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子年轻貌美,性格文静,家境良好,有一个门当户对的男友。在别人眼里,直子是个幸福的人,她什么都不缺,可为什么到最后直子走向悲剧结局:她失去爱情,输了爱情,甚至失去爱人的能力!

《挪威的森林》,这本小说写了三个人的爱情纠葛:

挪威的森林说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挪威的森林告诉女人的道理)(1)

渡边君的好友木月死了,留下女友直子,渡边君喜欢上直子,两人发展成恋人,之后直子患精神疾病住进疗养院,在这个过程中,渡边君遇到活泼开朗的绿子,并爱上了绿子。

三个人的友情

热爱读书、性格偏内向、感情细腻、沉默多思的渡边君在同木月、直子的友情中体验到生活的快乐,跟他们的愉快相处,让他也变得较之前活泼开朗,他羡慕木月的落落大方和口若悬河,他喜欢直子的恬静美好,正是他们的友情,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和美好。

友情,对正值青春期的渡边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春岁月的友情,不同于成年岁月的友情,它纯粹而美好,给简单的生活带来简单纯粹的快乐。

可谁也想不到,这样乐观开朗,平时没有露出哪怕一丝悲观沮丧的木月突然有一天跟渡边君打完一局台球,回家就自杀了。这之前,他曾经跟渡边君说,要他代他照顾好直子。

家境不错,成绩不差,人缘极好,有自己喜欢的直子陪伴着,未来可期,为什么木月会走上自杀这条路?。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后面通过直子的口吻回答了这个问题。

挪威的森林说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挪威的森林告诉女人的道理)(2)

正是由于一切都太顺利了,包括他和直子的爱情(从小到大就在一起,对对方的身体、对方的想法、未来的人生了如指掌),一切得来都太顺当。

没有经历过追求、困惑、挫折等青春期必经的过程,这让木月年纪轻轻就尝到了人生的虚无和无趣,从而选择了结自己。

人年轻的时候,过于低欲望并不是一件好事,对眼前生活不满意、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欲望恰恰是促使年轻人去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之一,在追求过程中经历挫折、吃过苦、受过累,从中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尝过人生百味,才能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失去爱情,直子深受打击诱发精神疾病

木月的死亡,给直子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几乎把她打垮了。多年以来习惯依赖对方的存在而活着,一旦失去这种依赖,就如同背靠着的大树被连根拔起,直子自然会产生摇摇欲坠,无法活下去的感觉。

爱情里的两个人,无论爱到什么程度,都应该始终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将整个人的身心,包括活着的意义托付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样最不可取,一旦对方离去,就如同鱼儿离开水无法生存。

挪威的森林说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挪威的森林告诉女人的道理)(3)

直子的精神病也在失去木月后诱发了。其实原本她的家族就有心理疾病的先例,美丽大方、活泼可爱、聪明优秀的姐姐,人称“别人家的孩子”,正是因为不堪心理疾病的折磨而上吊自杀。受姐姐和木月自杀的双重心理阴影的影响,直子的疾病也诱发了。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发现自己的心理疾病,到与家人商量退学,以及后来走进疗养院疗养,这一切都可以看出,直子一直努力跟心理疾病对抗,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是她勇敢反抗了很久,直到最后无力抵抗,才寻求以死解脱。

在面对死亡的过程中,直子始终学不会遗忘。死亡,也成了她最终的归宿。

从直子的角度来说,她确实解脱了,可是对她的父母而言,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又能与谁说?况且一个家庭两个女儿双双自杀了,这对父母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比起直子,绿子拼尽全力扎根生活

相比直子而言,绿子简直就是太阳女神,她活泼开朗,大大咧咧,有什么说什么,性格直率,而且始终活在现实生活中,与实在而琐碎的生活过招。她始终关注生活本身,忙着经营生活而无暇想东想西,对待死亡,她有着一种跟年龄不符的淡然,这也跟她的成长环境有关。

挪威的森林说自己是个普通的人(挪威的森林告诉女人的道理)(4)

她见过母亲的死,对母亲的死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在父亲临终时,也竭尽全力照顾父亲,让他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尽量开心点,尽可能没有遗憾地离开。

比起直子,绿子本人自己活成了一棵大树,牢牢地扎根于生活,始终向阳而生,这棵树不仅给家人遮荫纳凉,也给渡边君带来了阳光和雨露。

爱自己,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坚强勇敢地与生活过招,在生活的种种考验中成长、成熟,拼尽全力地生活,无论经过多少艰难辛酸,依然深受地热爱生活,好事自然而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渡边君爱上绿子,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他对直子的爱,更多是出于一种对木月的责任,一种替木月照顾和保护直子的责任所在。而绿子,就是治愈他的良药,是实实在在的最接地气的爱情。

人生由一段又一段旅程组成,在不同阶段遇到不同的人,当他下车的时候,要学会潇洒地挥手说再见,将那些美好记忆留在生命里,学会直面死亡,学会遗忘,然后好好地活下去。扎根生活,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一切馈赠,勇敢地爱,潇洒地放手,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