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草原儿女以歌传情)(1)

将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草原儿女以歌传情)(2)

王敏

将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草原儿女以歌传情)(3)

克明

将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草原儿女以歌传情)(4)

乌兰托嘎

将青春献给伟大的祖国(草原儿女以歌传情)(5)

五彩儿童合唱团

长期以来,呼伦贝尔各民族词曲作家秉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既发挥了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又承担起共同发展呼伦贝尔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

目光穿越百年来呼伦贝尔籍词曲作家的作品,虽然面对的只是文稿,但那一首首熟悉的曲谱,还是不断幻化成歌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回响……

著名音乐理论家乌兰杰曾说:“从内蒙古地区的歌曲创作来看,无论是过去和今天,呼伦贝尔草原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区。六十多年来,从这块土地上涌现出许多作曲家和词作家,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毫不夸张地说,内蒙古的现代音乐史上,几乎每个时期都有来自呼伦贝尔草原的杰出代表人物,推出代表那个时代的优秀歌曲。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歌金曲,不但风靡草原,而且唱响全国,乃至飞向世界。”这个评述既是对近、现代呼伦贝尔词曲作家创作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他们在内蒙古音乐创作领域所处的位置给予的公正评价。——作者

草原词曲创作形成发展的四个阶段

呼伦贝尔百年歌曲创作大概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时间跨度是从1923年出现的第一首创作歌曲《贝加尔湖赞》产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阶段“成长期”,时间跨度是1949年至1966年;第三阶段“萎缩期”,时间跨度是1966年至1976年;第四阶段“繁荣期”,时间跨度为1976年至2018年。

第一阶段:“萌芽期”。大约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当音乐作为一门课程被引入中、小学课堂时,这种被称为“学堂乐歌”的歌曲形式,便成为我国近现代歌曲的源头。新歌种的产生和发展,不但成就了呼伦贝尔最早期的音乐创作,也造就了传播现代音乐文化的音乐家。呼伦贝尔第一首原创歌曲的曲作者敖永图,显然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1923年,敖永图创作了由玛尔色作词的歌曲《贝加尔湖赞》。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正逢中国社会动荡,寻求民族解放的呼声此起彼伏,敖永图在这个时期,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了歌曲《金色霞光》(吴平勋词)。

第二阶段:“成长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祖国大地到处生机勃勃,呼伦贝尔歌曲创作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无论是题材,创作技巧,还是艺术风格,都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局面。通福创作的电影插曲《敖包相会》《草原晨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内蒙古早期歌曲创作的巅峰之作。明太的《鄂尔多斯舞曲》,获得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那日松的《草原晨曦圆舞曲》、王敏的《鄂伦春姑娘》,作为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教唱播出后,迅速传遍全国。歌曲《草原和北京紧相连》先是发表在当年的《歌曲》选刊上,不久《人民日报》将这首歌曲与其他30几首歌曲一起向全国推荐,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教唱。通福、明太、那日松、王敏等为代表的词曲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宣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这一阶段的歌曲虽为“成长期”,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呼伦贝尔歌曲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

第三阶段:“萎缩期”,也有人称其为“挫折期”。由于这一时期歌曲题材的单一性,一定程度限制了词曲的创作天地,特别是歌词的雷同普遍存在。相比之下,音乐创作却互有千秋,各放异彩。出现了房承水的《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日松的《这是哺育我成长的地方》(陶涛、刘迁作词)等。歌曲《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一首以天津知青张勇为背景的知青歌曲,刻录了一代热血青年的集体记忆。所不同的是,这首歌曲并不像一般知青歌曲那样渗透着忧伤凄婉的思乡之情,而是巧妙地把思乡之情和对第二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热爱融合在一起,旋律流畅纯净、情感真挚、风格浓郁,如同一抹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当时知青苦闷的灵魂,一时为全国知青所喜爱。

