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们准备好了吗?我的回答是,我们正在努力地准备。应该说,非常有信心和底气。”今天(8月16日)下午,“疾控女侠”吴凡出现在上海书展主会场中央舞台上。《当下与未来》新书首发式上,她说:“疫情后,上海率先提出‘公共卫生建设20条’,涉及四个方面、20个条目,每个条目下还有具体的举措。细心人会发现,这‘20条’有一个特点,它不是花钱盖楼,也不是花钱买设备,发力点在体制机制的建设、创新上,在人才的培养上,在整个体系的保障健全上。”

谈到《当下与未来》这本书的缘起,吴凡坦言“偶然”,“3月底和汪玲老师聊起这次疫情防控,我们都感慨,这百年不遇的疫情带来的磨难,同时也感动于我们学校曾经的学生、今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一位位英雄,感动于抗疫中每个人的故事,感动于复旦这所学校、上海这座城市所做的努力和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奋战。汪老师问我:你不觉得应该记录点什么吗?”

上海疾控中心是外地的吗(不是花钱盖楼买设备)(1)

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对吴凡而言,“记录点什么”不仅是个人回顾的需要,更有一种社会责任。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当下与未来》由吴凡与复旦大学克卿书院院长、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汪玲合著,从“一个人、一学校、一城市、一国家、一世界”的视角,紧扣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主线,还原上海、中国和全球疫情防控的历程。

从1月18日吴凡参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研判会,到4月27日上海市启动复学返校,百日历程历历在目,形成了本书第一篇的内容;第二篇翔实记录了上海医学院“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案例,在吴凡看来,当下所经历的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应急之举,更是一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变革,“我们站在时代的门口,将战疫故事转化为一堂堂生动深刻的大课”。第三篇提出,“引领未来”的人才培养是关键,阐述了“全健康”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思考,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推进“新医科”培养模式改革。“如果说第一、二篇是关注当下,第三篇是引领未来,最后一篇就是历史根脉,其中有我在毕节挂职脱贫攻坚的故事,有汪玲老师10年磨一剑创新5 3人才培养模式,有上海疾控中心曲突徙薪20年的历程、上海公共卫生30年发展的实践与启示、我国医学教育70年的成就。”吴凡说,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医学人才培养,都要遵循“抓住当下,传承根脉,面向未来”,“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我们要提炼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变得更加聪明。”

上海疾控中心是外地的吗(不是花钱盖楼买设备)(2)

“公共卫生体系就像一盏路灯,亮着的时候,在路灯下行走的人也许感觉不到什么;而一旦哪一天路灯不亮了,人们才会有不安全感,才会体会到路灯的不可或缺。”这是吴凡曾做过的比喻。

疫情期间,上海的这盏路灯是如何点亮的?吴凡回答读者:“上海疫情防控的骄人成绩离不开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这是以疾控中心为主干,同时包含横向的综合性医院,区级医院及科研、临床和其他相关机构的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扎实网底,有了这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公共卫生网络体系,上海才能做到第一时间诊断、第一时间追溯,从而筑起了一道安全带。为什么欧美做不到的事情,中国能做到?靠的就是完整的公共卫生体系,它还包括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联防联控,协同良好、紧密联动的大公卫体系。这是中国的制度和管理优势。从中可见,公共卫生人才之需,不仅包括医学人才,还需要更广阔的综合型人才。”

上海疾控中心是外地的吗(不是花钱盖楼买设备)(3)

汪玲用“深度、宽度、高度”形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体现中国担当的引领作用,也要培养服务社会所需的具体人才,这是深度所在;公共卫生不仅是疾病预防控制,还要拓展到医疗、应急管理、社会学、管理学、国际关系等大公卫领域,这是宽度所在;公共卫生的专业学位要拓展、要攀登,这是高度的追求。”

“希望大家能从这本书中看到,当下我们是怎么做的,更能启迪未来,应该如何培养更符合时代之需、未来之需的人才。”吴凡说。

今年上海书展上,战疫书籍备受瞩目。《中国战疫!》《查医生援鄂日记》《经济战“疫”: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去时暖江城 归时江城暖:影像纪实|上海医疗队在武汉》等从各角度记录、解读、思考疫情的新书受到读者欢迎。

来源:作者:施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