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异常减少引起的一种疾病。血小板减少最大的危害就是人体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表现,血小板减少也有不同的分类。

血小板减少症有6种常见的类型,你都了解吗?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患者常见,具体病因不明,通常 跟病毒感染有关。主要临床特点是: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一般是急性发作,大部分患儿6个月之内得到好转或者治愈。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的后果(血小板减少症有6种常见的类型)(1)

二、药物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此病常见的病因有两种:一是在服用某种特定药物后,引发身体产生对抗血小板的自体抗体。二是妇女怀孕 期间,经服用药物产生对抗血小的抗体,此抗体再经由血流转移到胎儿体内,导致胎儿血小板减少。

三、药物引起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此类血小板减少症同样可分为两种:一是服用药物会直接影响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导致血小板的数目减 少,出现典型的紫癜及出血症状。第二类是服用药物不会降低血小板的数目,但却会破坏血小板的功能,使 血小板无法凝聚在一起。比如阿司匹林,可降低血小板附着能力,从而让血小板失去正常的凝血机能。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的后果(血小板减少症有6种常见的类型)(2)

四、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缺乏症

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缺乏症患者血小板数目正常,但血小板功能异常,进而引起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如:巨大 血小板综合症。患者血小板中缺乏附着血管壁的接受器,受伤后不能顺利附着在血管损伤处,从而导致出血 不止。还有一种是格兰茨曼氏血小板无力症,这属于先天性的血小板异常疾病,易引起粘膜出血。

五、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症是比较严重的,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和红血球计数减少且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这类疾 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身上。其主要特点是意识模糊、说话不清晰、头痛昏迷和嗜睡。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导致的后果(血小板减少症有6种常见的类型)(3)

六、后天血小板功能缺乏症

肾功能衰竭、长时间大剂量用阿司匹林药物和抗发炎药物、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都会 影响血小板功能发挥,使得患者皮肤出现点状紫癜和淤青,出血时间延长、月经量增多和胃肠道出血等。

不管是哪一种血小板减少,都需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加重。同时,科学护理,健康饮食,避免发生严重的出血症状。

关注我了解更多血液病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