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显德六年,正在北征准备夺回幽云十六州的世宗柴荣突然病倒了,他强拖着病体处理政务,突然在一堆文书中发现一块木板。木板三尺左右,但是上面的字很让他吃惊上面写着:“点检做天子”(有的记录是点检做)。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1)

后周世宗柴荣

点检就是殿前都点检的简称,这个职务非常重要,是五代一来掌管军事的殿前司的最高领导,拥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点检做天子”意思很明确就是说殿前都点检要当皇帝。军事强人做皇帝在五代十国这个改朝换代犹如家常便饭的时代很正常,短短的五十余年已经换了十余个皇帝,基本上都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

柴荣已经当了六年皇帝,自然不希望出一个人来顶替自己,当他看到这个木板的时候他马上就想到了莫非张永德要当皇帝。

张永德确实有当皇帝的资格,为什么?首先他是现任殿前都点检,手中有当皇帝的实力,其次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女婿,而柴荣只是郭威的内侄,论起来还是张永德和他的后代和郭威关系亲近。

柴荣不想让张永德成为自己之后的皇帝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撤销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务,由自己的亲信赵匡胤出任这一职务,他认为这样就破了点检做天子的预言,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就因为他的这个决定断送了后周的天下,他认为会造反的张永德没有造反,安度余生;他认为忠心耿耿的赵匡胤反而取代了他的后代。

柴荣再回到开封后不久就死去了,他此刻最年长的儿子是七岁的柴宗训,皇位自然由他继承了。

皇帝幼小,国家不安稳有个专有名词叫做“主少国疑”,后周正处于这个时期,果然在柴荣死后半年多就出事了。

显德七年正月初二,刚刚过完新年,后周君臣就接到一条报告,不是拜年不是喜报,而是说契丹联合北汉率大军南下,企图报之前被柴荣大败的仇。

听到这个消息,年幼皇帝老道的臣子都慌了。仓促之中宰相等人做出了让赵匡胤率兵出征的决定。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2)

宋太祖赵匡胤

在这一命令下达后,赵匡胤赶紧准备去了,让慕容延钊带着先头部队出发了。但是开封城里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这条谣言传的人人皆知但是就宫中不知道,宰相等人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可是谁都没想到最后这条谣言确实真的。

临出发的时候,赵匡胤下令把自己的家人全部转移的寺庙之中,一面将来出现危险,然后出发了,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很显然他知道随后会发生什么,可是他不能保证家人的安全,只能这样保护他们。

第二天大军主力也出发了,本来边关告急,大军应该火速前进,尽快赶往边境支援,但是整支军队走了一天才走到开封城外四十里远的陈桥驿,而且当天晚上就不走了就住在陈桥驿,丝毫没有着急的样子。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3)

陈桥驿

赵匡胤也是漠不关心军情,晚上居然喝了酒还把自己喝醉了,早早睡了。

赵匡胤睡了,其余的将士们没有睡。他们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其中有个叫苗训的人自称懂得天文,他向众人说白天他看到天上有两个太阳,其中一个太阳把另一个太阳给吞了。众人听了无不咋舌,这不是要变天吗?随后有人说现在皇帝这么小,国家有难,我们立多少功都不会有人知道。他这样一说众人纷纷表示自己现在给小皇帝卖命就是白白送死,不如立个能知道咱们的人当皇帝。这一说马上就有人附和不如立太尉为皇帝(太尉是对赵匡胤的尊称)这样一来咱们就有保障了,这一提议迅速引起了众人的附和。于是一直和这帮士兵混在一起的赵匡胤亲信赵普和弟弟赵匡义(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不过很多记录显示陈桥兵变的时候他根本就不在军中而是在开封,他参加陈桥兵变是当皇帝后强行加入的,这里姑且采取这种说法。)马上联合了将士,在天亮的时候闯入了赵匡胤的打仗。

赵匡胤不知怎么的一下子醒了过来忙问是怎么回事?大家表示现在天下无主,希望立太尉为皇帝。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4)

