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岛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在太平洋上形成一个弧形。日本国土由四个岛屿构成,这四个岛屿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另外还有许多小岛。日本东临太平洋,日本海和中国的东海把日本与亚洲大陆分隔开来。

列岛中央,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三大岛屿分别位于本州的北方与西南方。本州的面积为228000平方公里,比英国的大不列颠岛仅小300平方公里,是世界岛屿中的第七大岛。北海道的面积约为本州的1/3,九州约为北海道的1/2,四国约为九州的一半。列岛的总面积约为370000平方公里,只有苏联的1/60,中国本土的1/27,美利坚合众国的1/25。

日本灾害对策体制(日本岛国根性的闭锁)(1)

日本地理位置

古代日本有大八洲的别称,其本来的意思是称赞日本是由很多岛屿构成的。但是,古来有人据此类推,将“八洲”当作具体的八个岛,那就是前记的本州、四国、九州,再加上隐岐、佐渡、壹岐、对马、淡路。

日本列岛至今仍处于地球内部压力十分强大的火山地震带,这种情况在整个地质时代都是这样:在古生代,日本位于海底,由于古生代末期猛烈的造山运动,列岛的大部分才逐渐地露出海面。

后来,在整个中生代,水陆的分布虽有明显的变化,但日本同朝鲜和中国大陆毗连的情况,始终没有变化。到了新生代第三纪,地盘下沉,日本大部分沉入海底。

进入第四纪洪积世,地盘复又隆起,不仅列岛全部变成陆地,而且通过北海道、库页岛与沿海州地方相连接,经朝鲜海峡、黄海、东海而与朝鲜、中国连接,日本海就成了被陆地包围的内湖了。在日本各地所以发现了各种象的化石,正说明它们是在这个时代,从西南或北方来到日本的。

从洪积世末期到冲积世初期,又发生了一次海升,于是出现了朝鲜海峡和津轻海峡,列岛相互之间,列岛与大陆之间,也都彼此分离了。海水一直到达陆地的深处,比如沿着江户川,海水似乎直到与利根川的汇合点附近,沿着荒川,海水似乎直到川越附近。后来,海水又陆续下降,在海岸形成了平原,今天的地形就是这样形成的。

日本灾害对策体制(日本岛国根性的闭锁)(2)

洪积期猛犸古象化石

日本灾害对策体制(日本岛国根性的闭锁)(3)

大羊角,洪积期,距今约30多万年,现已绝灭的一种动物的两角。

由于过去地壳变动十分剧烈,结果使日本的地形极为复杂。在内陆,群山与盆地交错,在海岸,则海角和属岛,小平原与海湾相连。主要的山系有,沿列岛中心线走向的北弯、南弯的两个山系和与之平行的火山脉,以及在本州岛中部与其相交的富士火山山脉。南北两弯的山系与富士火山山脉相交的地区是本州岛中最宽、最高的地方。

主要分水岭也沿着列岛的中心线走向,分为太平洋斜面与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等沿海斜面,中间是濑户内海斜面。因此,河流都不长,落差很大,上流都是高峻的山地,受到严重侵蚀,形成很深的峡谷,从中冲刷出来的沙砾堆积在中下游的盆地和平原。

由于水位因地区和季节变化很大,因此,缺少舟楫之利,经常有洪水为患。平原也都不大,本州岛中部周围的关东平原、浓尾平原和越后平原,算是较大的了,但仍无法与大陆的平原相比。试看各国的耕地面积与国土面积的比率,日本的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4%,而匈牙利是62%,意大利是53%,罗马尼亚是43%,西班牙是41%,法国是39%,联邦德国是35%,荷兰是32%,英国是24%,由此可知日本是如何缺少平原之利了。

日本灾害对策体制(日本岛国根性的闭锁)(4)

佐多岬位于鹿儿岛最南端、大隈半岛最尖端,黑潮冲洗着岩壁,一座海蚀崖屹立着,是一处满布锯齿状礁岩的小岛。

日本灾害对策体制(日本岛国根性的闭锁)(5)

樱岛火山是日本列岛36座火山中最活跃的一座,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上活火山。

这种多山、狭窄的地形给日本的文化与历史带来了很大影响。素称岛国根性的闭锁、排他的精神,就是从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还由于岛国内部地形的孤立性而变得更为严重。历史上屡次出现地方政权,大概也是由于这种地形零散的缘故。

不过,海岸线富于曲折,到处都有良港,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得以弥补了上述地形造成的交通闭塞。濑户内海和日本海用来作为航路,对国家的建立和版图的扩大做出过重大贡献,这在古代史上是非常显著的。

(坂本太郎《日本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