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砺石商业评论微信公众号(libusiness)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1)

砺石导语:本期《十分钟公司简史》专栏为大家介绍商业传奇李嘉诚的商业帝国“长江集团”。由于纷繁复杂的业务布局,李嘉诚的长江集团对外界来说一直是一个看不透的迷。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目前有两家龙头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是一家业务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的大型综合企业,也是香港交易所主板中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地产发展商之一,在中国内地也拥有稳固的业务根基。

李嘉诚创立长实集团

1928年,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12岁时为逃避战乱,与家人逃难到香港,他的父亲后来因肺病在香港去世。由于要负起供养家人的重担,李嘉诚不到15岁的时候就到一家塑胶贸易公司上班,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

2004年,总建筑面积763,482平方米的北京东方广场落成,包括购物中心、办公大楼、服务式住宅大楼、酒店。

至2014年,李嘉诚旗下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包括物业发展及投资、房地产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关服务、电讯、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财务及投资、电子商贸、建材、媒体及生命科技等。

而“和记黄埔”更是率先进入了全球500强大企业行列。李嘉诚也成为香港首富,人称“李超人”。

“李超人”的点金术

尽管被称作“超人”,但李嘉诚的盈利模式却是非常传统的“低买高卖”。这位商界高手最辉煌的年头是在2000年前后,在市场价格几乎到顶的时候抛出手里的电信公司股权。

1994年,和记电讯就在英国推出了“Orange”品牌的数码个人通讯网络服务。1996年,和黄集团宣布成立Orange plc,之后在伦敦和纳斯达克上市。1999年,德国曼内斯曼(Mannesmann AG)收购了和黄所持有的全部Orange plc 44.81%的股份。这一笔交易,李嘉诚获得净利润220亿美元。2000年,李嘉诚又把美国无线通信企业Voicestream公司23%的股份卖给了德国电信,净赚90亿美元。

李嘉诚还顶住诱惑,在2000年退出了在德国、瑞士、波兰和法国经营“第三代”(3G)无线通信执照的竞投。此后一年中,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英国电信的股价下跌都超过了40%。(2000年,英国沃达丰收购了曼内斯曼,也得到了Orange plc。同年,法国电信收购了沃达丰持有的Orange plc股份。2013年,因为“Orange”品牌发展越来越好,法国电信索性把公司的名字改为“Orange”。)

“和黄”在2001年的时候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港口运营公司。当时,全球大多数港口运营公司的股票价格都在下跌,人们觉得港口是一种过时而利润低的行业,而李嘉诚却悄悄地购进了很多这类股票。

李嘉诚认为,互联网能压缩成本,成为通往利润更高的行业(如物流管理和在线货物交易)的跳板。1999年,“和黄”与“长实”联同其他投资者成立TOM.COM LIMITED。2000年3月,中国新媒体入门网站TOM.COM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2001年,李嘉诚购入美国priceline.com 普通股。共占约30%股权。此外,“和黄”拥有双方的亚洲合资经营企业Hutchison-Priceline Limited约65%权益(不过,在2006年12月,李嘉诚系公司出售了所持priceline全部股权)。李嘉诚所投资的Facebook、Skype、Spotify、siri、Waze、Summly等项目也均带有互联网入口特质。

李嘉诚喜欢收购价值链上游的能源业务(赫斯基能源)、下游的零售(屈臣氏、百佳)和港口业务,覆盖大宗商品和大众消费品的经销买卖,有助于掌控生意管道的“入口”和“出口”。截止2013年和记黄埔在全球重要港口布局278个轮船泊位,形成海运网络,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运营公司。

李嘉诚也喜欢投资房地产开发、物业出租、污水处理等基建项目,易于形成持续、稳定的收益。香港每12个私人住宅单位中,就有一个由长实开发。

以地皮储备的形式投资并囤积土地,并不急于开发房地产项目,等待土地升值后开发销售,或者直接出售土地获取升值差价,也是李嘉诚惯用的投资模式。

李嘉诚以旗下长江基建为运作平台,在中国大陆、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开展大规模基建。因为基建项目工业化、标准化、风险低、收益稳定,精细管理要求低。

重组为长和、长实地产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李嘉诚将生产塑胶花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运作成为华人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帝国。

长江实业通过持有49.97%和记黄埔的股权,控制旗下系列公司。这个架构下,长江实业作为旗舰,在地产主业之外,从事飞机租赁、酒店经营及套房服务、物业及项目管理、基建业务、证券投资等业务。和记黄埔则是另一个多元化业务平台,从事地产、基建、电信、零售、港口、能源等六大核心业务。

2015年01月,李嘉诚旗下两大上市企业——长江实业(长实)及和记黄埔(和黄)宣布业务合并、重组方案,两集团资产将分拆为两间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的新公司。

2015年6月,长实集团与和记黄埔集团完成重组,合并了两个集团的业务,并创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imited)以持有两个集团的非房地产业务,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 Limited.)以持有两个集团的房地产业务。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2)

李嘉诚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及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诚长子李泽钜任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集团联席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

李嘉诚表示,完成合并重组,令集团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高效运作模式,继续进行全球化拓展。

