筷子吃饭,细小的食物总是容易飘出去,好在汤洪波反应快,迅速接住了食物。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是怎么吃的(花式用餐一个也不能少)(2)

15分钟后,聂海胜第一个吃完午餐,随即就来了一个后空翻,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倒立,这些在地面上饭后禁止的动作,在太空中并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可能聂海胜还是觉得有点不过瘾,又展开了太空自行车,骑了一把。 一旁的汤洪波则漂浮在核心舱,心无旁骛地享用自己的美食。10分钟后,短暂的午后休闲时光结束,三名航天员陆续回到岗位。

太空跑台 动感单车 太空健身房一应俱全

在太空,也要保持身体的最好状态。如今,航天员们的太空健身房已经一应俱全。6月28日,在空间站小柱段睡眠区过道上的神秘装置揭开了神秘面纱,这就是太空跑台。18:30左右,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在吃晚饭,聂海胜开始为太空跑台安装电子设备,安装完毕后,他又开始穿着特殊的马甲,这时候,汤洪波也飞过来一起研究设置电子设备。设置完,聂海胜便迈开了“太空步”。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是怎么吃的(花式用餐一个也不能少)(3)

与地面不同的是,它增加了重力模拟装置,施加一定的压力将航天员束缚在跑步机上,航天员在跑步机上相当于在正常重力环境下进行运动,锻炼了骨骼肌,并压迫骨骼刺激了骨的重建。画面里聂海胜不断调整设置,步伐也在逐渐加快。接近尾声,汤洪波用相机留下了队友跑步的音像资料。摘下重力模拟装置后,聂海胜认真地进行了小腿按摩,缓解肌肉疲劳。15分钟的跑步,在地面大概3公里,看来航天员在太空的运动量一点也不小。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是怎么吃的(花式用餐一个也不能少)(4)

太空健身锻炼骨骼肌肉 克服失重影响

除了太空跑台,还有这辆太空自行车。画面里,汤洪波腿部运动幅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通过增加间歇的或者冲刺的运动状态,来刺激航天员的心率的阈值,增加心血管的调节能力。再来看升级版的蹬车运动,航天员佩戴专用的呼吸器强化心肺功能,还有专门的上肢锻炼模式装置来增加全身锻炼效果。拉力带也是太空健身的重要装备,航天员们解锁了各种花式运动姿势。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是怎么吃的(花式用餐一个也不能少)(5)

航天员在太空吃饭是怎么吃的(花式用餐一个也不能少)(6)

当然,航天员的每个动作都是有设计方案的,有规律的、持之以恒的锻炼对于长期失重状态下提高工作能力,防止心血管功能失调、骨质脱钙、肌肉萎缩等都有明显的效果。长期飞行的航天员每天运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

来源: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