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经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1)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经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2)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经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3)

2022年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5周年。为了让广大产业工人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此项改革的背景和重大意义,特别是了解《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提出的主要举措以及改革与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职业发展等的密切关系,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写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一书。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

第四期来啦!

市总工会开设宣传专栏

带领职工朋友一同学习这本书!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经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知识50问)(4)

通过普及知识,让广大产业工人进一步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目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问: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什么新规定?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建立完整、成熟、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是广大产业工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八级工”在许多人心中曾是“神”一般的存在,不仅收入可观,而且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为积极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产业工人对职业发展的需要,2022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提出企业可根据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等情况,结合实际,在现有职业技能等级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或调整技能等级,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

该《意见》明确,学徒工的转正定级考核,由用人单位在其跟随师傅学习期满和试用期满后,依据本单位有关要求进行;参加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员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考核定级。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是在高技能人才中设置的高级技术职务(岗位),一般应在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领域中设立,通过评聘的方式进行,实行岗位聘任制,首席技师原则上从特级技师中产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使认定结果经得起市场检验、为社会广泛认可。

问:产业工人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上想取得好成绩,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健全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加大对技术工人创新能力、现场解决问题能力和业绩贡献的评价比重。

产业工人想在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方面取得好成绩,要牢记一些重点事项。

(1)要更加关注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养成。

(2)要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勤学苦练,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的能力,提升掌握多项技能、从事多工种多岗位复杂工作的能力。

(3)要了解不同职业技能等级的考核评价方式,如了解“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的相关考核方式。

(4)要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岗位练兵活动和技能比赛,在国家级、省级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优秀等次的选手,可按规定晋升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对获得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各工种决赛前5名的选手,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后,可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双轨制”将如何进行改革?

答: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改革企业人事管理和工人劳动管理相区分的双轨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双轨制”模式,就是在企业内部,基于劳动者不同的身份形成不同的用工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给予不同的待遇。这种管理模式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而出现的一种劳动用工模式,在我国企业的转型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和劳动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这一模式的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产业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以及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也极大地阻碍了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

实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是要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切实打破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人”与“干部”之间,正式工与临时工、劳务派遣工之间的身份界限,让产业工人施展才华有舞台,成长发展有通道,劳动付出有回报,维护、保障好产业工人的劳动经济权益。近年来,各地党委、政府和一些企业正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比如规范劳动用工制度,不断加大对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有的企业通过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产业工人同场竞技,从优胜者中选拔农民工、临时工等进入编制序列,得到了产业工人的好评。

问:如何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的界限?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打破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界限,实现有效衔接,改变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独木桥”现象。

在我国,职业技能等级也被称为职业技能资格等级或工人技术等级。2022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我国从1986年起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一般分为高级、中级、初级。

打通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之间的界限,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两种通道相互衔接、相互转换的管理机制,是促进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后,国家将进一步打破产业工人职业转换、岗位调整、职位晋级的限制,打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使符合条件的技术工人能够进入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行列,拓展发展空间。

问:如何搭建产业工人终身学习与职业技能等级晋升的“立交桥”?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完善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

当前,通过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学习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是产业工人实现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但目前来看,跨地区、跨行业、跨系统的学习还存在壁垒,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尚不能与产业工人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相匹配,以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为核心的继续教育课程和终身学习资源还不够丰富,终身学习制度、继续教育供给体制和服务机制尚未建立。

面对这一现状,就是要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完善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根据产业工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要求,为产业工人建立终身学习成果档案,构建成一个连续的、能被认可的资格阶梯。建立国家资格框架,既包括正规学校的学历文凭,又包括自学和通过社会培训获得的职业资格,整合教育和培训等各类证书、资格标准,实现等值、互认,使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生产实践对接、与产业升级需求对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为产业工人搭建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立交桥”。

问:能否将优秀产业工人与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答:《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把优秀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统筹考虑,搭建产业工人职业成长平台。

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我们党要科学执政、长期执政,必须直接掌握这一重要战略资源,把尽可能多的人才团结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将这支力量团结凝聚起来,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有利于提升全社会对产业工人队伍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水平,提升产业工人的自豪感;有利于统筹协调,扫除阻碍产业工人发展的各种“绊脚石”,建立健全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工人发展体制机制,为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将优秀产业工人纳入党管人才总盘子,就是要强化正确的人才观念、用人导向,将优秀产业工人与专业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视同仁,做到一同培养、一同选拔、一同考核、一同使用,不断优化技能型人才成长的社会、政策环境。

来源:中国工人出版社、福州市总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