黄袍加身

赵匡胤一听连忙摇头摆手表示使不得,自己深受世宗大恩绝不能做这样的事,他就当没听到大家赶紧出去,他不会追究这件事。但是他反对不起效果,大家已经决定了不可能更改,这时有人拿出一件黄袍(真不知道,大军出去打仗,带着皇帝的黄袍干什么?)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然后山呼“万岁”。

赵匡胤穿上了黄袍没有再褪下了意思,他表示接受大家的拥戴,但是他要将士们同意他要求,他才当这个皇帝,否则他宁愿不当。众人忙问是什么要求?赵匡胤表示第一保护小皇帝一家,不能冲击皇宫;第二保护朝廷大臣不能随便侮辱杀害;第三严禁抢劫保护开封百姓,必能乱杀人。众人方法发呢表示只要你当皇帝就行,这点要求还是能做到的。

正月初四,刚刚出征的大军回来了,边关如此紧急,为什么大军刚走就回来了,这肯定有问题,把守陈桥门的士兵拒绝给赵匡胤打开城门。(赵匡胤是在陈桥驿当的皇帝,回来却进不了陈桥门)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5)

东京汴梁,陈桥门和封丘门

没有办法,赵匡胤表示过绝不杀朝廷官员,因此他没有强行从陈桥门进城,而是去了封邱门从哪里进了城。

赵匡胤带着大军回来的消息分明是篡夺皇位,一向和赵匡胤不和的韩通马上组织人马准备反抗,但是寡不敌众,最后同儿子一起被赵匡胤的亲信王彦升杀了。

而身为宰相的范质深深后悔自己一时轻率做出了让赵匡胤出兵的决定,他抓住王溥后悔不已以致将王溥的手掐出血来。

赵匡胤回城后没有立即去皇宫,而是将宰相请来商量“禅让”的事。分明是篡位,却非要说出这么文雅的赐予。范质很生气,大声质问赵匡胤今天所作所为对得起世宗吗?赵匡胤自然无言以对,倒是他旁边的罗彦瓌很生气,这帮书生真是多嘴,于是他拔出剑大声喊道:“三军无主,众将议立点检为天子,再有异言者斩!”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王溥率先跪下了,承认了赵匡胤为皇帝,范质却没有被吓倒,一直横眉立目没有下跪。

范质跪不跪无所谓,现在要紧的事让小皇帝让位,面对这帮杀气腾腾的武将,小皇帝和符皇后吓得大气不敢出,自然同意让位。

赵匡胤得意洋洋的要坐上皇位,可是忽然想到有件至关重要的事一直没办就是小皇帝禅位要有一道禅让的圣旨传示天下,用来说明小皇帝让位的理由和新皇帝登基的情况,可是事起仓促再加上一帮武将居然谁都没想到这些,而且没人会写,现在写也来不及了,这要是没有禅位诏书不就等于是篡位了吗?这要是传出去赵匡胤怎么当皇帝?

这个时候翰林学士陶谷跑了出来表示自己已经写好了,随后拿了出来,众人一看果然文采飞扬,把赵匡胤登基描绘的是天花乱坠,如果不是事先准备好,就这点时间写出来,一个字都不改写得如此之好一定是无与伦比的大才子。

一切都准备好了,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也是最简单的一次“禅让”举行了,柴宗训将皇位让给了赵匡胤。

第二天赵匡胤登基,于是改国号为“宋”,年号建隆,北宋王朝正式建立,就在赵匡胤高高兴兴登基的时候,边关告急也就没人问了,似乎从未发生过。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6)

北宋地图

按照惯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匡胤登基后将家人接了回来,他的母亲直接升级为了太后。尽管赵匡胤一再表示自己当皇帝时被逼的,都是三军将士害了自己才辜负了世宗大恩,自己一直为此后悔自责。但是当他的母亲被接入宫时一句话暴露了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老太太自豪的说道:“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7)

赵匡胤之母杜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