第四阶段:“繁荣期”。改革开放之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新的思维,新的观念,让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摆脱了历史羁绊,反映当代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一时层出不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日松、王敏、额尔敦巴根、张杰先后在北京、呼和浩特举办了个人作品音乐会。这无疑将呼伦贝尔歌曲创作推向第二个高峰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呼伦贝尔的歌曲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更为年轻的词曲作家大踏步走来。题材的拓展、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坚守、个人主体意识的张扬、风格的多样化,成为这个时期歌曲创作的主要特征。作曲家乌兰托嘎创作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这片草原》《草原在哪里》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2006年12月,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乌兰托嘎音乐作品音乐会”,把呼伦贝尔歌曲创作推向了第三个高峰期。

在这一阶段的作曲家中,布仁巴雅尔以词曲唱的角色进入人们的视野。他先是以一曲《吉祥三宝》获得歌迷热捧,接着又在其主创的舞台剧《敖鲁古雅》中,以《春天来了》《敖鲁古雅》《艾雅玛》等歌曲,表达自己的感悟。2016年,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孩子组成的37人的“五彩儿童合唱团”迅速卷起一阵关注原生态民歌文化的浪潮。呼伦贝尔多民族的原生态民歌和艺术原创在其后短时间内,产生了一浪又一浪奔涌而来的社会影响和热烈讨论。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孕育出更为多元的创作成果,被誉为内蒙古甚至全国关注的文化现象。

纵观呼伦贝尔不同的歌曲创作阶段,呼伦贝尔的歌词作家功不可没。如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至建国初期出现的词作家额尔登泰、恩和巴图、吴平勋、拉·都嘎尔、卡毕拉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呼伦贝尔的歌词创作有些势单力薄,但一批剧作家、小说家、诗人以他们对呼伦贝尔炽热的情感和各种不同的视角,支撑起当时呼伦贝尔的歌词大厦。郭纯就是这个时期的词作家,曾用名陶涛。先后创作大中小型话剧、歌剧20多部,诗歌、小说、文艺理论多篇,歌词百余首。歌词代表作有《草原晨曦圆舞曲》《我心中的金凤凰》等。如果说额尔登泰、吴平勋等在建国前出现的词作家,是呼伦贝尔第一代词作家代表人物的话,郭纯显然以自己优秀的歌词作品,成为呼伦贝尔第二代词作家的领军人物。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一批更为年轻的词作家走入人们视野。他们主要有克明、林岩、学泉、白春生、陶志伟、包布仁、闫玉海、马连军、孟和苏荣、姚云、陈鲁杰、李泽湖、孟宪满、红光、阎广庆、代雅丽、王忠范、高山、戈宝营、苗瑞、额日泰、曹立柱等。这批歌词宿将,大多都是业余作者,他们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与作曲家相互合作,写出一首首无愧于时代,礼赞新生活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被嵌入了当代呼伦贝尔歌词创作的历史丰碑。

我作为这个词作家群体的一员,于2017年3月25日,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了“纳文江边的思恋——诺敏作词声乐作品音乐会”。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关牧村、吴碧霞、聂建华、阿拉泰、郭灵光、郭丽茹、敖丽芳等竞相献技,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倾情助阵。演唱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引起广泛影响的歌曲《牧人》《马背骑手》《达斡尔人放排出山来》《纳文江边的思恋》等19首作品。

克明的歌词创作起步较早,但走上成熟几乎与新时期同步。这个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在哪里》《这片草原》《往日时光》《山野的鄂温克》等。他与作曲家乌兰托嘎的合作,曾在一个时期持续引起巨大影响。因此,他被认为是呼伦贝尔第三代词作家的代表人物。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呼伦贝尔歌词队伍逐步呈现阵容扩大势头。业余歌词作者蓬勃出现,一批从事其他专业的词作者走进词坛。他们是孟松林、白爱军、尼·巴雅尔、赵占国、达·朝鲁门、孟根、新苏优乐、郭智、郭连锁、王艺、谭波生、祁建利、宏雷、特勒依、于志超等。

