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孟子君子之志于道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君子之志于道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君子之志于道也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说的,就是四个字,做个人吧!儒家学说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是个一直活着的哲学体系。在孟子现于世人之前,儒家学说都快没市场了。当时,世人追捧的学说一是杨朱的道家,一是墨子的墨家。孟子带着新儒家横空出世,破了道墨两家的学术垄断,把孔子的仁又引申出义来,第一次提出义利之辩。提出人和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点,禽兽由利驱使,人除利之外还有仁义。只有利没有仁义的,非人也。世上多禽兽,“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一个社会,率兽食人,人争相食,谓之亡天下。

读孟子才知道,历史并不总是往前进的,进二步,退一步才是常态。人的认知也一样,人的第一性是动物性,而人性并不是天生存在的。世上的大多数,不过就是衣冠禽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息,就那么几息而已,只有君子存之。孟子认为,行王道不嗜杀者才能定天下,但历史偏偏是行霸道者秦统一了六国。但孟子错了吗?秦行霸道,一统六合。但强秦却二世而亡。真正建立大一统的是汉,汉初行黄老,武帝尊儒,但并不禁其他学说,华夏主体民族汉族,史书上是这样记的,忘记了本来民族的皆为汉。可以让人民忘掉血统,汉朝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明政权。有汉之后,不嗜杀,就是汉人的天下观了。历史很长,百年也不过一瞬,哲学验证,要几千年。

多读读孟子,做个人吧!好不容易来一趟人世间,不能做禽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