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面对命运的抉择,无论是哈姆雷特,还是拉斯蒂涅,都逃不过这句人生终极追问。

不同的是,哈姆雷特选择了自杀式的复仇,在玉石俱焚中获得了新生;拉斯蒂涅为浮华欲望抛弃初心,在纸醉金迷中走向毁灭。

追寻拉斯蒂涅的堕落之路,不能不提到鲍赛昂子爵夫人、伏脱冷和高老头给他上的人生三课,这三堂课,从爱情、社会和家庭三个维度无不验证了当时社会上盛行的金钱万能法则。

在这个法则的蛊动下,拉斯蒂涅毫无还手之力,年轻人初入巴黎的上进,善良和美好理想,在一次次的挫折与诱惑中中灰飞烟灭。

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文学高老头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1)

1 第一课:上流社会的爱情

拉斯蒂涅这个来自南方没落贵族的青年穷学生,刚到巴黎这样的大都市,不免幻想着爱情与成功。可一个人单枪匹马胡乱的闯荡,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十有八九会失败。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攀附到了自己的远房表亲鲍赛昂子爵夫人,通过殷勤和聪明,得到了鲍赛昂子爵夫人这位表姐的认可,从此挤进巴黎上流社会的社交圈。

追求高老头大女儿特雷斯多伯爵夫人的失败,刺伤了这个想大展抱负的年轻人的进取心,他找不出自己失败的原因,恳求鲍赛昂子爵夫人给自己指点迷津。

“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

通过高老头的遭遇,鲍赛昂子爵夫人让拉斯蒂涅明白了他失败的原因,而她的闺蜜特朗日公爵夫人则一语道破巴黎社会的真相,光鲜亮丽之下,是腐朽和堕落,那泥淖之中是永远见不得光的黑暗。

身为社会上层的她们,要保持住既有身份和地位,永远处于优雅和光鲜,就要掌握立足于上流社会的本领。

你越没有心肝,越高升得快。你得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倘使你有什么真情,必须像宝贝一样藏起,永远别给人家猜到,要不就完啦,你不但做不成刽子手,反过来要给人家开刀了。有朝一日你动了爱情,千万要守住秘密!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绝不能掏出你的心来。

鲍赛昂子爵夫人给拉斯蒂涅开的药方是:想要获得爱情就要学会善于隐藏自己,不要随便交出自己的真心;在巴黎要想取得成功就得抛弃自己的良心,巧妙地学会伪装,学会利用,善于钻营和欺骗。

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文学高老头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2)

总之,站在巴黎社会高地的人们,都是阳奉阴违,表面服从社会规则,背地里却搞着榨取社会的勾当。

鲍赛昂子爵夫人的第一课,让处于巴黎社会底层中的拉斯蒂涅增长了眼界,大致摸清了成功的秘诀:法律和道德对有钱的人全无效力,财产才是金科玉律。

可是他与表姐的地位并不相同,自己深陷社会泥淖中,光靠假意的服从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只会是他越陷越深。

更何况此时的拉斯蒂涅也没有勇气那么快地交出良心。他还幻想着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靠学问成为博士,一方面依靠爱情成为时髦人物。

2 第二课: 学会不择手段的斗争

拉斯蒂涅的幻想被伏脱冷一席话彻底打破了,人生的第二堂课绝对是干货满满,他指出了拉斯蒂涅依靠学问取得成功地黯淡前景,将青年不切实际的进取心一下子浇灭了。

苦役犯出身的伏脱冷是个聪明,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谋家。他认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斗争。

你要想快快发财,必须现在已经有钱,或者装作有钱。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三百六十行中,倘使有十几个人成功得快,大家便管他们叫作贼。你自己去找结论吧。人生就是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

没有实践的认知往往是肤浅的,伏脱冷以自身的经历说出的这赤裸裸的斗争宣言让青年人拉斯蒂涅感到醍醐灌顶,振聋发聩。

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文学高老头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3)

鲍赛昂子爵夫人的话有些光环和隐晦,而且因身份的迥异,也削弱了拉斯蒂涅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伏脱冷的话完全没有说教,这些来自实践的真知让拉斯蒂涅很受用,膨胀了那颗急欲成功的野心,伏脱冷的阴谋中若没有杀人这一步骤的话,他肯定就妥协投降了。

