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周朝历代君主不断给王公贵族、文臣武将等分封土地,这就是所谓的诸侯国。诸侯国的爵位从高到低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一定数量的诸侯国,但一般只有公和侯两个等级的诸侯国为后世所熟知,国力也比另外三个等级的诸侯国强大。

随着周王朝统治力和影响力下降,很多诸侯国陆续废掉原有爵位,自称“王”,意味着与周王朝平起平坐。到了战国后期,所有的诸侯国都已经称王了。

秦国皇帝一统天下之始(秦国首位废公称王的君主)(1)

最终统一中国的秦国,最初的爵位也是公,但随着国力强大起来,也废公称王。那位废公称王的君主,正是大名鼎鼎的秦惠文王,秦始皇的四世祖(一世祖秦庄襄王,二世祖秦孝文王,三世祖秦昭襄王,三世祖秦武王,四世祖秦惠文王,五世祖秦孝公)。

秦惠文王生于公元前356年,嬴姓赵氏名驷,是秦孝公最宠爱的儿子,年少时被秦孝公立为太子。秦孝公实行变法图强的时候,以法治国,法治非常严厉,身为太子的秦惠文王不慎触犯了禁令。

本来秦孝公想着是自己的太子犯事,打算不了了之,但商鞅却说:“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令对所有人平等,就算是王公贵族犯事,也要接受处罚,否则秦国不能强大起来。”

秦国皇帝一统天下之始(秦国首位废公称王的君主)(2)

秦孝公听了商鞅的话恍然大悟,当众处罚了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因此事对商鞅非常忌恨,等到他继承秦国大王之位,他立刻以谋反罪处死商鞅,并且株连商鞅一家老少。

其实秦惠文王杀害商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秦孝公临死前,任命商鞅为辅政大臣,并且授予商鞅权力:如果秦惠文王不思进取、昏庸无能,商鞅可以取而代之。

授予自家王位可以让大臣取而代之的权力,这种事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是绝无仅有的。

秦惠文王继位后,对手握大权、威望极高的商鞅非常忌惮,他处处受到商鞅的牵制和约束。于是,秦惠文王狠下决心,以谋反罪把商鞅车裂而死,并且株连其一家老少。商鞅一死,秦惠文王的王权得以巩固。

秦国皇帝一统天下之始(秦国首位废公称王的君主)(3)

虽然秦惠文王处死了商鞅,但他深知秦国从秦孝公时期能由弱变强,跻身强国之列,商鞅的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所以他在位26年,秦国方方面面基本维持秦孝公时期不变。另外,秦惠文王知人善任,重用非秦国人张仪、司马错等,在他们的辅助下,秦国进一步富强。

秦惠文王对秦国的贡献,在于开疆拓土,他向西迫使义渠国臣服,向南吞并了巴国和蜀国,向东蚕食了韩、赵、魏三国疆土,使秦国疆土足足扩大了一倍之多。六国因为忌惮秦国的强大,曾经用合纵战略攻打秦国,但秦惠文王采用张仪的连横战略,成功瓦解合纵战略,从而击败了六国联合进攻。从此,六国更加无力对抗秦国。

秦国皇帝一统天下之始(秦国首位废公称王的君主)(4)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十三年),秦惠文王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效仿六国,把公称号废除,改用王称号,即废公称王,从此秦国历代君主都称王。秦惠文王此举,彰显了秦国的强大国力,也彰显了秦惠文王要统一天下的决心。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二十七年),秦惠文王因日夜勤政,最终操劳过度而病死,终年45岁。

秦惠文王死后,儿子秦武王继承王位,延续秦国未完成的统一天下大业。

秦国皇帝一统天下之始(秦国首位废公称王的君主)(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