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写作太难“看到热点选题,思考一上午,好不容易确定了观点,结果开头第一句反复敲,反复删”,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样写好文章才能让阅读量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写好文章才能让阅读量高(写文章如何又好又快)

怎样写好文章才能让阅读量高

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说写作太难。

“看到热点选题,思考一上午,好不容易确定了观点,结果开头第一句反复敲,反复删”

“为了缓解压力,喝杯咖啡,吃个午饭,直到半夜十二点才把初稿写完”

“兴冲冲地把精编的稿子发给领导看,一句‘逻辑混乱’直接把成果推翻”

看着朋友的大段发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万般无奈。

网络

不仅是她,对于很多写作者来说,都曾体会过类似的心酸。

甚至有人把这种情况形象的总结为“写作3大病”:下笔拖延症、、推进拖延症、逻辑混乱症。

这三个大病的递进过程,让我想起了女生常常用来怼男友的经典台词“说了你又不听,听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这赶脚一模一样就是了!

我们总是在解决了一个写作问题后,另一个就忙不迭地冒出来,好像不把文章写完,难下笔、进度慢、逻辑乱的问题就始终存在。

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如果有治愈这三大病的良药,那一定是“列框架”这个万能技巧。

给文章列框架,就像是木匠盖房子,你见过没有房梁就安门窗的屋子吗?想必大多数人都觉得奇葩。

同样的道理,拿到写文章上来也是如此。不搭好框架,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文章读罢不知所云。

列框架非常重要,但如何列,才是重中之重,今天推荐4个万能公式。

哪怕你是小白,只要按照这个公式去写作,速度就会有所提高,质量也不会差到哪去,简直可以说是写作三大病的天然克星!

干货文公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这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公式,有点写作经验的人可能都听过,它还有一个洋气的别名,叫“2W1H”公式,即what why how,三个维度。

这个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屡试不爽,尤其是在写干货的时候。

干货文,顾名思义,就是教授大家技巧或者给出具体解决办法的文章。

举个例子,比如说《3个方法,快速打造小蛮腰》、《五个步骤,告别湿热体质》、《学会说话,提高职场竞争力》......

以上的几个文章,都叫干货文。从读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类型的文章,大多数人点开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网络

先说明读者的困难是什么,再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再给读者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一篇完整的干货文,就轻松完成了。

这个过程难吗?一点都不难!无非就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步骤,循序渐进给读者一些经验指导。

这个方法真的太爽,写干货的朋友一定要学着用起来。

清单体公式:把内容元素或者内容单元逐一列出成稿即可。

什么是清单体文章?我经常把这类文章,形象地称为“俄罗斯方块”。

清单体,在日常中,就是工作报告或者是年终总结之类的文章,不需要什么技巧,也不需要去做论述和证明,非常简单。

网络

清单体,比如《30句绝美的爱情文案》、《100个实用的新媒体工具大全》,这种文章,直接把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进行展示即可。

观点文是什么?

简单来说,观点文就是针对某一个事件,引发了作者的思考,从而提出一种观点,并且佐以案例来论证的一类文章。

对于很多写作者来说,接触观点文的概率之大,不亚于一日三餐。

粥左罗在《学会写作》一书中说:“写作,就是对这个世界有点意见”。

意见是什么?意见就是观点。能被人们口口相传的爆款文章,一定是包含作者独特思考的观点的文。

观点文有很多种写作方向,例如百万大号“十点读书”,就有很多观点文。

《经营好婚姻,就是在赚钱》、《人生海海: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出道22年,周杰伦,你凭什么这么火》等等,都是表达作者对某一件事的观点或态度。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好一篇观点文,是一个作者成熟的标志。

如何才能写好观点文?这里有一个万能框架。

step 1:用故事、案例、场景或痛点引入总论点

网络

比如说,木木老贼公众号的这篇文章,为了说明一个文案技巧,开头用现实例子来引出观点,做到结论先行,让文章逻辑更加严谨。

step 2:拆分总论点,通过几个角度罗列分论点,每个分论点找到对应的案例。

我们读现在的新媒体文章,往往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都有小标题。

小标题一般为三个,当然,也有四个和五个的时候,但一般不太多,除了万字长文之外,中国人都讲究“事不过三”。

小标题,就是我们大观点之下的分论点。

分论点要怎么论证呢?比如说论证“读书有用”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列举。

网络

✔读书可以使人谈吐非凡,举例近期东方甄选董宇辉带货直播间金句频出;

✔读书可以使人自信满满,举例脑瘫诗人于秀华的励志故事;

✔读书可以使人获得金钱,举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得到奖金的经历。

在论证小观点的时候,小观点和故事/案例的完美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step 3:结尾提炼总结升华,倡议喊口号讲愿景,呼吁大家怎么做。

好的文章,必须符合“凤头,猪肚,豹尾”。所谓的“豹尾”,就是要升华主题。

还是举例“读书有用”这个观点,那么在结尾的时候,就可以用名言金句或者总结小观点的方式,来把主题推高。

是心动的感觉

由于有了前边的精彩论述,结尾那些日常看似平淡的鸡汤,放在这里就是适得其所。

最后,需要由观点引发一个动作,呼吁大家去读书,或者重视读书,就做到了有力“豹尾”的要求。

人物稿的核心是人物的经历和故事,写作逻辑就是时间顺序法。

人物稿,就是专门针对一个具体的人物进行写作的文章。一般来说,要写的人物,必须要符合“出名” “独特”两个特点。

不出名的人,写完了没人看,不独特的人,写出来没看点,所以说,写好人物稿,选择一个高质量的人物,是首要考虑的重点。

网络

如何才能写好人物稿?具体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操作:

step 1:全网搜索人物素材

只要是公众人物,就一定会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

我们可以通过公众号、抖音、知乎等新媒体平台,搜索关于人物的素材;

还可以通过综艺节目、名人访谈、采访报刊等,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最后,可以通过内部资料,来了解人物不为大众熟知的一面,这一点做起来稍微困难,需要人脉资源。

网络

在搜索素材的时候,一定要细致且全面,因为你不可能写好你不了解的人物。

在素材的筛选上,要挑选能够符合文章本身的观点的素材,其他多余的素材删掉。

step 2:把找到的人物素材通读一遍,关键事件和关键时间点记录下来。

把所有类型的人物素材集中,挑一个安静的时间,准备一个本子,一支笔,一个个翻看素材,把人物的重要经历和时间记录下来。

step 3:梳理人物经历时间线,按照关键事件划分时间段,一个时间段写一个人物经历概括。

将记录好的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按照类别区分。比如,人物的情感,人物的事业,人物的角色转变等等。

把每个分类,用小标题高度凝练,形成一个模块,填充人物对应案例进行讲述。

文章的最后,表达出对人物的赞赏或者认可的观点,呼吁人们多向积极正向的人学习。

#写在最后#

在日常写作的时候,以上几种公式,可以组合使用,不仅仅只是适用某一种文体。

写作框架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一层逐渐变小,最后浓缩成实心的一个观点或者结论。

只要应用好上边的公式,就能又快又好地写出文章,从而摆脱下笔拖延,进度缓慢,逻辑混乱的毛病。

列框架是保证文章高质量的重要力量。

“你洋洋洒洒了几千字,不就是为了说明这一件事吗?”

如果有人看了你的文章,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么你该窃喜,因为这是一个合格作者应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