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均属于多元化企业集团,业务庞杂,并且在基建、地产业务上形成潜在的竞争关系,因此存在业务重组的必要性。在新的架构下,长和、长地的业务边界更加清晰。由于分拆消除了和记黄埔这一层控股结构,投资者与李嘉诚家族及其信托基金处于同一个投资层级,信息透明度因此得到了提升。

长江和记实业旗下五大业务分支

很难说清楚李嘉诚商业帝国的业务到底有多少,实力有多强。在重组后,李嘉诚旗下的地产业务已经全部划归长江实业地产。目前,长江和记实业集团主要有五大业务领域:

—电讯业务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3)

尽管当年李嘉诚在高点抛售了欧洲电信业务股权,不过,在低位时,李嘉诚又开始重新大举投资欧洲电讯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嘉诚旗下“欧洲3集团”在欧洲电讯业务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3”在欧洲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欧洲3集团在意大利、英国、瑞典、丹麦、奥地利及爱尔兰等地经营业务。在香港,和记电讯香港控股以“3”品牌在香港和澳门提供移动通讯,和记亚洲电讯在印尼、越南和斯里兰卡持有移动电讯业务权益。

电讯业务2015年的营收中,“欧洲3集团”为628亿港币,“和记电讯香港控股”为220亿港币,“和记电讯亚洲”为69亿港币。

近期,欧盟委员会还批准长和与VimpelCom成立合资企业,在意大利持有及经营电讯业务,成为意大利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零售业务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4)

屈臣氏集团(A.S. Watson Group) 是“长和”零售业务的旗舰。“屈臣氏”是大家常见的零售品牌,也是亚洲历史最悠久、最享负盛名的商号之一。屈臣氏集团2015年营收为1519亿港币。

“屈臣氏”前身是1828年创办于广州的一家小药房,1841迁移至香港,1863年更名为屈臣氏大药房。1960年,屈臣氏被和记企业收购。1981年,屈臣氏成为和记黄埔全资附属机构。2000年以来,屈臣氏在欧洲收购了多家大型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成为全球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之一。目前,屈臣氏集团经营超过12600家零售商店,业务遍及全球22个国家,雇员超过12万名。屈臣氏集团在亚洲拥有包括屈臣氏、百佳超级市场、丰泽电器及电子产品店和屈臣氏酒窖等多个著名零售连锁店品牌。集团还是区内瓶装水、果汁与茶类饮品的主要生产商,在香港与内地建立的旗舰品牌包括屈臣氏蒸馏水及菓汁先生。在欧洲,屈臣氏集团的零售网络包括多个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品牌:Kruidvat、Superdrug、Rossmann、Savers、Trekpleister、Drogas、Spektr与屈臣氏。此外,集团还拥有两个高级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品牌:ICI PARIS XL及The Perfume Shop。

2014年,和记黄埔宣布与淡马锡缔结策略性联盟,淡马锡入股屈臣氏,间接持有其24.95% 权益。

—基建业务

“长和”的基建业务包括能源基建、交通基建、水处理基建、废物管理、转废为能、基建有关业务及飞机租赁。基建业务2015年营收为558亿港币。

“长和”持有75.67%权益的长江基建是一家国际性基建集团,投资组合包括能源基建、交通基建、水处理基建、废物管理、转废为能与基建有关业务,主要营运范围遍及英国、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荷兰、葡萄牙、香港及中国内地。长江基建还持有电能实业38.87%权益。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5)

此外,“长和”还持有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加拿大等多家主要公用事业公司的权益。“长和”旗下飞机租赁业务现拥有超过60架飞机,出租给商用航空公司。

—港口业务

和记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港口投资、发展及经营商,全球网络分布于亚洲、中东、非洲、欧洲、美洲及澳大拉西亚等地,遍及25个国家共48个港口。和记港口集团2015年的货柜吞吐量达8380万个标准集装箱。港口业务2015年的营收为340亿港币。

长江和记实业的港口业务旗舰公司为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前身是1866年创立的香港黄埔船坞公司。

—能源业务

1987年,“和黄”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43%权益,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2000年,赫斯基石油与加拿大Renaissance Energy合并为“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 Inc),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综合石油与气体公司之一。2003年起,赫斯基能源开始与中国海洋石油共同勘探中国东海业务。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6)

目前,“长和”持有赫斯基能源40.18%的权益。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西部和大西洋区、美国和亚太地区经营上、中、下游的能源业务。能源业务2015年营收为400亿港币。

从下图可以看出,欧洲目前已经成为长江和记实业营收占比最高的地区。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7)

长江和记实业旗下的上市公司: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8)

长江实业地产的架构: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9)

在《砺石商业评论》发布的“中国企业市值100强(9月版)"榜单上,李嘉诚旗下企业长和实业、长实地产、长江基建与电能实业均上榜。

欢迎关注砺石商业评论libusiness

李嘉诚长江实业收入150亿元(李嘉诚的庞大商业帝国)(10)

砺石商业评论专注于全球商业与管理,致力成为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的商业知识媒体,通过传播全球最优秀的商业理念与管理实践,助力全球商业文明与社会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