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张丛博
“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功夫圣地嵩山少林寺,自古以来留下了众多传奇,尤其是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
然而,关于这则传说有史料记载的、有民间传说的、有影视改写的等,历来众说纷纭。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十三棍僧救唐王”是怎样的?
10月17日,在少林寺举行的“少林学”学术研讨会上,少林寺僧人、香港大学博士释延政,通过研究少林寺唐代碑刻记载,结合对明清两代演绎的考证,还原了这个传奇故事的历史真相。
释延政表示,少林寺“十三僧助唐”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故事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差异。按真实的历史来讲,当年十三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十三僧确实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送给唐军,而《少林寺》电影所演的杀王仁则,则纯属艺术想象。
◆活捉了王仁则而非擒杀,“喝酒吃肉”属演绎
来到少林寺的游客,常会被立于少林寺钟楼前的《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所吸引,这座刻于唐开元年间的石碑,两面碑额均刻有唐玄宗亲笔书写的“太宗文皇帝 御书”隶体字。此碑有四份公文记载了十三僧助唐王的相关内容。
根据对这四份碑文的考察,释延政还原了少林寺十三僧“擒贼助唐”的整个过程。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拥有大量田产的少林寺成为战乱叛军进攻的对象。少林寺被叛军一把火烧得只剩下一座孤塔。在此情况下,少林寺为了保护隋文帝杨坚赐给少林寺在柏谷坞的100顷田产,组织了武僧驻守在封地柏谷坞处。
与此同时,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后,为保都城安全,命其侄王仁则在柏谷坞扩建城池,建立军事重镇辕州城,因而占据了少林寺的大量封地,且未对少林寺给予任何补偿,引起了少林寺僧众的极大不满。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唐军大举包围洛阳,在轩辕关下,李世民和王世充的部队展开了激战。王仁则驻守的辕州城地形险要,是扼守十八盘的战略要地,易守难攻。李世民夺下十八盘后,又开始攻打辕州城,却久攻不下。
这时,少林寺寺主志操等审时度势,知道李唐王朝是正统,天下必然归唐。而大郑王世充则是乱臣贼子,必然灭亡。于是,众僧商议决定站在李唐政权一边,要协助秦王李世民夺取辕州城。众僧一拍即合,经过谋划,少林寺僧预先联络了王仁则手下的州司马赵孝宰等,商定好了里应外合的方案,武德四年4月27日,少林寺十三僧等翻墙潜入辕州城武艺高强的昙宗等人擒住了辕州城最高统帅王仁则,王仁则最终被活绑交给了唐军。随后,李世民便占领了辕州城。
“擒贼助唐”三天后,李世民派上柱国安远到少林寺宣读教书慰问,并要求接见首领立功者,准备对他们封官加爵。但少林寺僧“止愿出家,行道礼拜,仰报国恩,不取官位”。僧众拒绝了李世民给予的实质性的官位,于是李世民封少林寺参战十三僧以勋位。
释延政说:“秦王李世民被十三僧从监牢中救出的故事,属于明清时期的演绎,李世民恩准少林武僧可以破例开杀戒、喝酒吃肉属于演绎和电影的渲染,并不属实。”
◆“十三僧”而非“十三棍僧”,“救秦王”而非“救唐王”
释延政在对碑文资料的梳理中发现,“少林寺十三僧助唐”是历史事实,但碑文当中没有直接出现“唐王”、“棍僧”和“救唐王”之类的相关字眼。
由于“擒贼助唐”事件在李世民打败王世充的战役中,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及后人对少林尚武事实的推崇,导致了“擒贼助唐”事件在民间产生了各种演绎和传说。
特别是从明代开始,少林寺十三僧擒贼助唐一事被格外关注。“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演绎的过程大致是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初期从“少林十三僧”演变成为“少林十三棍僧”,之后在清初产生“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清朝中后期,这个故事被演绎成各种不同的版本。
电影《少林寺》所依据的故事蓝本,为少林寺白衣殿清代《十三棍僧救唐王》壁画和民间传说综合改编。而这个壁画故事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义所形成。
在“擒贼助唐”事件发生时,李世民并不是“唐王”,而是“秦王”,李世民“秦王”这个称号是唐高祖李渊称帝后所封的。而按照真实的历史来讲,当年被少林十三僧活捉的王仁则才是当时的“唐王”,据《旧唐书·王世充传》记载,隋朝大将王世充自立皇帝后,加封了王仁则为“唐王”。
“十三僧”向“十三棍僧”的演绎,根据文献记载判断,少林寺棍僧的形象应当在元朝时已经非常崇尚,可以推测,元朝时少林寺内有不少僧人练习棍法,后来出现了演绎故事里的“僧众以棍破之”的说法。电影《少林寺》也对少林棍僧进行了突出渲染。
△2020年“少林学”研讨会现场
释延政说:“少林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少林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资源,它需要继续开发、继续弘扬。但是,在开发和弘扬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镂空和文化失真现象,应当避免盲目地放大‘功夫’这一单一的文化属性。真正的少林文化不止有功夫,而是包括佛教禅宗、少林功夫、少林传统医药养生文化、建筑、碑刻、艺术等,是一个完整的‘少林学’文化体系。”
(配图为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