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既然认识到人才就在身边,自己的身边有人才,那么到底怎样识别人才?

为什么要开展人事谈话(识别人才贵在得法)(1)

一直以来,识人之术在中国颇受重视。中国古代的“领导”们在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发现和总结了内容丰富的识人方法和艺术,在各类经史子集中包含着许多精辟和深刻的论述,成就了中国传统领导艺术的独特魅力。

比如,庄子的“九征法”。在《庄子·列御寇》中,庄子阐述了识人的九种方法:

“远使之而观其忠”,委派他到遥远的地方去任职,用以观察他的忠诚度;

“近使之而观其敬”,安排他在身边任职,观察是否恭敬和谨慎;

“烦使之面观其能”,不断地让他去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观察他的能力如何;

“圣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间提问他问题,观察他是否机智;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交给他期限紧迫的任务,观察他是否守信用;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托付给他大笔的财物,观察他是不是仁人君子,清廉与否;

“告之以危而观其节”,把危难的情况告知给他,观察他是否能坚守节操,秉持原则;

“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故意灌醉他,观察他的仪态和本性;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用男女杂处的方法,观察他对待女色的态度。

于是,“九征至,不肖人得矣。”通过上述九种表现进行验证,不好的人就自然显现出来。这样一来,人才和人品也识别出来了。

再比如,吕不韦《吕氏春秋》的“外则用八观六验”“内则用六戚四隐”,刘劭《人物志》中的“八观五视”,诸葛亮的“知人七法”等等。其中,诸葛亮在《将苑·知人性》里指出:

为什么要开展人事谈话(识别人才贵在得法)(2)

“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点;二曰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些凝聚着中国传统领导艺术的大智慧,闪烁着无限璀璨的光芒,是我们学习领导艺术,在实际领导活动中掌握识别人才之术的无尽源泉。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的识人之术,结合当代领导工作的实际,可以了解掌握七种识别人才的方法。这些方法颇具可操作性,既能识别人的才能,又能识别人品的良莠。

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用谈话的方式,全面考察和了解对方的思路是否周全,知识面是否广博,见解是否深刻

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如果一个人的学历、职称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专业对口,那学历和职称是起很大作用的,在这种前提下,这个人是人才;但是有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才能靠学历和职称是衡量不出来的,譬如军师型、参谋型、智囊型人才。中国没有军师学校,更没有军师学校毕业的博士,而军师型、参谋型、智囊型人才对领导来说是非常有用、非常重要的。

中国历来有重视军师的习惯,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姜子牙就是有名的军师春秋战国时代的孟尝君手下有食客三千,吕不韦的门人食客也有三千,明朝的朱元璋有智囊刘伯温,近代的曾国藩手下有许多幕僚,就连古代七品芝麻官县官,手下还有个师爷。

到了现代社会,我们反而忽略了这一优良传统。现代企业的战略发展部和现代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室仅仅承担了古代智囊的一小部分功能,而军师型、参谋型、智囊型人才不仅可以为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为领导的个人前程出谋划策,这样的人才对领导来说是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介贫民一直做到皇帝,智商情商自然很高,事业也做得很大,但依然需要智囊为他出谋划策。作为现代领导,很难说在用人上就会比朱元璋高明,因此要加需要军师型、参谋型、智囊型人才为你提供帮助,指点迷津。

为什么要开展人事谈话(识别人才贵在得法)(3)

那么领导应该怎样寻找军师型人才呢?首先,大张旗鼓地招贤纳士显然不行,容易引起上级的猜忌,认为你野心太大。其次,也不能采用出题目考试的形式,仅靠几道考试题无法判断岀谁是军师型人才。寻找军师型人才要用最简单、最不动声色的方法,私下寻找,悄悄地进行,用谈话的方式,全面考察和了解对方的思路是否周全、知识面是否广博、见解是否深刻。

谈话、聊天是最不动声色的方式、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大家一起吃个饭,在饭桌上边吃边聊;约对方到茶馆里,边喝边聊;或者去办公室,或者到家里坐坐,都能聊天。聊天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无话不谈,海阔天空,题材不限。以自己作为领导的人生社会阅历,和对方进行一次比较深入的谈话,就可以大体上了解这个人思路是否周全、知识面是否广博、见解是否深刻。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做军师,也就是长谈了一次。诸葛亮用1000字左右的隆中对,把自己周全的思路、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刻的见解三个方面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刘备一听,就知道这就是他苦苦寻找、盼望已久的军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心寻找,并且要通过谈话这种方式去寻找。

作为一个领导,一般说来要跟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交际的人以及交友的圈子很大、很广,譬如说今天有个朋友邀你去吃饭,还有朋友的朋友们也会参加,席间大家互相介绍、碰杯、闲聊。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注意到一个朋友的朋友讲话中显示出他的才能,显示出他看待问题的深刻性,你感觉到这个人很有用,是个人物,你就马上跟他交换名片,等下回就可以私下来往了。等你请客应酬的时候,你打电话约他过去,一般情况下对方会来的。这样一回生两回熟,彼此就成为朋友了。作为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几个这样的朋友。

为什么要开展人事谈话(识别人才贵在得法)(4)

军师型、参谋型、智囊型人才由两种人构成:一种是你手下的亲信心腹。但是这类人有个弱点,就是他惧怕你。因为他在你手下工作,如果他想出个主意,而你说这个主意不行,他往往不敢跟你争辩。第二种人类似朋友。做军师首先要人格独立,敢跟你当面争辩,不怕翻脸,在人格上不惧怕你,这一点很重要。

有时候领导脑子发昏发热,做出错误决定,下属不敢跟你顶,往往会按照错误决定执行,而朋友可以据理力争,直言相谏。双方可能大声争执,吵得面红耳赤,而你可能火冒三丈,非常生气。等最后冷静下来,你会认识到对方的观点很有道理,虽然忠言逆耳,但是改正了错误决定,挽回了重大损失。

忠言逆耳的前提必须是对方要在人格上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军师和智囊对你所起的作用很大,非常有用。这种人不要太多,一两个就足够了。

另外,有些事业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是不能告诉亲信和心腹的,因为亲信和心腹与你同在一个单位,或多或少有着一些利害关系。此时找朋友性质的车师谈谈更为妥当,因为朋友跟你没有利害冲突,纯粹给你出谋划策。

领导对待朋友性质的军师要心中有数,要像朋友之间相处一样自然交往,不必当面点明对方是你的智囊这层关系。遇到困难的时候打电话请对方过来谈谈,或者自己亲自过去聊聊。对方为你献计献策,要给予适当的回报。但必须注意回报的形式,不能采用给咨询费几千元这种赤裸裸的方式,而应像朋友交往一样,可以利用逢年过节,回报给对方的孩子和老人。总而言之,不要让他感觉是你雇用了他,要让他人格上独立,充分尊重这种朋友性质的军师。

通过这种谈话方式寻找到军师型、参谋型、智囊型的人才,无论对事业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前程,都大有帮助。

为什么要开展人事谈话(识别人才贵在得法)(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