民族文化融合促进草原词曲繁荣

呼伦贝尔地区草原文化、森林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素以民族特色浓郁,人文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多样而著称。因此,在这片土地生长出来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种类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态。被各民族词曲作家视为共同的精神财富,为大家分外珍惜。

呼伦贝尔百年歌曲创作,是各民族词曲作家共同哺育的结果。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呼伦贝尔歌曲创作队伍就呈现多民族成员构成的局面。如词作家冯国仁、王忠范、李泽湖、马连军、孟宪满,作曲家那日松、王敏、铁英、郭子杰、张景彬、姜楠是汉族;词作家都嘎尔、克明、林岩,作曲家额尔敦巴根、赛音朝克图、乌兰托嘎、新吉乐图是蒙古族;词作家玛尔色、额勒登泰、吴平勋,作曲家敖永图、通福、巴依尔、楚伦布和、乌嫩齐、恩和白依热、其那尔图是达斡尔族;词作家卡毕拉、鄂日泰、作曲家明太、明祥、黎明、杜海亭是鄂温克族;词作家赛革、孟松林是鄂伦春族。长期以来,各民族词曲作家扎根本土,继承传统,放开眼界,他们的作品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的靓丽风景。

艺术的根脉在本土,歌曲创作显然不能脱离精神母体。无论哪个民族的词曲作家,首先是本民族文化,或是他生长的地域文化哺育成长的。如草原文化成就了赛音朝克图和他的《月光下》;乌兰托嘎和他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呼伦贝尔大草原》;朝鲁、敦德布和他们的《黄羊奔跑的戈壁》;萨苏荣和他的《卷鬃的小白马》。草原文化,森林文化,农耕文化成就了通福和他的《映山红花满山坡》;明太和他的《走出森林》《鄂温克呗》;赛革和他的《狩猎四季歌》;黎明和他的《鄂温克小夜曲》;乌嫩齐和他的《放排》;楚伦布和和他的《嫩江四季歌》;杜海亭和他的《森林的篝火》等。这些文化在他们的作品中,形成奇异多彩的风格,显示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

呼伦贝尔的百年歌曲,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他们不仅世代传唱,有些歌唱家还带着这些歌曲,频频在国内各类晚会媒体亮相,甚至走出国门,在一些世界性的政治和文化活动中出现。如“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作曲家明太,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两人双双获得金质奖章;著名作曲家瞿希贤根据巴尔虎民歌《乌和尔图辉腾》改编的四部合唱《牧歌》,是港、澳、台和世界华人合唱比赛中的必唱曲目,也是中国交响乐团的保留曲目,多次参加国际重要演出活动,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演唱次数最多的曲目之一;内蒙古艺术代表团在多次出访演出中,演唱《敖包相会》《草原晨曲》《银河》《内蒙古好》等经典曲目,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欢迎;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剧院(原呼盟歌舞团),在出访日本、朝鲜、蒙古、俄罗斯、泰国、芬兰、瑞典、斯里兰卡、香港、澳门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中,多次演唱《草原晨曦圆舞曲》《阿尔斯楞的眼睛》《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达斡尔人家》《莫日格勒河之歌》等曲目,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作用。特别是2017年,“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随参加“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深情演唱了《梦中的额吉》《鄂呼兰、德呼兰》,得到书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高度评价。此举不仅为内蒙古乃至国家争得了荣誉,同时对呼伦贝尔民族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示范和表率。

呼伦贝尔大地上,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体现得更加深沉、更加厚重。正是因为这种真诚、融洽、和睦的民族关系,通福、乌兰托嘎、克明等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创作推出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天边》《敖包相会》《草原晨曲》《草原在哪里》等一批草原经典歌曲。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弘扬呼伦贝尔精神,凝聚呼伦贝尔力量,讲好呼伦贝尔故事,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和文艺影响力,增进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团结奋进的呼伦贝尔。(诺敏)

,