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了电影《摔跤吧爸爸》后,一个很触动的感觉就是,印度女性没有地位。在追求男女平等的现代,当被问起哪个地方这种男女不平等问题最严重的时候,除了印度,我们通常最先会想起阿拉伯国家。而且你会发现,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男女地位问题实质上还不太一样,后者有更多的宗教因素,比如阿拉伯国家的男人,在法律上允许娶四个老婆,女性是男性的财产。但是反过来呢,没有听说女人可以娶四个老公。
除此以外,这种问题还体现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所以最近沙特方面就有一则新闻,一个18岁的沙特女子入境泰国,准备前往澳大利亚寻求庇护,不想再呆在沙特了。为什么,因为据她说,她在家里常常遭到父亲和兄长的虐待。
这样的新闻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普遍比较极端。这造成很多人对于伊斯兰教的印象不太好。但我们客观的说,伊斯兰教真的是如西方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吗?
下面,我们摘掉有色眼镜,从历史的角度对阿拉伯地区和伊斯兰教做一个了解。
我们在中国历史课本当中,常常有提到阿拉伯的文化枢纽作用,因为阿拉伯位于东方和西方的中间,所以阿拉伯创造出的文明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东西方文明。但是,很多人学完了历史以后,你问他对阿拉伯的印象,他大概除了伊斯兰教、阿拉伯数字以及现在感觉很混乱的中东局势以外,很难再说出其他的。这说明我们很多人对于这一地区实际上是缺乏了解的。
了解阿拉伯地区过去的历史,我们可以把握住一个概念,就是曾经纵横欧亚非三大陆600年之久的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的主体在今天的阿拉伯半岛,也就是大体位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境内。早期这边是闪米特人的故乡,还没有阿拉伯人的概念,阿拉伯人只是后来闪米特人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其中一支。
最开始称作阿拉伯人的是位于阿拉伯半岛北部的贝都因人。而半岛南部(今天也门一带)的当时称作塞白人。这两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不同,北方多沙漠是热带气候,南方土地比较肥沃,是亚热带气候,所以北方的社会经济是比较穷的游牧业,而南方则是农业。后来呢,北方合并了南方,可是不久又受北方的两个大帝国拜占庭和波斯影响,于是阿拉伯文明走向衰落。
那么后来阿拉伯半岛是怎么发展出阿拉伯帝国来的?这和一座城市的崛起有关,这座城市就是伊斯兰教三大圣地之一的麦加,随着它的兴起,麦加逐渐成为这片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现在阿拉伯人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之一。可是你知道吗,最早的时候阿拉伯人信仰的却是多神教。因为当时在阿拉伯半岛上,每个氏族部落并没有完全统一,也就没有一神教存在的基础。
所以对于阿拉伯文明的发展,第二个关键点就是6到7世纪的“哈尼夫运动”。什么是哈尼夫运动?就是一神教的宗教探索。为什么会自发的出现这种探索?这和当时犹太教、基督教的传入有关。因为犹太教和基督教是一神教,所以自然对它的传入地有一定的影响。
伊斯兰教的产生是顺应了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和实现政治统一的需要。当时波斯入侵,内部又有阶级、氏族各种矛盾,急需一种宗教,尤其是一神论类型的宗教来解决以上问题。穆罕默德在这一时期的传教可以说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穆罕默德的悟道和佛祖释迦牟尼很相似,也是长期冥想,然后受了启示,创办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是什么意思?就是顺从的意思。顺从安拉的人就是“穆斯林”,所以穆斯林的意思就是顺从安拉的人。那么,这些穆斯林如何顺从安拉呢?就是通过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古兰经》对于阿拉伯国家有多重要呢?《世界史》这本书里这么定义:《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关于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要知道现在还有阿拉伯国家把《古兰经》当宪法。除此之外呢,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古兰经》也是研究阿拉伯文学史绕不开的一本书。因为可以说,在《古兰经》之前阿拉伯人是没有书籍的。
我们之前有提到过伊斯兰教受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那何以见得呢?就是从这本《古兰经》。《古兰经》里的词汇绝大部分是阿拉伯语,但是也有少数的词汇是源于希伯来语,这就可见这三个宗教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是顺应时势,那为什么后来他又被赶到了麦地那?原因是侵犯了人家当地贵族的利益。本来在麦加就有个宗教中心,叫做克尔白,贵族们因为这个宗教中心互相进行商业贸易,结果就被你伊斯兰教给轻易取代了,那还了得。所以贵族们就把默罕默德赶走了。
伊斯兰教的迁徙在历史上被称为“希吉拉”,而迁徙的那一年,就被当作是伊斯兰教纪元,也就是说,伊斯兰教从那时候正式开始。
我们说了这么多,那有人就会问了,这和最先提到的阿拉伯帝国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马上就有关系了。穆罕默德迁到了麦地那后,就组建了“乌马”,也就是穆斯林公社。这个公社呢,它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后来的阿拉伯帝国就是在这个公社的基础之上建立的。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他不是安拉,所以在他死后,那谁来继承他继续发扬伊斯兰教就成了个问题。这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一度让阿拉伯半岛陷入了混乱。最后好歹推举出了一个首领,后世称为第一任哈里发。这位哈里发为了满足阿拉伯人向外作生意的需求,也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开拓边疆,把阿拉伯的势力扩展到了叙利亚。接着第二任哈里发更厉害,灭掉了波斯帝国,占领了埃及。第三任哈里发则比较倒霉,因为统治引起了底层的不满,以阿里为首的反对派分裂出了什叶派,反对原来的逊尼派。最后第三任哈里发被刺杀后,阿里上位成为第四位哈里发。可是天道轮回放过谁,这第四位哈里发被叙利亚总督给刺杀夺权了,于是阿拉伯帝国就此走上历史舞台。
阿拉伯帝国主要经历的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倭马亚王朝。因为他们崇尚白色,所以当时被中国史籍称为“白衣大食国”,这个倭马亚王朝带兵向西打造了西班牙,使阿拉伯帝国成了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跨越欧亚非三大陆的强大帝国。
但是由于倭马亚王朝内部的统治是分等级的,你是阿拉伯血统,信仰伊斯兰教,那你具有正常的社会地位。如果你既不是阿拉伯血统,还不信仰伊斯兰教,你就被称为“迪米人”(非阿拉伯血统,但改信伊斯兰教的被称“麦瓦利”),很可能你就是奴隶。所以最后,倭马亚王朝因为对人民的剥削,再加上被统治的波斯人自认为文化水准高于阿拉伯人,所以对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不服,起义反抗,倭马亚王朝灭亡。
代替倭马亚王朝的是阿拔斯王朝(中国历史上称之为黑衣大食),首都在今天伊拉克的巴格达。这个王朝吸取了之前王朝的教训,改变了由阿拉伯人统治其他民族的方式,各民族相对平等,血统已经不再是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但是阿拔斯王朝依旧没能摆脱朝代兴衰的周期律,最后因为阶级矛盾和经济衰退,在底层人民的起义和蒙古的入侵之后,走向了衰亡。
阿拉伯帝国虽然已经不在,但是帝国所创造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却流传至今,包括我们至今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还有我们小时候喜欢读的《一千零一夜》,当然,还有伊斯兰教。如果你有稍微翻过《古兰经》,其实会发现,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实所信仰的是同一个神,只是叫法各有不同。那么,同样的神,在教义上本质也是相同的。《古兰经》里就说过:愿我的仁慈胜过怒火,我愿去宽恕而不去惩罚。……你们的激烈竞争,终将离我而去。
归根结底,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