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宝强的老婆出轨一事,刷爆了网络。各路吃瓜群众兴奋不已,看热闹评论是非的天性喷薄而出。但是我不想聊这破事,我想聊聊圈子。

我们每个人都处身在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圈子里。有亲戚圈、同学圈、朋友圈、邻居圈,也有同事圈、生意圈等等。

对很多人来说,大学同学的这个圈子,里面的阶层跨度和贫富差距可能是最大的。大学的牌子越响,学生内部的阶层差距就越大。

大学有哪些高质量人脉圈子(大学本科时期的同学圈子)(1)

【注:图文无关】

我读大学时,全班25个人,有5个贫困生,其中2个是特困生。这两位特困生一个来自云南,一个来自甘肃,家庭非常困难,连来学校报到的路费都是学校给解决的。他们读大学以前从未出过地市一级的范围,连电脑都不怎么会用。

除了贫困生,剩下的人,大部分每月的生活费在一两千块钱之间,普普通通,毫不打眼。另外有几个高富帅白富美,每个月多少钱不清楚,但是隔三差五都能看到他们买名牌衣服或高档化妆品,经常看他们到哪哪哪去旅游度假拍一堆照片晒着,有时候还会开着豪车进校园。

热播剧《好先生》被猛喷的众多槽点之一就是,身家几百亿的江浩坤和屌丝陆远是如何成为哥们儿的?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会有交集的?答案就在大学,江浩坤和陆远还有甘敬是大学同学。虽然在现实中,有钱的公子哥和穷人家的孩子,就算是同桌,也很难玩到一块去。但同学关系,是他们产生交集的唯一可能的途径。不是在同一个学校读书的话,江浩坤和陆远连成为点头之交的可能性都无限接近零。

前几年的另一部剧《咱们结婚吧》,男主角黄海波,演的是小公务员,平时也只能跟小宠物店店主结交。要不是大学,他也认识不了婚纱公司的老总,也就没办法暗中给高圆圆安排工作了。没有大学,黄海波也认识不了那几个随便吃顿饭就几万块钱的同学,段西风还高利贷的事情他就不可能帮的上忙了。

大学有哪些高质量人脉圈子(大学本科时期的同学圈子)(2)

对一个屌丝来说,工作以后能结交到比自己高出好几个阶层的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既需要有奇遇,又需要你这个人会来事儿。大多数人想都别想了,注定只能在自己的阶层里混混。

虽然大学一毕业,大家各奔东西,联系越来越少,能持续联系的也就那么三五个。很多人会说这是无效人脉,没有意义。如果不那么功利地去看问题的话,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圈子里有那么几个牛逼的过客,对你的眼界提升是大有好处的。

年轻人如果出身不好,起点低,那是既定的事实,抱怨也没用。穷不可怕,怕的是眼界低、格局小。稍微取得了一点小小成绩,就飘飘然,自以为够牛叉了,可以松懈下来享乐了。一晃眼没过几年就三十岁了。从三十岁开始,大部分人的精力和雄心在极速衰减,向上攀登的难度在加速累积。一个人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在三十来岁时就已经定型了。你的眼界决定了你事业天花板的高度。

再过半个来月,大一新生们就要去报到了。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新生们,你们要知道,你们即将进入一个能接触到很高阶层的人的神奇地方。这种机会,除了大学,以后很难会有。但你们大可不必刻意结纳有背景的同学,很多时候你硬攀不上的。谁也不是傻子,人家能不知道你想干嘛么?

回忆一下自己的大学时光,周围肯定有那么个别同学,有着超越年龄的精明世故,私下里能跟学校里的很多中青年教师称兄道弟,每次考试前都能享受到限量版的“划重点”,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一个都不落下。当时我们就想,这么练达的人,将来出社会后估计会很吃得开。

可实际上,毕业几年后,我发现这类人普遍混得不好,不论是职位、收入还是职业前景,都没达到同班同学的平均水平。我没有认真推敲过个中原因,我只是觉得,如果你想从别人身上直接地获取某种好处,你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可以交换的东西,要不然谁理你?还不如扎扎实实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来的实在

在大学里交朋友要顺其自然,大家志趣相投,自然会有交情。结交不上也不必勉强。在你的朋友圈里,多几位高层次的标杆,没坏处。就算没有深交,他们的存在,也能帮助你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