伏脱冷对拉斯蒂涅的内心起伏洞若明火,他或许有过一个人在彻底变坏之前引起的良心上的不安。

好朋友,你不能拿自己的话当真,也不能拿自己的主张当真。有人要收买你的主张,不妨出卖。一个自命为从不改变主张的人,是一个永远走直线的人,相信自己永远正确的大傻瓜。世界上没有原则,只有事故;没有法律,只有时势;高明的人同事故跟时势打成一片,任意支配

这段话犹如熨斗一般把拉斯蒂涅良心上的起伏给熨平了,他此刻胸口全是成功的欲望,虽然便面上没有一口答应伏脱冷,可在以后实际行动中早就出卖了他。

3 第三课:卸下亲情最后的包袱

鲍赛昂子爵夫人让拉斯蒂涅见识了上流社会的辉煌,激发了他的欲望;伏脱冷帮拉斯蒂涅分析了社会本质,教会了他斗争的手段;而真正激发他踢出榨取社会的临门一脚,便是高老头病故这一悲惨事实。

高老头把无私的爱给了两个女儿,为了女儿的幸福倾家荡产,最后病死在阴冷的公寓里,拉斯蒂涅正是这一惨剧的见证者,作为旁观者,他不大可能责任归咎于高老头对女儿的教育无方,高老头为了亲情,终生都在默默地反抗,金钱本来是他维护亲情的手段,到后来却成了他葬送亲情的罪魁祸首。

没有钱一切都失去了根基,这是高老头给他上的弥足珍贵的一堂课。

想想高老头临终前想见女儿却未能如愿的遗憾吧,他那悔恨的遗言至今令人振聋发聩:

只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唉!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

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安葬完高老头,拉斯蒂涅留下了最后一滴真诚的眼泪,他卸下了最后的亲情包袱,朝着他的目标坚定地走去,实现了他追求金钱与欲望的完全蜕变。

拉斯蒂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文学高老头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4)

4 师徒命运迥异

拉斯蒂涅的三位人生导师,结局都不怎么好,反倒是他自己取得了成功,在《人间喜剧》的若干篇目中,草蛇灰线,都有这位跻身上流社会新贵的影子。

鲍赛昂子爵夫人动了真情却痛失了爱情,输给了一个有二十万法郎利息陪嫁的小姑娘,心灰意冷地离开巴黎。

伏脱冷机关算尽,却被女邻居因为有三千法郎的报酬而出卖,重陷囹圄。

高老头为亲情倾家荡产,却因一文不名痛失亲情,临终前想见女儿而不得,“永远口渴而没有水喝。”

他看到人生的三个面目:服从,斗争,反抗;家庭,社会,伏脱冷。他决不定挑哪条路。服从吗?受不了;反抗吗?做不到;斗争吗?没有把握。

青年人最容易迷茫,也会迅速地奋起。三位人生导师的失败并没有让拉斯蒂涅心灰意冷,巴黎富贵荣华的刺激,名利的欲望都让他重整旗鼓,走上一条铺满黄金的沉沦之路。

良心未泯的鲍赛昂子爵夫人离别之时劝他:“朋友,对一个女人能永久爱下去,就该爱下去。别随便丢了她。”

善良的高老头也临终告诫:“你一定要爱你的父母。”

当拉斯蒂涅对这些谆谆教导充耳不闻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青年人一旦决绝起来,为了他的黄金梦抛下一切的时候,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他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伏脱冷。

5 结语

无论是拉斯蒂涅,还是于连,直到我们今天的莘莘学子,青年人初入社会都会面临一个人生出路的问题,形形色色的诱惑更容激发他们对成功欲望。“出名要趁早”的人生鸡汤式的口号更是大行其道,在这种环境下,能保持定力,做正确的选择往往是不容易的。

但黑与白,生存与毁灭永远是那么泾渭分明,容不得丝毫模糊,圣经上说:

“上帝给我们安排的路是神秘莫测的,他鉴察人心,试验人的肺腑。”

拉斯蒂涅抛弃了上帝,让良心蒙垢,尽管有环境的因素,选择走哪一条路的权利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里。沦为金钱的工具的他,只有在夜深人静之时,才会体会到黄金的枷锁的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